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孫立平: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蕭條——重讀《光榮與夢想》(1 )

作者:
記得在大學讀書時就曾被這本書所吸引,而在今天重讀這本書,又自有一種不同的感受。《光榮與夢想》被稱為一部"美國斷代史",它勾畫了從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到1972年尼克森總統任期內的水門事件40年間美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全景式畫卷。他描寫的是歷史性的大事件,但其著筆之處卻細緻入微。

1970年,美國口述史學家史特凱爾出版了著名的《艱難時世:大蕭條時期的口述史研究》(Hard Times: 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一書。其中一個個案是饒有意味的。作者曾採訪過一個名叫羅傑的人,在大蕭條的時候羅傑年僅14歲。讓人感興趣的是,在特凱爾採訪他之前,羅傑從未聽說過"大蕭條"這樣一個詞彙。

他告訴採訪者,他的父母和他周圍的人在提到人們稱之為"大蕭條"的那段歲月的時候,所用的詞彙都是"艱難時世"(hard times),直到研究者採訪他的時候,他們依然是這樣稱呼那段時光。

這個例子告訴人們,同樣是這樣一場大蕭條,在宏觀的視野和微觀的視野中,或者說,就社會的整體經歷而言和就個人的個體經歷而言,可能會有著相當大的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十年代大蕭條之後,人們出版了許多以個人的親身經歷撰寫的對大蕭條的感受,這些個人性的經歷和感受與冷冰冰的宏觀數字相比,展現出的是歷史的不同層面,也使得我們有機會認識大蕭條的另一副面孔。

這當中有在大蕭條初期擔任美國總統的胡佛,《胡佛回憶錄》的第3卷題目就是《大蕭條,1929-1941年》。在史學界,有美國米爾薩普斯學院的歷史學教授麥克艾文的《大蕭條:1929-1941年的美國》和《大蕭條與新政:歷史紀實》兩書。

在社會學界則有埃爾德的名著《大蕭條的孩子們》。埃爾德用大量的個案和數據,證明了歷史變遷對個人發展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個人的某個發展階段,而是貫穿其整個生命歷程。在《大蕭條的孩子們》中,埃爾德以1920-1921年出生組為跟蹤研究對象,對於大蕭條經歷對這些研究對象生命歷程各方面的影響進行了長期的縱身研究。埃爾德認為,大蕭條不僅影響到研究對象幼年時的生活環境,而且對其成年後的工作生活、成人經歷、職業生涯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這種影響力甚至波及研究對象的後代,並在某種程度上構築了戰後美國人民的國民性格。

而在這些紀實性的作品,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威廉·曼徹斯特的《光榮與夢想》。記得在大學讀書時就曾被這本書所吸引,而在今天重讀這本書,又自有一種不同的感受。《光榮與夢想》被稱為一部"美國斷代史",它勾畫了從1932年羅斯福總統上台,到1972年尼克森總統任期內的水門事件40年間美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生活的全景式畫卷。他描寫的是歷史性的大事件,但其著筆之處卻細緻入微。

當人們使用大蕭條這樣的詞彙的時候,腦子裡浮現的一定是一種晦暗的圖景。當時一位替《星期六晚郵報》寫文章的人問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歷史上有過類似大蕭條這樣的事情沒有?他回答說:"有的,那叫黑暗時代,前後共400年"。

但實際上這個形象並不全面。事實上,在三十年代大蕭條發生前的美國乃至西方世界,經歷了一個時間相當長的經濟繁榮時期,20年代甚至可以稱之為"黃金十年"。

以美國為例,從1922年到1929年,平均年GNP增長率高達5.5%,失業率從戰前的11%下降至20年代後期的3.5%。19世紀末發明的發電機、電話和汽車等技術,在大蕭條發生之前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從而推動了經濟的迅速發展。而收音機作為當時的一項重要耐用消費品,也已經成為一個規模可觀的行業。到了1929年,1000多萬個家庭每家至少擁有了一台收音機。"消費者購買越來越多的新車,而且他們開始空前地使用電話"。

