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林輝:中共「志願軍」唯一回國女戰俘的遭遇

作者:
因為做過戰俘,文革中楊玉華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還被要求整天掛牌子跪著曬太陽。當年在戰俘營中的「勇氣和鬥爭精神」已全然不見。不過,對於這段經歷,自覺解釋起來很麻煩的楊玉華甚少和同事、學生談及,或許她的內心也在擔心著什麼。

一群被俘的中共志願軍(維基百科)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中共派兵幫助發動侵略戰爭的朝鮮打敗韓國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隊進入朝鮮半島,將中共軍隊打回了「三八」線。此後,雙方在「三八」線地區呈對峙局面。由於美國彼時的戰略重點是歐洲,主要敵人是蘇聯,加之中朝損失慘重,內心願意求和,最終雙方同意談判。談判從1951年7月開始,歷時兩年,達成了停火協議。

而在隨後的戰俘遣返問題上,中共和美國發生了衝突。中共要求遣返所有被俘虜的「志願軍」戰俘,但美國方面則根據自願原則遣返。原來,在戰爭期間,許多中共軍人尋找機會自願投降聯合國軍,而且比例相當大。當時聯合國軍俘獲的中共軍人有兩萬一千餘人,其中一萬四千三百二十五人以「毋寧死」的堅決態度拒絕返回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自願遣返者為6670人,其中只有一名女戰俘。

對此,中共大為恐慌,遂對不願回國的戰俘採取了威逼色誘等方式,但也只有440名戰俘回心轉意,占總人數的3%。

在美國之音《解密時刻》推出的《志願軍戰俘》系列紀錄片中,有這樣的鏡頭和解說詞:

1953年8月下旬,一輛裝載志願軍被俘人員的列車離開朝鮮,向鴨綠江北岸的安東駛去。車隊到達板門店時,彩樓上「祖國懷抱」四個大字讓戰俘們激動不已,他們高呼口號,表達自己對國家的忠誠。一下車,激動的戰俘握住迎接人員的手,淚流滿面。興奮之餘,只有個別頭腦冷靜的人,預感一場風暴又要來臨。

不錯,隨後降臨的風暴讓這些為中共賣命的軍人或許後悔了當初的選擇。從1953年11月中旬起,中共開始政審,整個過程分為動員教育、檢查交待、作出結論、安置處理。歸管處後來下發文件,說「共產黨員是不能被俘的」,戰俘必須交代問題,沉痛反省。戰俘們不得不開始開會檢討,自我贖罪,寫檢查反省投降行為。但是歸管處在黨籍問題上較為寬大,到1954年2月,80%戰俘被恢復了黨團籍和軍籍。

3月,高饒「反黨」集團發生後,中央下發文件,要求中共戰俘95%開除黨團籍,表現好的,僅承認被俘前的軍籍。於是大部分戰俘被遣返回鄉,成為壞分子。文革爆發後,大部分戰俘再次受到嚴厲批鬥,不少人受不了折磨而自盡。

而那些不願被遣返的中共戰俘最終被送到了台灣,大多發展不錯,至少善終。

關於女戰俘的謊言

在自願被遣返的中共戰俘中,只有一名女戰俘,名字叫楊玉華,時年16歲,是中共60軍180師繃帶所(師衛生隊)的護士。楊玉華是在60軍進軍西南時,被從地方院校招上來的學生。她是背著養育自己長大的外婆參軍的。入伍後,被分配當了一名護士。韓戰爆發後的1951年2月,180師入朝參戰,楊玉華也隨軍去了朝鮮。

大陸出版的吹噓60軍戰績的《屢創奇蹟的60軍》中寫道:「每個師醫院、文工團、師直機關各部門,都有女兵,與原來從華北入伍的女兵加在一起,每個師約有70多人,軍部機關、軍文工團、軍醫院和三個分院的女兵在120人之間,全軍赴朝女兵300人至400人。」

