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孫中山力主青天白日旗 陸皓東設計

中國國民黨黨旗——青天白日旗——的最早樣式,出自陸皓東之手。

陸皓東,廣東香山富家子弟,與孫中山是幼年玩伴、同學,總角之交。陸、孫兩家相距不遠,二人年齡相近,性情相似,結為摯友,都對世俗有著強烈的反抗決心,還一同參與了基督教。

光緒九年(1883)秋,孫中山由美國檀香山回國返里,帶來了許多歐美科學文化知識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在鄉間宣傳政治改革,抨擊清廷腐敗和民俗不良。陸皓東深受影響,讚佩不已。某日,這兩個小青年親自動手,將村廟北極殿的神像砸毀,勸說人們勿靠神仙靠自己。結果為豪紳地主所不容,孫中山被迫去香港,陸皓東遠走上海

自始至終,陸皓東都是孫中山的死忠粉絲。孫中山籌備興中會,陸皓東首批入會。孫中山海外宣傳革命,陸皓東捐贈父親的遺產做經費,孫中山謀劃廣州起義,消息走漏,兩廣總督譚鍾麟(國民黨元老譚延闓的父親)派大批軍警到處搜捕革命黨人,陸皓東因「奸人告密,毅然返回銷毀革命黨人名單,不幸被捕,受盡酷刑,英勇就義」,年僅27歲。

陸皓東的英年早逝,讓其精神導師孫中山痛心萬分。孫在晚年回憶錄中,仍提及「皓東沉勇,其節之烈,皓氣英風,實足為後死者之模範。每一念及,仰止無窮……其精靈之蒙繞吾懷者,無日或間也」。孫中山稱譽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第一人」。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募捐為同樣早逝的史堅如照像建祠,表彰他是「共和殉難之第二健將」。在孫心目中,第一健將則是首席門徒陸皓東。

1895年孫中山約集陸皓東等人準備廣州起義,認為「我等倡議革命,旨在倒清立國,遲早而已,必有成功日,當今世界各國皆有國旗,以資國家的象徵。舉義在即,亦應預謀此事,以代滿清之黃龍旗」,並希望能工善畫的陸皓東籌辦此事。

陸也認為,有必要制定一國旗,一為革命的標誌和象徵,一為戰時方便指揮。很快,他將第一面青天白日旗的樣式交給孫中山,解釋說,「青天白日」意味著自由、平等和正大光明,體現了西方的自由民主觀念,在「白日」的四周還有十二個角(又名叉光)如太陽光之輻射狀,陸說此正對應著地球上一晝夜的十二個時辰,也即與中國傳統的「地支」相應。孫中山對陸皓東的設計,讚嘆不已,當即表示採用。

青天白日旗首次用於戰場上是1900年的惠州起義。後來,每次青天白日旗遇到「信任危機」時,孫中山都拿這面旗幟在這次戰役時的光輝作用為由加以辯護。

1905年同盟會在東京成立,由於此前青天白日旗已用於戰場,革命黨人認為此旗容易被認為是軍旗,因此有必要再制定一面真正的國旗。

1906年冬,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幹部會議,編纂革命方略,當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形式時,意見紛歧,竟有五六種不同的主張:

總理孫中山力主青天白日旗,堅持認為「此旗為陸皓東所發明,興中會諸先烈及惠州革命軍將士先後為此旗捐血,不可不留作紀念」,並說「我在南洋所見所聞,託命於此旗者數萬人,如欲毀棄此旗,先擯絕於我」。黃興不贊成。

廖仲愷提議用帶「井」字的大紅旗,認為「井字旗」有「井田」之意,意味著革命黨人能讓人民過上「人人皆有田可耕」的好生活。黃興贊成廖的提議,有「平均地權」意,並認為「此旗(青天白日旗)形式不美,且與日本太陽旗相近,有日本並華之嫌」。孫中山堅決不讓,黃、孫為此幾乎決裂。辛亥革命爆發後,陳炯明在惠州起兵用的則是廖仲愷、黃興所倡的井字旗。

後來成為武昌首義的最高領導人孫武、湖南軍政府首任都督的焦達峰聯名提議用十八星旗,黃星代表十八省,示皆黃帝子孫,紅底示鐵血主義。武昌起義爆發時,革命軍打的就是共進會之旗——十八星旗。

宋教仁、陳其美則主張用紅、黃、藍、白、黑之五色旗,以順中國歷史上之習慣,寓意五族共和。上海光復後,宋教仁、陳其美在上海、南京軍政府採用的是五色旗。1911年12月,各省都督代表雲集上海召開共和聯合大會,江蘇都督程德全提出以五色旗為國旗。章太炎到死,只願以五色旗覆蓋,不承認青天白日旗。

也有人用金瓜鉞斧旗,以發揚漢族尚武強兵之精神。郭德綱《白事會》裡說到過「金瓜鉞斧朝天蹬」。鉞是古代兵器的一種,也是象徵軍權的儀仗,,多見於商周時期,用於斬殺。甚至有人提議白旗,取以明滌去污染、光復舊物之意。

各執一詞,各樹一幟。

武昌首義成功後,遠在美國的孫中山力主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新國家的旗幟,他曾為當地華僑手繪該旗樣式。

1912年1月1日,中國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參議院決定中華民國國旗為五色旗,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強烈反對,提議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民國國旗,並且向參議院鄭重聲明,五色旗與清朝海軍五色官旗相仿,而且五色旗雖有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之義,「然其分配代色,取義不確,如以黃代滿之類。且既雲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階級」。而青天白日旗「為漢族共和黨人用之於南方起義者十餘年」,「乙未年陸皓東以身殉此旗」。孫中山認為:「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國為遠東之大國,日出東方,為恆星之最大者。且青天白日,是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著於旗幟,亦為三色。」但參議院沒有執行孫中山的提議,仍復前議。

後來,孫中山提議與黃興再商量,孫中山表示可以用三色旗即「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青天白日旗,將原來的帶十二道叉光的「白日」移到旗幟的左上角,占整面旗幟的四分之一,藍底上其餘四分之三為紅色。為何孫中山願意使用三色旗?紅色是血的顏色,象徵著願為革命而流血,藍色是天空的顏色,象徵著公正平等,白色是清潔之色,意味著博愛。三色在一起就是自由、平等和博愛,正與孫中山等人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相吻合,孫中山的提議得到眾人的認可,三色旗因此取代青天白日旗成為國旗,而青天白日旗則正式成為革命軍軍旗。

袁世凱代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臨時政府北遷後,在1912年5月10日,參議院在經過激烈爭論後,仍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

「二次革命」失敗後,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重組中華革命黨,在《革命方略》中明確規定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國旗,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也正由於孫中山謹終如始地堅持,1924年1月,國民黨一大召開,6月,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決:「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沿用至今。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528/112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