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俞楊:渴望脫單的中國女人 就是不結婚

作者:
高強度的工作、高企的房價、昂貴的子女教育成本,讓年輕人對未來惶惶不安,只好不斷地降低自己的欲望。在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一書中,晚婚是低欲望的具體表現之一。

一個越來越有意思的分歧是,年輕人為了脫單嗷嗷叫喚,一到談婚論嫁就默不吭聲。

以人們印象中‌‌「恨嫁‌‌」的女性為例,《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近九成的單身女性都渴望脫單,但是對不住,近七成單身女性贊成晚婚。

年輕人並非覺得一個人過過就真的挺好,對愛情還是憧憬的,只是對結婚不感冒

不感冒的事情,現在的年輕人是不會強迫自己去做的,結婚就是其中之一。

表妹90後,平時在外地工作,究竟有沒有談男朋友,一點都不跟家裡人透露。前年過年,才擠出一點消息,原來已經跟一個同鄉小伙子談了好幾年。

這消息炸鍋了,姑父姑媽緊接著玩命催婚,催到今年依然沒一點動靜,表妹過年索性都沒回家。最終,姑父姑媽妥協了:‌‌「你開心就好。‌‌」

年輕人是開心了,結婚的人可就少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結婚人數是301.7萬對,同比下降5.7%,與5年前同期結婚人數相比,下降了29.54%。

而在5年前,結婚率就不再保持正增長,而是逐年下滑。與此同時,離婚率從2009年開始逐年增加。2014年,是兩者的黃金交叉點。

在中國,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西方國家常見的未婚生育和事實婚姻,在中國尚未得到承認。結婚率降低會影響出生率,進而影響人口數量和結構,最終加快社會老齡化。

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省份,結婚率反倒走低,最低的三個省市之一的浙江,結婚率跌到0.63%以下。與此同時,浙江也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民政廳發布的《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浙江老齡化係數由2007年底的15%,提高到2017年底的21.77%。

婚齡推遲,是結婚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按照中國現行計劃生育政策規定,遲於法定婚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3年及以上結婚者(女23周歲,男25周歲),即為晚婚。

今天年輕人的婚齡遠不止這個數了。之前有一張全國各地初婚年齡地圖走紅網絡,其中結婚年齡最早的湖南,平均婚齡就已經25歲了。

在各省市里,江蘇人的平均初婚年齡高得驚人。根據江蘇省民政廳發布的2017年全省婚姻大數據,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高達34.2歲。

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姑娘結婚反而要比小伙子晚一些。

而且,江蘇人集體‌‌「過三十而婚‌‌」,結婚最早的蘇州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0.2歲。此外,還有5個城市的單身青年過了35歲才結婚。

要知道,2012年江蘇人的平均初婚年齡為29.6歲,近5年來,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每年以大約1歲的速度在增長。

再這麼晚下去,幾時才能抱上孫子?爹媽們越來越等不及了,不過年輕人不急,而且態度鮮明:好飯不怕晚。

有網友說:‌‌「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我生來並沒有義務一定要成為誰的妻子或母親,結婚和生子並不是必要選項。‌‌」

年輕人贊成晚婚,而非拒絕結婚,這是首先要明確的事。

據珍愛網的數據,用戶註冊量同比春節前增幅達112%。在經歷春節催婚後,不少單身男女脫單欲望被激發,將脫單列為了新年願望。

根據《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只有19%的女性因為獨身主義而晚婚。那些嚷嚷‌‌「一個人好好過‌‌」的人,也不過就是酸一下而已。

大多數年輕人,是像俞飛鴻在《鏘鏘三人行》中所說的狀態:

‌‌「首先我不是獨身主義者,我也不是不婚主義者,我的狀態只不過是沒結婚,我只是說我並沒有那麼著急,去選擇到什麼年齡就必須要有一個實際的婚姻。‌‌」

俞飛鴻對婚姻愛情的觀念非常吸粉:結不結婚並不是一個特別困難的選擇題,而是覺得哪個更舒適,就處在哪個階段。

在她看來,很多結了婚的夫妻根本沒話講,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

網友們調侃說,至少九成的女性結完婚就後悔嫁給這個男人了,而100%的男人結婚後都覺得別人的老婆好。

有個老同學的表姐,早早嫁人後,生了倆娃,就辭了工作當全職主婦,結果現在成了丈夫口中的‌‌「她又不用上班‌‌」。

經濟不獨立,女性永遠不會獨立。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經濟獨立、思想獨立、情感獨立的重要性,婚姻不是必選項。

經濟狀況讓年輕人對婚姻望而生畏,而不是年輕人要將婚姻一拖再拖,這是第二件需要明確的事。

周刊君在微博上曾就晚婚話題發起討論,點讚最高的三條網友評論,都是關於經濟狀況:

物質好了三觀都合,物質生活跟不上去三觀都特麼不合!

80%得原因還是因為窮,畢竟貧賤夫妻百事哀。

買房、結婚生子,會導致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同事和男朋友談了快9年的戀愛還沒結婚,按他倆的說法,要先立業,等工作穩定經濟寬裕,攢夠了‌‌「老婆本‌‌」再結婚。

根據《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的數據,25%的女性認為,導致晚婚的原因是結婚需要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多,27%的女性認為擁有穩定的收入,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

高強度的工作、高企的房價、昂貴的子女教育成本,讓年輕人對未來惶惶不安,只好不斷地降低自己的欲望。在日本作家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一書中,晚婚是低欲望的具體表現之一。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調查顯示,2015年50歲之前從未結過婚的男性比例為23.37%,女性為14.06%。據估計,2035年約有一半的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

年輕人需要的是婚姻的本質,是兩個成年人決定共同生活並分享生活,而且必須是心理層面的成年,這是第三件需要明確的事。

有作家寫道:‌‌「某種程度上說,很多中國式婚姻的悲劇,都是兩個孩子扮家家酒,不是兩個成年人過日子。‌‌」

有一好哥們為愛情付出了很多,女朋友很感動,但並沒有因為感動,就拿這個做報答,跟他結婚。他覺得女朋友結婚的條件很虛:兩人在感情中開心,相互督促進步。這讓他無從下手,如果要的是房子車子,他還知道具體該怎麼下手,努力賺錢唄。

領會一點後,他不停地去訓練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快速地去解決問題,如何學會和女朋友在語言上進行有效溝通……

最後他發現,這其實就是一個成年人的成熟素養,‌‌「有些人三十歲仍然是個孩子,這一點都不誇張‌‌」。

畢竟,一個人過總比找個巨嬰來拖後腿強。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16/114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