一個問題是:既然有300到400女兵進入朝鮮參戰,為何回國的女戰俘只有楊玉華一人?其他女兵有沒有被俘的?這個暫且不說,單說楊玉華到了朝鮮後,其所在的180師於1951年5月在朝鮮明月里被聯合國軍三個師包圍,楊玉華被搜山的韓軍第6師俘獲。

據《志願軍唯一的女戰俘近況》一文披露,楊玉華當時穿著男裝,頭髮很短,滿身泥水和污垢,因此美軍沒有發現她是女人。隨後,楊玉華被送到聯合國軍醫院。在醫院,楊玉華得到醫治並很快痊癒。在治病的同時,楊玉華還主動參加對其他中共傷病員的護理工作,直到7月中旬來例假時才被美軍一名女軍醫發現她是女人。因為只有楊玉華一個女戰俘,美軍覺得單獨為她開一個戰俘營不划算,所以將她送到位於釜山的專門關押朝鮮女戰俘的看守所,楊玉華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戰俘生涯。

關於楊玉華的戰俘生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相關書籍中均有提到。在最早的一份雜誌紀實文章中,曾隱晦地暗示楊玉華可能被美軍強姦的情節,以後所有的網絡都加以轉載。對此,180師的河南安陽回國戰俘胡春生告訴採訪他的記者「這完全是胡編亂造!」楊玉華被美軍發現是女人後,直接被送到了韓國管轄的朝鮮女戰俘營,「與美軍都沒挨著邊」。

還有文章為了彰顯楊玉華的「勇敢和鬥爭精神」,稱其在戰俘營敢把美軍提供的飯食一巴掌打在地上,並大聲質問憑啥讓她曬太陽。而事實是,這樣做的楊玉華並沒有受到什麼「報復」。

文革被掛牌子曬太陽

1953年8月8日,被關押了兩年多的楊玉華跟隨473名朝鮮女戰俘,一起被美軍從釜山押上火車,次日抵達了板門店。或許,那時的楊玉華在踏入中國的土地那一刻,同樣是熱淚盈眶,自然也沒有預料到中共卸磨殺驢的兩面嘴臉。

楊玉華回國後,毫無例外地受到了審查,1954年審查告一段落後才返鄉。與楊玉華的首任丈夫劉英虎是西南軍政大學的同學的胡春生透露,楊玉華回來後先在四川內江,後來與在戰俘營中結識的劉英虎結婚。劉英虎長相英俊,能拉二胡能談琴能唱歌,他回來後分配在當地的一個供銷社工作。雖然他已結婚,並有了兩個孩子,但仍然有女子追求他。而彼時楊玉華則先後在鄉間和城區的學校當老師。

文革爆發後,劉英虎因亂搞男女關係,被判20年徒刑。楊玉華在中共組織的壓力下,被迫與其離婚。據胡春生稱,這段婚姻對楊玉華的打擊非常大,「曾經很長的一段時間,她誰都不見,連重慶的幾個老戰友的勸慰也都不理。」

因為做過戰俘,文革中楊玉華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還被要求整天掛牌子跪著曬太陽。當年在戰俘營中的「勇氣和鬥爭精神」已全然不見。不過,對於這段經歷,自覺解釋起來很麻煩的楊玉華甚少和同事、學生談及,或許她的內心也在擔心著什麼。

1986年楊玉華從萬盛區實驗小學退休,她的第二任丈夫是重慶駐軍的一個營級幹部。老伴去世後,楊玉華與兒子兒媳住在一起。

而了解楊玉華的胡春生,作為歸國戰俘的經歷更為坎坷。回國後十多年都在顛沛流離,在遼寧等幾個省市流浪,賣畫為生。

結語

網上披露,當年有63名中共女戰俘選擇去了台灣,並受到了宋美齡夫人的親自接見。宋美齡對她們說:你們基本都是農家女兒,要乘年輕抓緊上學,學些知識和本領。後來,這些女戰俘大多學習護理和剪裁,在台灣嫁人,過得都不錯。

而作為唯一回國的女戰俘的楊玉華,如果今年仍舊健在,應該已經是84歲高齡的老人了。在她的內心深處,是否有一絲後悔當年少不更事的選擇呢?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630/113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