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粟裕黃橋戰役殲滅國軍一個軍 隨後一槍未發交給日寇

作者:
在當時抗戰進行了5年,戰鬥無比慘烈,卻也只有2個軍長,也就是郝夢齡,陳安保殉國。此次黃橋戰役,新四軍幹掉了國軍1個軍長,造成兩個中將死亡,這絕對是天大的事情。黃橋在韓德勤手中控制了3年之久,都沒有被日軍占領,新四軍花費了很大的代價血戰占領黃橋,卻沒有控制多久。2個多月後,日偽軍出兵攻擊黃橋,新四軍未經過激戰就放棄了該地。這樣,日偽軍在隨後的5年後,都在黃橋開心的吃著黃橋燒餅了。

1940年5月的日軍掃蕩和韓部的反掃蕩

1940年初,蘇北春旱嚴重,興化境內大河只有中央深處有水,小河小港則完全乾涸,水網之地變成陸地,這使得以興化為中心的韓德勤部失去了抵禦日軍機械化部隊的天然屏障。日軍趁機兵分兩路進攻蘇北國軍。韓德勤採取避戰策略,只留少量部隊阻敵,主力於5月20日主動撤離興化。因為日軍孤軍深入兵力不足,遂於5月26日在焚毀興化縣府和各機關後撤離。隨後韓部尾隨日軍又回到興化。

經過這幾戰,韓德勤損兵折將,地盤也損失不小,實力大為削弱。而且這些戰鬥中,二李和陳部大部分都在隔岸觀火,坐視日軍攻擊韓部,並不給予支援。

這也讓新四軍摸清了他們的底牌。

正是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新四軍才決定北上渡過長江,去蘇中蘇北搶地盤。

其實新四軍早有這個意圖,早在1939年4月他們就擊潰國軍一個團,占領揚中,隨後1000多人渡過長江占領江都的嘶馬、大橋地區作為基地,打開北上的道路。

江都是蘇中蘇北實力派李明揚的地盤,但李的力量較弱,對付韓德勤尚且艱難,無力和新四軍作對。雙方很快達成默契,沒有繼續火拼。

自然,在當時來說,新四軍屬於第3戰區管轄,如果沒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命令就擅自調動,屬於抗命和叛亂,在以前就可以包圍消滅了。

可是此時顧祝同無力控制新四軍,只好眼睜睜的看著新四軍控制蘇南和蘇中的交通樞紐揚中,隨後大舉渡過長江。

到了1940年,新四軍已經有大量部隊渡過長江,深入蘇中和蘇北,準備搶奪韓德勤的地盤。

同時,皖東的新四軍也繼續東進,試圖和江南的新四軍從兩個方向夾擊韓部。更要命的是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和八路軍總部指令,1940年5月冀魯豫根據地八路軍第二縱隊政治委員黃克誠率第344旅、新編第2旅及教導營幹部共約1.2萬人南下,分兩個梯隊先後來到安徽渦陽地區。

活躍於魯西南地區的八路軍115師蘇魯豫支隊,也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於1939年5月南下至徐州以南、靈璧以北地區,展開游擊戰。

而後八路軍山東縱隊隴海南進游擊支隊之一部南下邳縣、睢寧、銅山一帶。

這樣一來,韓德勤的東部是大海,而南部,西部,北部都是中共軍隊,其中尤以南部和北部敵人力量最強。

韓部三面受敵,非常不利,幾乎是難逃一劫了。

對於新四軍和八路軍對韓德勤的優勢,毛澤東最為了解,也最為急迫的看到中共武裝徹底控制蘇中蘇北。

1940年4月5日,毛澤東、王稼祥致電八路軍新四軍指出:整個蘇北、皖東、淮北為我必爭之地,凡揚子江以北、淮南路以東、淮河以北、開封以東、隴海路以南、大海以西,統須在一年以內造成民主的抗日根據地。

