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真正的幸福:身體無痛苦 靈魂無煩惱

無論是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還是奔波忙碌的平凡草根,都是在追尋著屬於自己的幸福。

然而,幸福到底是什麼?不同層次,不同階段,不同經歷,對幸福的理解都會因人因時而異。

人終其一生,都無法脫離身體和靈魂兩方面的困擾。

如果從這兩方面來尋找幸福的終極意義,可用一個等式來描述幸福:真正的幸福就是身體無痛苦,靈魂無煩惱。

理解了這一等式,幸福其實就在你身邊,唾手可得。

1

身體是幸福的根本

《尚書》中明確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平安無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終。」

並且還提出了對生命有重要影響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憂,四是貧窮,五是醜惡,六是愚懦。」

在五福與六不幸之中,長壽被列為五福之首,而早亡則被列為第一不幸。

可見,古人早就從理念上清醒地認識到人的生命極端重要性,同時也把幸福與身體聯繫在一起。

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無需多言,但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有多少人在年輕健康的時候胡吃海塞,有多少人在身強體壯的時候通宵熬夜,有多少人在奄奄一息的時候才後悔莫及?

北宋名相寇準在他著名的《六悔銘》中還特意提到:「安不將息,病時悔。」意思是說,平安時不善保養,患病時才後悔。

這或許是人的通病,總是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不珍惜,直到失去後才會加倍懷念和惋惜。

有許多人,在生病時多會反思,後悔自己沒能按時作息、勞逸結合,只可惜病情一旦好轉,依然故我。

名利的計較,瑣屑的操勞;酒色縱慾,不加節制;晨昏顛倒,不稍安息,等到身體吃不消,又開始生病,再開始後悔。

擁有健康不代表擁有一切,但是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如果沒有病時就想想生病之苦,心態就會變得平和,妄求和享樂都會減少,就減去了一大半塵心焦思。

2

養身在於自律

健康的體魄從何而來?答案很簡單,唯有自律二字。

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總結起來,不健康之人往往處於這個「以妄為常」的狀態,或不守心,或不持戒,多求一時之盡興。上古之人卻節制有度,所以才能「盡終其天年」。

康熙在《庭訓格言》中給皇子皇孫教誨說:「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也就是說,節制飲食,嚴格起居,實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

康熙還說,要「起居有常」,不可「貪睡」、「貪食」,更不可「沉湎於酒席中」。唯「起居時,飲食節,寒暑適,則身利而壽命益」。

其實就是告訴子孫要自律,保持規律與克制的生活習慣,才可遠離疾病。

而往往人們並不缺少健康常識,更多缺的是種自律精神。

通俗點說,就是管不住自己。明知要早睡,卻忍不住熬夜追劇;明知酗酒傷肝,卻擋不住勸酒的人;明知健身有益,卻一步都懶得走……

其實「知易行難」幾乎是每個人身上的通病。歷史上赫赫有名如曾國藩蔣介石胡適,一個戒菸、一個戒色、一個戒打牌,都是跟自己做了長期的鬥爭。

但最後他們如何能通過強大的自律戒除身上的惡習呢?那就是立志。

從17歲到32歲這期間的15年間,曾國藩一直在和自己的菸癮做著不懈的鬥爭,中間也是反反覆覆,戒了又吸,吸了又戒。

到了32歲深秋的一天,身為翰林院侍讀學士的曾國藩突然想到,我要立志做大事,如果連吸菸這種陋習都沒有決心和毅力徹底改掉,豈不是一句空話。

於是,他決定學做「聖人」,首先從戒菸開始。

他在日記中寫道:「課續後,念每日昏顧,由於多吃煙。因力折毀菸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吃煙,神明降罪。」

最後戒菸成功時,他還總結說:「遏欲之難,類如此矣,不惜破釜沉舟之勢,豈有懼哉」。這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改變自己的不良嗜好,必須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和毅力才行。

其實,這世上根本沒有生來就自律的人,只是看你是否真心想去達成目標而已。

3

欲望催生煩惱

幸福的另一個必要條件是靈魂無煩惱。

這裡的靈魂,不是指迷信者認為的附於人體的精神或心意之靈,而是指人精神層面的內心。

當我們遇到煩惱時,往往只是責怪環境,而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自己的內心,其實心才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佛法說「一切唯心造」,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世界。

心態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人生的苦樂。擁有健康的心境,是靈魂快樂的根本。

我們之所以感到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滿足,便會感到煩惱,自卑,痛苦。

即使欲望暫時實現了,又生怕會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

因此,我們的身心永遠在苦海中沉浮,永無出頭之日。

老子同樣提倡「少私寡慾」。《道德經》中提到:「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他認為人們應該保持一個質樸的心,不要過多的去思慮,還要減少對各種欲望的過分追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快樂的境界。

人總是過多地考慮自己,從自己的欲求出發,想得到文憑、學歷,想得到親情、友情、愛情,想得到財富、金錢、美人,想得到名譽、地位,想得到家庭、事業,想得到健康、長壽……其實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世間的一切有什麼是永遠的呢?

所以老子主張從欲望的反面入手,以「無欲」來獲取幸福。他要人們「無知無欲」「見素抱樸」,認為「知足之足,常足矣。」

生活中剔除欲望,時時感受到滿足,這才是真正而長久的幸福。

自然,多彩的生活對欲望生成難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但老子認為,人應該自覺地抑制欲望,「不見可欲,使心不亂。」以便在樸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人在生活中,如果安於平和舒泰,消除了貪慾,就會變得「無欲則剛」,得到樸素的樂趣,更加接近幸福。

4

順其自然,才能快樂

老子認為「自然無為」是道的本性,順應自然、清靜自心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們之所以有欲望,是為了膨脹自我,是認為世間有很多東西是真實存在和可以得到的。

而真相卻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變化無常,如鏡花水月般虛無縹緲,瞬息即逝。

正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因此,對於世界上的一切都應該看淡,對遭遇的一切都應該坦然面對,不應該執著。只有真正明白了這點,才能真正擁有一顆平常心。

何謂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順其自然、不加強求的心態,即是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之心。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平常心不單是一種心胸豁達的表現,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

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隨著坎坷、困境,因而要學會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

而且,平和的心態能消除褊狹和狂傲之氣,捨去浮躁和虛華,以一顆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會變得更加平靜和淡定。

也只有用平常心去生活,才能放下對物質的執念,學會布施他人。

有人說我自己還不夠用,或者說自己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好布施的。

其實一句溫暖的問候,一片誠摯的愛心,一個美麗的微笑,任何自己覺得可以利益他人的東西都可以用來布施,勿以善小而不為,當布施成為習慣,你會從別人的快樂中得到更大的快樂。

當你的靈魂被快樂所充滿時,煩惱自然無處可藏。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京博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10/114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