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回應白宮高官避談習 貿易戰風向變了 自降調門

中美首輪貿易戰7月6日開打後,周三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習近平阻止了中美貿易協議的達成,次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痛斥美方發起貿易戰,但不提習近平。早些時候,中共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高調降溫說,中國和已開發國家差幾十年。港媒披露,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國製造2025」的領導者。英媒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準備抵制美國商品。不過,不少人調侃,「抵制美貨不如抵制蠢貨」。

中共外交部和官媒回應庫德洛避談習近平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星期四(7月19日)在北京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講,"我們就表明了不想打、也不怕打的堅定立場",「美方高舉大棒,脅迫訛詐」等等。

中共外交部之所以如此大批美國,因為周三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表示,習近平阻止了中美貿易協議的達成。

庫德洛周三在C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和《機構投資者》雜誌聯合主辦的「實現絕對投資回報」(Delivering Alpha)大會上接受CNBC支持人克拉默專訪時說:

「就我們現在所知,習主席眼下不希望達成交易。他阻止了遊戲的進行。因此我認為他必須動起來,我們在等他。球在他一邊。」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中共外交部的官網,還是中國各大官媒,在報導華春瑩的有關回應時均迴避提及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

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會議日益臨近,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今年的北戴河會議可能會令外界格外關注。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周三表示,只要中國拿出一個令人滿意的方案,關稅問題可以很快解決。他說:「他們可以在一個下午就解決問題,通過提供更滿意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中國必須做的事情:降低關稅、降低非關稅壁壘、停止竊取智慧財產權、允許在中國的外國公司擁有全部所有權。」

風向大變「中國製造2025」要成泡影?

港媒蘋果日報19日刊發李怡的評論文章稱,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公開指出,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調研結果顯示:32%關鍵材料,在中國仍為空白;52%關鍵材料,依賴進口;95%的高端專用晶片,70%以上智慧終端機處理器,絕大多數電腦處理器,絕大多數存儲晶片,都依賴進口。

在裝備製造領域,高檔數控工具機、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等關鍵性精加工生產線上,逾95%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他說:「我們與已開發國家,還有幾十年的差距,建設製造強國的路還很長,對急功近利,盲目跟風,炒作所謂新技術新產業,必須高度警覺,堅決糾正。」

但辛國斌另一頭銜是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這個小組正是在2015年中共提出「中國製造2025」而成立的。「中國製造2025」就是要在10年內將中國發展成一個製造高科技產品的強國。而現在,這個小組的辦公室主任說,中國離「製造強國」還有「幾十年差距」,並指炒作新技術是「急功近利」,實際上否定了「2025」。

李怡認為,「中國製造2025」不再提,《厲害了,我的國》停播下架。習近平失勢也許還不至於,但他的強國路線肯定要變,一帶一路看來漸行漸遠,基於強國意識而要推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說不定也要緩行。

但阿波羅網評論員「在水一方」認為,從習近平出發非洲,拓展一帶一路看,這個部署並未取消。中共的全球計劃是長期的和張略性的。現在風向變了,降低調門,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貿易戰中共要抵制美貨?網民:不如先抵制蠢貨

7月18日,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研究部門「投資參考」調查發現,在中美貿易戰升溫的當下,中國300個城市的2,000名受訪者中,有54%的人「很可能」或「肯定會」停止購買美國品牌商品。只有13%的人表示不會,其餘33%的人表示他們不能確定,或者目前沒有購買美國品牌商品。

這項調查是在6月27日至7月10日期間進行的,調查發現,最有可能迴避美國產品的消費者是年齡在25至29歲之間、居住在中國省會城市和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以外的中低收入人群。

眾所周知,每次中國與他國發生任何實質性或非實質性衝突時,中共官媒都在利用各種方式鼓動民眾,利用他們的愛國情緒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但此次不同,官方迄今避免呼籲抵制美國商品。

有分析認為,由於擔心招致反彈,北京方面不太可能呼籲抵制。

有網民表示,「抵制美貨不如抵制蠢貨」。

還有網民則嘲諷:「最強有力的抵制是拒絕使用所有美國晶片的手機和軟體,包括美國的網際網路,以後發短訊用便條紙,通過快遞小哥傳送。把中興被罰的14個億美元要回來。」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20/114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