大家可以看到,毛澤東說的是多麼大的一個區域。這個區域不要說遠遠超過新四軍八路軍作戰區域十倍有餘,更幾乎涵蓋了河南,江蘇,安徽三省的相當一部分地區,其面積基本就是一個完整的省了。

而且,毛澤東還限定1年之內辦到,顯然是非常急迫了。

對於新四軍是否北上,以及是否和國軍交火,決裂,新四軍內部還是不統一的。

之前東進就引起內部很多官兵不滿,好在新四軍宣傳東進是為了打鬼子,也勉強可以解釋的通,畢竟這一帶鬼子眾多。

可是,誰都知道,蘇中蘇北地區日偽軍力量薄弱,又是國軍江蘇省主席韓德勤的控制區,你北上去打誰?

很多新四軍官兵認為,新四軍也是國軍,韓德勤是國軍,大家共同的敵人是日寇,不應該中國人打中國人。

由此,新四軍內部也曾出現嚴重問題,並且出現了第4支隊隊長高敬亭被殺的重大事件。

高敬亭率領第4支隊在皖中轉戰1年多,隨後又開入皖東,占據了很多地盤,也擴大了第4支隊的實力。安徽省主席,第21集團軍司令廖磊當時和中共關係還不錯,卻也對高部肆意妄為非常不滿。

第4支隊的活動,也超越了自己的區域,新四軍和國軍多次發生衝突。此處國軍兵力不弱,而且主要是戰鬥力強悍的桂軍,不容易對付,所以新四軍開始比較低調。

新四軍派張雲逸同廖磊談判,最終談妥了第4支隊的活動區域。

高敬亭在皖東大別山地區飛速發展,建立自己的根據地。

但次年4月,國軍敵後力量桂系進入皖東地區,大大充實了此處國軍敵後力量。新四軍為了保證自己在皖東的控制權,命令高敬亭立即讓主力離開大別山的根據地,全力突入皖東更廣闊的地區。

高作為一線指揮官,卻認為如果此時大舉進入皖東,無異於和國軍全面開戰,況且辛苦建立的大別山根據地也會丟失。

所以高敬亭一度按兵不動,項英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惱怒之下派張雲逸和葉挺親自率部趕到皖東。

知道這兩人來者不善,惶恐之下,第4支隊第7團團長楊克志,政治委員曹玉福率部投靠國軍。

高敬亭此時倒是遵從了新四軍命令,在6月4日率領第4支隊全部開入皖東,沒有像楊曹兩人一樣投奔國軍。

沒想到,幾天後葉挺和張雲逸就開始鬥爭高敬亭,當天高就被逮捕,6月24日高敬亭以違抗軍令罪被槍決。

高作為新四軍4個支隊中的一個支隊長,已經是最高層的軍官,卻也這樣被殺,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對於和國軍的關係上,新四軍不允許部下有任何猶豫,高敬亭不服從命令就是死路一條。而高的部下投敵,也代表高和國軍關係較好,有動搖分子的嫌疑。

於是,這個率部在鄂豫皖蘇區敵後苦苦堅持3年多,九死一生為紅軍保留下2000多官兵的高敬亭就這樣死了。

高被處決後,徐海東繼任他的支隊長職務,徐海東是絕對聽從中央命令的老紅軍將領,全家65口都被地主還鄉團殺害。徐對國軍恨之入骨,他的忠誠度毫無問題。

事實證明,殺高敬亭沒有道理,反而讓國軍方面非常高興。1977年解放軍總政治部根據中央軍委命令,正式為高敬亭「平反」,恢復名譽。

不過,這件事和項英沒關係,項英並不認為高有什麼大錯,部下叛變跟他沒有關係,所以主張對高免職處分,絕對沒有想過槍決,這是葉挺的主張。

高敬亭被槍斃的消息傳到新四軍指揮部,根據李一氓回憶,項英大感震驚和意外。

殺了高敬亭後,第4支隊和它衍生出來的第5支隊大舉開入皖東,果然遭到此處國軍的攔截。國軍認為新四軍擅自進入皖東屬於叛亂,而且有明顯繼續侵犯蘇北的意圖,立即調集部隊進行攔截。雙方接連發生了定遠,半塔戰役,新四軍雖然最終都獲勝,卻讓自己在輿論上處於極為不利的地步。

