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債務危機大爆發 多家企業違約 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近浙江盾安現450億流動性危機的事件引起大家廣泛關注,這家企業曾連續9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去年這家公司營業收入還超過500億,如今面臨的問題讓大家聯想到中國企業整體的債務風險。

咱們把目光放到全國,過去3年債務違約金額分別是2015年126億,2016年是237億,2017年是392億,違約金額呈現逐漸遞增的態勢。今年前4個月,違約金額超過130億,超過2015年總和。

為什麼近幾年企業債務風險頻出?這可能涉及到中國過去經濟模式遇到現有政策變化時帶來的消化不良。

咱們小夥伴們都知道,過去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投資)當中主要是出口、投資發力。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受益於出口快速增長,我們享受到了10多年的經濟增長紅利期,而在2008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國內貿易基數過大,增速已經開始放慢。

為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2008年中國出台了4萬億,從那起投資接過了出口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投資可以劃分為兩大部門,一是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主要是基建(鐵路、公路、機場等);二是企業,主要是國企和民企,國企主要集中在過剩產能行業,比如鋼鐵、煤炭、有色、水泥等;民企有一部分是在產能過剩領域,另有一部分在服務行業,缺點是勞動力過於密集。

懂點經濟學的人都知道,投資是有臨界點的,投資好比一個人吃飯並不是吃得越多就越胖,弄不好還可能帶來不適。該建的房子都建好了,該修的路都修好,這時候無故去追加投資結果就是產生過剩,資源浪費。

2011年開始中國的企業就出現了這樣的隱憂,那個時候儘管印的錢不少,但並沒有起到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前期通過貸款投入的資金已經越來越不能達到原先預想的效益,我們稱為經濟鈍化。這樣問題就來了,如果不繼續印鈔,企業就沒錢投資,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更加無力償還前期銀行貸款,結果不是企業破產就是銀行壞帳,錢收不回來。

怎麼辦?如果允許企業破產那麼大量的人員就會失業,社會不安,如果是銀行倒閉,就會引發系統性風險。所以只能繼續印鈔,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過量的貨幣由於沒有更好的投資去向只能湧向房地產領域,房價大漲,而接盤的則是居民部門。

數據顯示,2007年末中國的住戶貸款餘額是5.07萬億,2017年末則上升到了50.5萬億,增長了將近7倍。

也就是說這些年中國債務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企業以及政府部門轉移到了居民部門。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稍把這句話改裝一下,那就是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過程是這樣的「企業部門(2001-2011年)—政府部門(2011年-2016年)—居民部門(2009年至今—)。

在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轉換過程中,雖然經濟仍然能保持中高速增長,可三大部門的債務率快速做大,槓桿高企。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截止17年9月,居民負債為44萬億,企業負債為104.7萬億,政府部門負債為46.7萬億;截止2016年,我國政府、居民和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分別為46%、50.6%和141%。總槓桿從10年的177.8%上升到16年的237.6%。

槓桿率是債務和GDP的比率,237.6%的槓桿率意味著中國人連續兩年不吃不喝才能還完欠下的債,債務越做越大,理論上說如果超過某個臨界點,而收入跟不上,存在破產的可能性,所以必然要降槓桿。

2016年底國家開始提出要去槓桿,尤其是金融領域的槓桿,所以我們看到,2017年開始中國的M2(印鈔)增速從原來的兩位數以上降到當年的個位數,結果就是市場上的貨幣增速不斷放慢,企業或地方政府借錢不再那麼任性,以錢炒錢的模式越來越難以複製,這是2017年金融市場發生的最大變化。

進入2018年伴隨著金融領域的不斷去槓桿,則會不斷倒逼實體經濟去槓桿,因為你沒錢玩不轉。細數一下你會發現,今年已經批准有13個城市不能修地鐵,以及上面的企業債務違約是不是印正了這點?

國家年初提出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也就是債務率,怎麼降?首要是降低企業槓桿,因為它最大。一是要限制企業過度貸款,過度借錢。二是給企業創造更多融資渠道,比如股權融資,這是一種不用還錢的融資方式,既不用增加企業債務,又可以籌集資金。三是繼續轉移企業部門債務。具體的我在1月19日《再論2018年的股市:到底是牛市,還是熊市?》一文有過具體分析 。

過去10年我們居民部門的債務率增長了近7倍,是相當快的,目前的槓桿率是60%左右。

對於居民部門債務率一般的表態是防止增長過快的風險,注意到了嗎?

居民部門槓桿率——防止增長過快

企業部門槓桿率——有效控制。

也就是說居民部門槓桿率還可以上升,但不能增長太快,對應的就是現在房價還沒見頂,但不能上漲得太快。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小白讀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513/1113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