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投書 > 正文

林奕含友人:我沒有一天不覺得抱歉

作者:

本月初,我開始操作林奕含逝世一周年的稿件,在Facebook上給她的好友們發去約訪信,想問問他們,林奕含逝世後台灣社會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大多數人的回覆都很簡單。意外發生在稿件發表一周後,我收到了江慧君的來信。

江慧君是林奕含在高中時代的摯友。儘管分開多年,她們在社交網絡上一直有親密的互動。高中畢業後,江慧君考入台大醫學系,如今是台大醫院牙醫部的醫生。她度過的人生,也是林奕含在少女時代為自己規劃的人生。

林奕含在日記中常常提起,高中所在的資優班,三分之二的同學就讀醫學系。生病的日子,她想著同學們的生活,‌‌「大一聖誕舞會、大四畢業典禮、大五進醫院實習、大七授袍典禮……再簡單的事情,我也很想經歷。那是我應該要去的地方,本來的歸屬,可是因為我的病,沒辦法抵達。‌‌」

江慧君的這封信寥寥千字,卻深情動人。但這些私人情感,不是我們決定刊出這封信的理由。而是因為她在信中講到,如何才能防止性暴力造成悲劇,以及性教育的重要性。

我們認同她的觀點,敬佩她的思考。如她所言,台灣與大陸,都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但‌‌「不要放棄,也不要心急‌‌」。(羅婷)

您好:

周末愉快!很抱歉沉默這麼久,工作上忙,生活也不是很在軌道上,但我也不想匆匆回您訊息。我想這時間回您,大概也趕不上您正在寫的文章,不過誠實說,我不知道我有什麼值得被閱讀的話可以被說出來。

我是奕含的朋友,是愛她也被她愛著的朋友。正因為如此,她的經歷、疾病、離開等種種,對我來說真的不是一個社會事件、一本高藝術價值的小說這樣。

十多年以來,各種變化一直發生,然而從書或從新聞、從訪談認識奕含的人只認識了後面那一段的她,我實在很難啟齒我們一起走過了什麼樣的時光(而記憶也一直在消逝)。

我非常感動,也非常感謝關注與奕含、與房思琪們、與女性、與性暴力受害者相關議題的你們,特別因為我無法坐在那樣的高度上看事情。我沒有辦法主動去對抗社會——為此我很抱歉,我沒有一天不覺得抱歉。

這麼多年來與奕含一起度過的日子,我可以做得更多、可以做得更好,然而在她離開之後我還是沒辦法,我來不及,我太難過了,我很抱歉。

在奕含離開以後,除了法律以外,在網路(絡)上或是生活中偶然聽到人談論,也知道家長們開始更加會警戒自己小孩所接觸的長輩。

但您問說,一切真的變好了嗎?我想不會那麼快看得到結果。

另一方面,性暴力造成的悲劇有許多面向。就施暴者方面,教育、法律也許是努力的方向;而就受害者的部分,教育(關於性、關於平等、關於愛、關於如何求救、關於法律常識)、家庭關係、社會壓力、好的醫療及社工資源等等都會影響受害者的行為。改變了一兩件事情還不足以‌‌「變好‌‌」,也不足以拯救誰。

然而,我認為平等還有教育孩子正確的性與愛的知識,是現在社會的趨勢。這是好事,教育是所有事情的基石,但成效得拉長個五年十年來看。

很抱歉我說不了太多關於我或奕含家人朋友的事情。悲傷、憤怒、自責、想念,我想我們都是有的吧。我們也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和這個社會一樣。再次感謝您的來信,也祝福大陸在你們的努力之下越來越好,不要放棄,也不要心急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人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503/110848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