而且從抗戰全局考慮,新四軍此舉對於日寇其實是有幫助作用的,因為皖東國共內訌,日軍壓力就大為減輕。

於此同時,1938年9月30日,中共河南省委在河南確山縣竹溝鎮組建的游擊支隊(由彭雪楓指揮)東征,11月11日抵達西華縣杜崗鎮,與原中共豫西特委書記吳芝圃領導的豫東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一部及肖望東率領的先遣大隊會師,整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隨後繼續東進,初創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開闢了皖東北和江蘇邳縣、睢寧、銅山等地的工作。該部1940年2月正式改稱為新四軍第6支隊,轄3個團和4個總隊。

這股部隊到達這裡,也是為了對付韓德勤而增強實力的。

果然,1940年8月,新四軍第6支隊(欠第4總隊)與八路軍第二縱隊第344旅(欠第687團)合編為八路軍第四縱隊,由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隨後新四軍第6支隊中的第4總隊與南下的八路軍蘇魯豫支隊、隴海南進支隊、第二縱隊新2旅及687團,合編為八路軍第五縱隊,由黃克誠任司令員兼政委。

由此,八路軍和新四軍靠攏,力量就極大的增強了,其實這個時候韓德勤早已不是新四軍和八路軍的對手了。

決戰黃橋,一戰解決韓德勤

起先韓德勤對新四軍是警惕的,卻沒有太在意,因為當時新四軍還沒有靠近他的地盤。

隨著新四軍第1,2支隊占領長江要道揚中,打開了往北的道路,韓德勤才感到了一定的威脅。不過,從揚中開赴到蘇北的新四軍,開始始終在江都一線徘徊,這裡並不是韓德勤的地盤,而且新四軍只有2000多人,威脅尚且不大。

稍後,皖東新四軍向蘇北突擊,並且有1000多人的蘇皖支隊進入江蘇中部的揚州,儀征,六和一帶,這才讓韓德勤感到直接威脅。

韓德勤的本意是立即出兵擊退新四軍,保住自己的地盤,但蔣介石出於全局考慮,並沒有同意。

針對中共部隊在山東、華中發展,以及與國軍的大規模衝突,國府軍委會軍令部於1940年3月22日擬定了《關於肅清淮河流域及隴海路以南異黨軍隊的指導方案》,計劃由李品仙、韓德勤部進入淮河南北,將違令進入該地區中共軍隊壓迫到長江以南或伺機殲滅,以截斷新四軍與18集團軍之南北聯繫。

蔣介石對八路軍南下保持高度警惕,但不贊成在抗戰時期就和中共產生大規模衝突,只傾向小規模各個擊破,於是修改方案,密令韓德勤「密著選編紀律嚴明、政治知識充實之眾為機動小部隊,各配屬以優秀政工人員,派員統一指揮,預為充分之準備,先肅清運河以東之偽軍偽組織後,相機迅速進入洪澤湖南北附近地區,與李兼總司令部隊協力將偽軍壓迫於大江以南,或一舉剿滅之,務截斷南北偽軍之連繫。並側重政治工作……」

於是韓德勤只得對皖東新四軍第八支隊領導機關駐地半塔集發動攻擊,目的是警告新四軍,迫使蘇皖支隊離開江蘇境內。

不過這一戰也沒有打贏,新四軍很快出動主力支援,韓德勤隨後退兵。

此戰以後,中南局領袖劉少奇,中共領袖毛澤東,以及一線的陳毅基本得出一致意見,就是:如果新四軍想要控制蘇中蘇北,就必須殲滅韓德勤部。

因為韓德勤的部隊在當地駐紮已久,又有1萬多的兵力,如果僅僅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或者通過小規模戰鬥小打小鬧,是無法動搖他的。