房地產的價格在迅猛上升,股市經歷了一個10年的大牛市,1926年3月到1929年10月間,每股收益率上升了2.2倍。1929年3月卸任的柯立芝總統就曾公開宣布:"股票在目前的價位上還是比較便宜的。"

可以說,那個時候的美國到處是一片繁榮的景象,到處是一片歌舞昇平。1928年,赫伯特·胡佛在他的總統競選演說中自信地宣稱:"我們美國即將在征服貧困的鬥爭中取得最後勝利,比歷史上任何國家更偉大的勝利。不遠的將來,在上帝的幫助下,貧困將在我國消失。"

然而,危機以及其突然的方式到來了。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股市開盤後,股指循著前一天的走勢,溫和地上漲著,只是成交量明顯地放大。到了大約11點的時候,股指才突然掉頭向下,接著大幅跳水,到了11半,股市已經完全處於無法控制的狂跌狀態。據說在一個小時內,就有11個知名的股民自殺身亡。

偶然目睹這個場面的邱吉爾感嘆道:"上帝啊,這是多麼可怕的一天啊!"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其中,道瓊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美元跌到28美元,20種鐵路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1/3。

在這期間,5000多家銀行倒閉,8萬多家企業破產,1400萬工人失業,幾乎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處於失業狀態。一個"黑色星期四"將美國這個世界經濟的領頭羊從巔峰拋向谷底。隨之,危機向歐洲,向整個世界蔓延。在茅盾先生的《子夜》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場危機也波及到地處遠東的上海

金融危機是一場消滅財富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失敗者既有窮人也有富人,或者換句話來說,是窮人和富人一起遭殃。曼徹斯特這樣描述窮人的艱辛:男人的刮鬍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動手捲紙煙,要不就抽"翅膀"牌(10美分一包);為了省電,改用25瓦燈泡。孩子們撿汽水瓶到鋪子裡退錢,一個兩分;上麵包店排隊買隔宿的麵包。婦女們把舊被單剪開再把兩邊縫接起來,這樣就把中間磨損的地方分移到兩邊去了;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給女兒穿。許多人家把收到的祝賀聖誕的卡片保存起來,明年好改寄給別的朋友。

如果說節衣縮食還僅僅是一種溫和的表現形式,那麼,被拋入失業大軍的工人,破產的農民,還有無計其數的露宿街頭者,則成為這場經濟危機的最悲慘的犧牲品。

窮人陷入困頓,富人也大多不能倖免。之前在《福布斯》雜誌上公布的美國400名最富的人中,有38人的名字從榜上抹去了。在一天的時間裡,世界頭號首富薩姆·沃爾頓就損失了21億美元,丟掉了首富的位置。

《光榮與夢想》記述了芝加哥一個叫做英薩爾的人。此人曾身兼85家公司的董事、65家公司的董事長和11家公司的總經理。他掌管著150家公司,雇員達5萬人。1932年元旦那天,他所擁有的證券實值還在30億元以上。但不消幾天,成千上萬的芝加哥人就要聽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他們手裡那些英薩爾公司的股票下跌到只有1931年原價的4%了。英薩爾由36名保鏢護衛著,日夜奔走,力圖挽回頹勢,可是這年4月,他那兩個投資信託公司就被宣布破產了。6月,他因欠下6000萬元的債,逃往歐洲,最后土耳其政府把他送交美國當局,終於押回本國受審。

在危機中消失的局部僅僅是財富,隨財富一起消失的還有人們的意志與信念。正如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中所說的,許多人自小就相信,誰賣力氣,誰就有出息。現在呢,不管勤的懶的,一概倒霉,所以人人感到精神沮喪。

李普曼當時就寫道:"整個民族精神不振,人人覺得自己孤零零的,誰也不信,啥事也不信,甚至對自己不信任了"。可以說,金融危機決不僅是一場經濟的危機,同時也是一場社會的危機;它不僅是一場在社會的經濟層面上發生的危機,同時也是一場發生在社會各個層面的危機。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孫立平社會觀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725/114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