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會在中美貿易談判中妥協嗎?

習近平可能是數十年來中國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但在他努力推動國家經濟,同時避免與美國的貿易戰之際,他的這一實力正面臨考驗。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率領的代表團周四抵達北京,他將向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系列要求:減少中美貿易順差、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以及結束華盛頓認為偏向大型中企但排斥美企的政策。

習近平可能是數十年來中國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但在他努力推動國家經濟,同時避免與美國的貿易戰之際,他的這一實力正面臨考驗。

今年得以取消了任期限制後,習近平提出他的目標是發展產業龍頭企業和提高國家技術實力。他還承諾開放部分中國市場,從而把自己塑造為自由貿易支持者。

但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向中國施壓的激進舉措讓習近平的處境變得複雜。

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Trump)政府本周正考慮採取一項行政舉措,將以國家安全擔憂為由限制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 Co.,0763.HK,000063.SZ, ZTCOY,簡稱﹕中興通訊)等中資公司在美國市場銷售電信設備。華為和中興通訊是世界領先的電信設備生產商。

面對華盛頓的威脅,習近平以報復性關稅計劃回應,但他已表示希望避免破壞性的貿易大戰。

削弱政府對經濟的控制也有違習近平的目標——他希望加強中共對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掌控。而且許多中國人認為美國的舉動無異於霸凌,中國的抵抗稍有不力都可能令他們不滿。

公眾的預期以及來自中央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和國企的阻力讓妥協面臨政治風險。自從美國開始披露關稅舉措並揚言將在今年採取更多貿易懲罰措施後,中國的官方媒體,無論是電視廣播還是報紙,都充斥著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報導和評論,稱川普是一個挑釁者,一心想要撕毀全球規則,把貿易當作遏制中國崛起的工具。

4月份,美國以中興通訊違反之前一項協議為由下令禁止美國公司向該公司出售產品,在那之後,中國的措辭變得更加強硬,也更難以與美國達成妥協。

研究過民族主義在中國外交關係中作用的康奈爾大學副教授Jessica Chen Weiss稱,川普要價的聲勢越大,中國國內要求領導層表現強硬的壓力就越大。

在最近幾周的公開講話中,習近平及其高級幕僚們已尋求為中美爭端降溫,提出放寬金融和汽車行業的外資准入並下調汽車進口關稅。

位於深圳的北大滙豐商學院副教授Christopher Balding稱,習近平已將自己塑造為非常有權勢的領導人,但即使在中國,也無法輕易調整汽車關稅。

一些外國企業高管和經濟學家認為這些妥協意義不大,稱這些領域在中國成為高科技工業強國的宏偉藍圖中不是最關鍵的,而且中國企業在這些領域已經有強大的主導權。中國官員們將這些舉措描述為中國承諾開放國內市場並堅持全球貿易準則的信號。

雖然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增長,第一季度擴張6.8%,但中國經濟增長仍嚴重依賴投資,其中相當一部分投資是由令人擔憂的巨額債務所推動的,這些債務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60%。

習近平在蒞臨各省考查時一直在爭取地方上對其立場的支持。上周來到長江流域華中地區時,習近平參觀了作為國家規劃標誌的三峽大壩和武漢新芯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Xinxi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武漢新芯是中國政府打造有競爭力的晶片製造商計劃中的一家重點企業。

據官方媒體,習近平的看法是,中國在掌握關鍵技術方面需要「依靠自力更生」。

習近平一直是中國特色國家資本主義的堅定支持者,他傾向於改善國家資本主義的表現,而不是徹底推翻這種制度。他已經更多地將市場力量視為造成動盪的潛在誘因,而不是改革表現疲弱的國有產業的工具,尤其是自2015年股市暴跌之後更是如此。

華盛頓智庫機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副主任Scott Kennedy表示,習近平是一個堅定的計劃者和干涉主義者,他不相信市場。

國有企業仍然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和外交政策工具。這些企業為政府財政貢獻收入,主導從能源到電信等戰略性產業,穩定就業市場,並通過海內外投資促進國有資金利用。

香港獨立研究公司Orient Capital Research常務董事Andrew Collier表示,對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暗中反對基本有兩種形式,分別涉及中央政府和大型國有企業,以及省級政府和當地企業。Collier稱,即使獲得入市許可,也可能面臨地方或中央政府監管機構的巧妙拖延以及諸多障礙。

國有工業是「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核心,也成為川普政府關注的重點。「中國製造2025」是中國政府推動中國成為製造強國的藍圖,川普政府認為,該計劃歧視外國公司。習近平考察了許多受益於該計劃的企業,多次表示對該計劃的支持。

對於習近平自己的一些計劃,國有工業也是強大的阻力中心。習近平此前曾推出國有企業改革計劃,力圖通過重組和合併來提高國企回報,但該計劃因政府機構之間的不一致而受阻,這些機構包括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旗下一個智庫去年發布了一份217頁的報告,指責地方政府和企業以及權力過大的機構等既得利益集團不斷妥協,阻礙改革、減弱改革力度及推遲改革。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503/110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