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王滬寧消失近一個月 失勢?北戴河或決定命運

中共北戴河會議前,中共主管宣傳的常委王滬寧下台的呼聲甚高。截至目前,王滬寧的重要活動被定格在6月26日。王滬寧所主管的文宣和意識形態領域,出了不少針對習近平的大事。時事評論員陳破空表示,王滬寧露不露面都不重要,總趨勢極可能重演陳伯達、姚文元的政治悲劇。7月15日署名「格子聯盟」博主發文稱,王滬寧的強項就是「造詞」。

阿波羅網特約評論員「在水一方」表示,王滬寧目前的境遇除了中南海內鬥失勢的原因外,還可能是王滬寧自降調門,以退為進,尋求自保的一種手段。

習近平於19日至28日出訪中東和非洲多國,這是習3月兩會連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

陪同習近平出訪中共官員包括:中辦主任丁薛祥,外辦主任楊潔篪,外長王毅,中國發改委主任何立峰。曾隨習近平參加了多次外事活動的王滬寧是「標配隨從」之一,此次卻罕見的沒有隨行。

近期,關於王滬寧的各種傳聞不斷。在中共新華網上公開的領導人重要活動集中,王滬寧出席的重要活動被定格在6月26日。之後,再也沒有更新。

雖然他7月4日也參加了中共組織工作會議,但重要活動集中沒有記錄。而且在這次會議上,王的待遇也大不如前。

有港媒發現,此次會議與5年前規格基本一樣,但也出現多項重大變化。顯示習近平的地位與5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而王滬寧在會議上破例沒發言。

外界分析,這些看似細微的變化,在中共高層的政治環境中非同一般,不排除此時已釋放出王滬寧失勢的信號。

在中共新華網上公開的領導人重要活動集中,王滬寧出席的重要活動被定格在6月26日。之後,再也沒有更新。(網截圖片)

在同一時期,中南海政局風雲突起,王滬寧所主管的文宣和意識形態領域出事不少。

7月初起,先是上海發生向習畫像潑墨事件,繼而傳出習畫像緊急被撤;以及吹捧習的「梁家河大學問」研究項目被叫停;各地學術機構的「習思想研究」也戛然而止;新華網則重炒華國鋒道歉舊聞;央視出現了黑衣人事件等等。

同時作為觀察中共高層動態風標的黨媒《人民日報》、央視及新華社也相繼發生諸多異象。先是9日《人民日報》頭版標題沒有出現「習近平」3個字,這在十八大習上台後比較罕見。接下來,《人民日報》12日、15日及18日頭版大標題,「習近平」3個字均沒出現。

美國之音認為,對習近平個人宣傳的煞車令,只能是中共高層反習、倒習派的作為。特別是新華網刊「華主席認錯」舊文,反映中共文宣系統也有人對習搞個人崇拜不滿。

時政評論員陳破空分析,王滬寧的問題,估計將在北戴河會議上有個說法。對王滬寧的處置結果可能不會馬上公布,會有一個過程。他如果突然露面,也不必驚奇,不代表他不出事,象郭伯雄等大老虎落馬前,也是經常露面,以顯示中共黨內的所謂團結。但總的趨勢是,王滬寧極可能重演陳伯達、姚文元的政治悲劇。

時政評論員張懷玉認為,十九大從幕後走到前台的王滬寧,一步一步把習近平往泥坑裡帶。與意識形態有關的餿主意可能都是他出的,不停地把江澤民熱衷的歪理邪說往習近平腦子裡灌。中美貿易戰的緊要關頭,王的真面目逐漸暴露。借「華主席認錯」逼「習主席認錯」。那麼,反過來,習可能逼王認錯,可能是下台,也可能被貶。

7月15日署名「格子聯盟」博主發文稱,王滬寧的強項就是「造詞」。中共的歷代領導人都很重視提煉自己的政治遺產,以便後人「斷代」。毛澤東說,「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在中共是不能動搖的,那麼領導人之間的思想怎麼區別呢?造詞!用不同的關鍵詞來區分不同領導人的治國理念,給領導人莫名其妙的治理思路披上馬列主義的理論外衣。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25/114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