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警惕實業撤離衝擊北京經濟

2017年北京經濟增速6.7%,地區生產總值規模2.8萬億,但在2018年只確定了6.5%的增長目標。安邦諮詢(ANBOUND)當時曾指出,北京2018年工作將會經濟低姿態。即便如此,經濟增長在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北京而言,近來發生的幾個事實值得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第一,北京的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北京市統計局在《一季度北京經濟開局良好》中稱:「1季度,全市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6.2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基礎設施投資397億元,增長2.2%,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3.5%,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531.4億元,下降14.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0.4億元,增長10%;第二產業投資74億元,下降49.4%;第三產業(含房地產開發)投資1091.8億元,下降5%。」

這一數據隱含的問題值得高度關注。有市場人士稱,地產開發投資萎縮也就算了,畢竟北京的房地產市場已處於崩盤狀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北京的第二產業投資只有74億元,對比2017年一季度的146.4億元,降幅高達49.4%,近乎腰斬!工業投資腰斬,意味著實業完全撤離了北京。海外有分析稱,北京實業投資撤離的趨勢觸目驚心。要知道整個2017年,北京第二產業投資的增速高達23.6%,而2017年一季度的第二產業投資增幅甚至高達64.8%。當時,北京市宣稱北京出現了實業回歸跡象,在基礎製造業撤離的同時,高附加值的高科技製造業紛紛設籍北京,促使了實業投資劇增。現在看來,可能是曇花一現。像今年這樣出現季度性的工業投資同比腰斬的情況,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還是第一次出現,不知道北京能不能承受得住這種後果。

此外,一篇網絡資料引述了可資印證的另一組數據,是北京的「非金融企業」存款,也就是一般性企業的存款,截至今年三月底為54576億,較去年底減少了1341億!一季度企業有向員工發年終獎的資金壓力,所以企業存款適量減少,還算是情有可原。但是高達千億級的企業資金縮減,自從2013年發布「企業存款」這個數據以來,對北京來說還是首次。

第二,北京消費增長乏力。2018年一季度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52億,對比2017年同期的2584億,絕對值增幅僅為2.6%。有人認為,這已經沒有增長性可言了。當然官方統計算出來4.7%的可比價格增幅,但不知道這個「可比價格」是怎麼來的。如果社會消費品總額喪失增長性,只意味著一件事:從現在開始,所有投資於北京消費行業的項目,無論是民宿餐飲,還是零售批發,都將是血本無歸。

第三,外資企業紛紛撤離北京。北京國貿CBD在過去30年,吸引了大量外企入駐。如今,一些外企卻悄悄撤離。最頂峰時,那裡聚集了超過170家世界500強。如今,外企在CBD地區的租戶中僅占到30%。在2003年,這個數據還是70%。最近幾年搬離的企業從英特爾、雅虎、奔馳,到惠普、摩托羅拉、默沙東、阿爾斯通……從IT業、製造業到醫療行業,有一些公司搬到望京、亦莊等租金更便宜的區域,還有一些,徹底離開了中國。這一切正在並可能繼續發生。高漲的租金是外企離開的重要原因。根據中原地產的數據,國貿三期的租金最高已達到了1500元(每平方米每月),財富金融中心與環球金融中心的均價是580元,京廣中心均價630元。外資撤離的另一面,是排著隊等待進入國貿的內資企業。內資企業在租金上的闊綽,與外企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在資質上也許不如500強,但架不住捨得花錢。雖然外資走了有內資替代,但是外資的撤走帶來的負面衝擊估計更大。

要指出的是,以上三個事實反映出一個更加重要的結論:實體企業開始撤出北京。在安邦諮詢(ANBOUND)研究團隊看來,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這一勢頭得不到緩解,那麼對北京未來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不幸的消息,甚至會造成不利的局面。安邦諮詢宏觀研究團隊曾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中北京定位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的經濟增加值進行了加總,發現這些重點產業對北京經濟的支撐嚴重不足。據測算,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所安排的重點產業,按寬口徑來統計,對北京市經濟的支撐作用也不到55%。我們認為,隨著「土地經濟」的消退以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北京在財政上已經過了增長的高峰期,未來將面臨財政增速放緩、財政支出剛性增加、公共服務壓力增大的階段。如果這時候再缺乏足夠的產業支撐,北京經濟將面臨塌陷的危險。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安邦每日經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429/110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