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古訓:這6種情況 一定要原諒人

作者:

寬恕他人之過失,乃寬恕者之榮耀。

我們常因什麼事,對別人感到憤怒甚至怨恨。

《呻吟語》人情篇中曾說:

「恕人有六:或彼識見有不到處,或彼聽聞有未真處,或彼力量有不及處,或彼心事有所苦處,或彼精神有所忽處,或彼微意有所在處。」

凡這6種情況的,應當原諒別人。

01、也許,他的確有見識不夠的地方。

孔子的學生子貢,一天早晨在院前掃地,忽來了一位全身身著綠衣的人,說是要來請教孔夫子,一年到底有幾季。

子貢說,自然是四季。此人卻說是三季。兩人爭吵起來。

孔子聽見,忙出院門來,說「是三季,是三季。」

綠衣人走後,子貢不解。

孔子說,你沒見他全身綠衣嗎,他是蚱蜢,從來春生、秋亡的,沒見過冬季,哪裡知道有四季。

這便是「三季人」的典故。「三季人」,是那的確見識有限的人。

你身邊許多人,也許因為成長環境所限,也許因為所受教育有限,也許因見聞有限,的確有見識不夠的地方。

見識不夠,才因此說錯了話,做錯了事。

我們自己,若僥倖比別人成長環境好上了那麼一點點,所受教育多了那麼一點點,見聞暫時稍稍廣了那麼一點點,在他不慎說錯話、做錯事時,更應體諒他,幫助他。

而不應當居高臨下地指責他,甚至嫌惡他。

所以,《呻吟語》中說,當別人「識見有不到處」時,便該寬恕他。

02、也許,他聽到了什麼不真實的話。

孔子去宋國,到匡地時,被當地士兵團團圍住。

隨同孔子的子路,見這些人毫無緣故便圍攻,非常憤怒,便也拿起兵器。

孔子卻拿出琴來,讓子路歌,歌完幾曲,匡人竟都卸甲而去了。

原來匡人並非針對孔子,而是把他錯認做了大惡人陽虎,而孔子又的確同陽虎生得很是相像。

若孔子當下也勃然大怒,一張爭鬥在所難免,自己怕也會白白受傷受害。

生活中,如果別人忽然質疑我、誤解我,甚至排擠我、對付我,也許他是從哪裡聽到了什麼不真實的話,因此對我有了誤會。

此時,豈能立即急著翻臉,動輒就要臉紅脖子粗?

若別人做錯了一件事,但卻是因為別人給了他錯誤的信息,讓他錯誤地理解了這件事中的關節。

所以,《呻吟語》中說,當別人「聽聞有未真處」之時,要寬恕他。

寬恕了,便皆大歡喜,化解了一場吵鬧或紛爭。

03、也許,他的確力量不足。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大將軍衛青一次攻打匈奴時,他的右將軍蘇建,全軍覆沒,獨自逃回軍營。

有人說,蘇建敗仗逃回,應該斬首以宣揚軍威。

但軍中執法官卻說,不能斬。

因為,「兵法有說,再尖銳的小部隊,也不免被強大的部隊吃掉。今蘇建以數千之眾,抵擋單于數萬之師,奮力苦戰一天,士卒全部犧牲,他且不敢有二心,立即回歸了。」

蘇建戰敗逃回,的確是力量不足,而並非沒有拼勁全力,更不是有心逃亡。

後來衛青把他交給皇帝處置,雖然仍是「贖為庶人」,但《史記》中記載的卻也是「天子不誅,赦其罪」。

若別人的確力量不足,連軍法也尚且網開一面,更何況我們生活中的小事。

所以《呻吟語》中說,「或彼力量有不足處」。此時,便該寬恕別人。

他若力量的確有限,也許是能力有限,也許是智慧有限,也許是地位是財富有限,而並非沒有用心、沒有使力。此時,又苛責他什麼。

04、也許,他有自己的苦衷。

電影《喜福會》中,有位移民到美國的母親,年輕時曾將兩個襁褓中的女兒棄在路邊。

聽起來很是惹人憎恨,自己改嫁去了國外,享著洋福,卻拋棄幼女。

但事實是,抗戰時,這個女人背著嬰兒逃難,自己重病了,也許會死。

想把女兒託付給別人,又怕別人見到她這病母不願接受孩子。把孩子獨自放在路邊,也許她們還有一線生機。

但哪知她竟輾轉被人救了,也才輾轉到了美國。

兩個女兒最終也沒有怨恨她。

有時候,有些人做了不合事理的事,做了讓人無法理解的事,做了讓人憤怒的事。

也許,他是有自己的苦衷,甚至可能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

此時若我們還死死揪住他的錯誤不放過,要他給個解釋、說個明白,可能是在逼迫一個有苦衷的人,說出他的難言之隱。

所以《呻吟語》中說,「或彼心事有所苦處。」

別人有苦衷時,我們該寬恕他。

05、也許,他當時的確不慎疏忽了。

古語有言,「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即使是智者,對事情萬般思慮,也可能有一兩處未及考慮到的地方。

再心思縝密的人,也不可能永遠沒有疏忽。總要給別人犯錯的機會。

《漢書》中也曾說,「人至察則無徒。」

若是不能容忍別人的一丁點過失、一兩次疏忽,似乎會顯得太過苛察了,或會使人在你面前戰戰兢兢,事事提心弔膽。

英國過去的首相布萊爾,一次在覲見女王伊莉莎白時,由於急於同女王交談,竟一時疏忽先坐了下來。發覺自己失禮後,非常尷尬。

禮儀上,是應等女王落座後,其它人才能坐下,但女王當下也便非常大度地原諒了他。

所以《呻吟語》中說,「或彼精神有所忽處。」

別人有可能當時的確一念疏忽了,只要不是大錯,也該原諒他。

06、也許,他有自己的用意。

戰國時魏國的信陵君,為了對趙國平原君的道義,率領了一百多輛車馬,要去跟正圍攻趙國的秦國「決一死戰」。

臨走時,去跟自己的門人侯贏告別。

侯贏說,公子努力干吧,老臣不能相從了。

信陵君也便走了,路上越想越氣,想著:我平時對候生十分周到,如今我要去死了,他不跟著我也便罷了,連句正經話也不跟我說,這是什麼道理?

這樣想著,便又帶著那一百多輛車馬回去問侯贏。

侯贏笑說,我早知公子會回來。於是給他獻了一個靠譜點的計策,便有了後來的「信陵君竊符救趙」。

侯贏先說「老臣不能從」時,便是自有用意,不願信陵君用那「決一死戰」的笨辦法。

若信陵君當時只是一味怨恨侯贏「薄情寡義」的態度,便也得不到後來的良策了。

許多時候,別人做的什麼事,可能在我們看來荒謬至極,簡直不可理喻,甚至極為薄情寡義,絲毫不合情理。

但是,很有可能,他有自己的用意,或許是有長遠的打算,或許他的用意超出了我們的見識的理解。

所以《呻吟語》中說,「或彼微意有所在處。」

若別人自有用意,我們也該寬恕他的言行或是舉止。

其實寬恕別人,也就是寬恕自己。

無論是憤怒還是怨恨,都是需要力氣的。

而且,憤怒,會使我們的面容醜陋;怨恨,會使我們的靈魂醜陋。

別人做錯了事,不如不要立即想著去指責、立即暴跳如雷,不如先平靜下來,想一想他的錯處,是否在可原諒之列。

所羅門說:「寬恕他人之過失,乃寬恕者之榮耀。」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智者訥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29/110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