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談判強硬沒有空間?美國專家:需要會聽

當美國經貿代表團正在北京進行談判時,美國前高官和專家星期四在紐約舉行的一個討論會上說,美國代表團與中共談判要聽其言觀其行。

美國前代理副貿易代表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曾負責代表美國就跨太平洋貿易夥伴協議(TPP)進行談判。她表示,美國代表團成員都是強硬派,不過觀點並不相同,因此談判中哪個議題優先?能不能確定談判方案?都很重要。但她認為,不僅要有談判指標和優先,而且要仔細聽對方的話,分析他們的用詞,發現其中的空間。

比如昨天《紐約時報》報導,中共將強硬對待美國的要求,準備拒絕討論兩個領域的問題,包括中國製造2025計劃,似乎沒有任何空間。但卡特勒不這麼認為,她說,

「比如,中國說他們絕不放棄『中國製造2025計劃』,這是一方面;但是他們說了決不做任何改變了嗎?或是他們說了決不接受美國的要求、確保中國製造2025計劃不扭曲國際貿易、損害美國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了嗎?」

美國不會根據中共的承諾進行談判

卡特勒認為,這是很多談判中的第一個,要確定談判方案將非常非常困難,她認為「談判將不會僅僅根據中國做出的承諾,然後說,非常感謝,就離開談判桌。我認為我們要經過很多個月很多年才能確定中國的這些承諾是否像我們聽到的那樣得以兌現。」

卡特勒說,美國代表團會很坦率,談判會有很多個回合,不會很有效率,但她仍對最終結果表示樂觀。

中共領導人言行常常不一致

總部在紐約的專門研究中國經濟改革數據的機構榮鼎集團創辦人榮大聶說,中共領導人說的和實際實行的政策常常是不一樣的,因此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他說,

「中國官員現在根據標準談話要點說,我們不會對華盛頓做任何妥協,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體制,我們不會對改革計劃做根本改變,等等。但是,僅僅今年,習近平本人在中國代表團抵達前就做出了巨大的沒有周期性的承諾,開放中國重要的行業。所以,一方面領導人出來說我們決不屈服於任何壓力,而在現實中可以看到所有實際在操作的措施以擺脫困局。」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今天以「避免美中貿易戰」為題舉行討論會。

榮大聶在會上還就榮鼎集團與亞洲協會政策研究室共同發布的中國經濟改革最新季度分析報告做了介紹。報告把中國經濟改革歸納為10大板塊加以觀察和分析,即,金融、投資、國企、土地、貿易、競爭力、財政、勞工、環境和創新。

改革滯後增長依舊令人費解

報告發現「基本改革滯後但增長數字從未改變,這不是一種好的感覺」。其中倒退板塊多於進步板塊,多數領域原地踏步。

報告發現在貿易、勞工、國企改革方面,與上季度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都出現了倒退。貿易從中間退到負面,顯示高度保護的商品和服務出口占GDP比率降到了代表13中全會設定改革承諾的100指數以下。

國企改革也從中間退到負面。數據顯示國企沒有為私企讓出更多空間,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未見成果,國企槓桿率未見改善。

勞工市場改革方面的倒退主要體現在農民工的工資增長連續第7個季度落在GDP增長之後。

5個板塊與上季度比都處於中間狀態或原地不動。其中金融方面,中國依靠借債促進增長仍未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3.5到4美元產生1美元GDP為正常,而中國現在需要7美元來產生1美元的GDP。榮大聶說:「中國存在著巨大債務和財政體制問題,必須採取更加嚴厲的措施才能獲得資本支出與經濟增長比例達到合理水平」。

只有兩個板塊的改革取得進展:環境和創新。報告說,在創新方面中國進展很快,2017年第四季度處於美國2012-2015年水平,但指出其成績是通過政府干預迫使外國公司交出技術和侵犯智慧財產權取得的。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505/1109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