由此,毛澤東做出了一系列的命令和部署,其根本宗旨就是打垮韓德勤,搶奪蘇中蘇北的地盤。

1940年4月5日,毛澤東於《發展華中根據地的部署》中認為:「華北日軍占領區日益擴大,蔣介石企圖劃定華北為我兩軍(新四軍、八路軍)防區,我之鬥爭艱苦,不入華中(國軍防區)不能生存。」

1940年4月15日,毛澤東、王稼祥電令劉少奇、項英:「八路軍第115師彭明治、吳法憲支隊約一萬二千人,不日從魯蘇邊出動,向北前進,估計約三個星期內外可與劉少奇方面配合夾擊韓德勤。」

1940年5月4日,毛澤東再次就新四軍發展和敵後游擊戰爭做出指示,史稱第二個《五四指示》,內容有:「在江蘇境內,應不顧顧祝同、冷欣、韓德勤等反共分子的批評、限制和壓迫,西起南京,東至海邊,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儘可能迅速地並有步驟有計劃地將一切可能控制的區域控制在我們手中,獨立自主地擴大軍隊,建立政權,設立財政機關……」

新四軍一線指揮官陳毅接到第二個五四指示後,於5月13日召開團、縣以上幹部會議傳達討論,決心放手打開局面,猛烈發展。

1940年5月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就新四軍兵力部署問題致電項英陳毅,其中內容有「速令葉飛在(長江)北岸擴大部隊,建立政權,不要顧慮顧祝同、韓德勤、李明揚反對」。

1940年5月8日,劉少奇致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和各部隊,提出江北反「頑」行動部署意見:「繼續打擊李品仙,打擊桂系;葉飛部應在江蘇高郵、興化、泰縣一帶積極活動,打擊敵人,發動群眾,建立政權;如韓德勤來攻,堅決消滅之。」

同日,陳毅向中共中央報告:解決蘇北問題,應先向省韓(指江蘇省主席韓德勤)下手。新四軍占據郭村、進逼泰州,分化李明揚。

既然毛澤東已經下令,其他都好辦,新四軍決定集中主力殲滅韓德勤部。

為了此戰,新四軍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他們先是一一拜訪地方實力派兩李一陳,試圖讓他們保持中立,隨後調動所有主力北上,作戰前部署。最後黃克誠的上萬八路軍也高速南下,準備南北夾擊韓德勤。

對於二李,早在1939年開始,陳毅就親自去拜訪過他們。11月,新四軍又主動幫助二李運送了13萬子彈,陳毅第二次拜訪兩人。

即使這樣,也不夠,還要通過武力威懾。

1940年5月新四軍在江都部隊遭受日偽軍掃蕩。新四軍不敢應戰,放棄江都逃到泰州西北的郭村。

這下,就屬於上門欺負了,郭村是二李的地盤。

但此時二李還是克制的,新四軍占領郭村以後宣稱是借駐幾天,二李也就同意。沒想到新四軍駐紮在郭村超過1個月也不離開,完全是劉備借荊州的意思,二李認為新四軍擺明了搶地盤,開始惱羞成怒了。

二李隨後出動部隊驅趕,新四軍毫不客氣,調動主力殲滅了李部2000多人,俘虜700多人,隨後表示要求合作。

李明揚是參加過辛亥革命的老軍人,他自然明白新四軍的意思。李向蔣介石匯報情況,要求蔣給予支援,解決新四軍問題。

蔣卻認為新四軍和八路軍問題必須通盤考慮,當時他還在協調,所以勸告李明揚暫時忍耐。

自1940年開始,華北八路軍大規模打擊國軍敵後力量。

1940年3月,八路軍115師集中13個團主力發動磁武涉林戰役,將河北境內國軍敵後正規軍第97軍朱懷冰部幾乎全殲。朱部傷亡殆盡,由此河北省境內的國軍其他力量無法和八路軍正面抗衡。

八路軍一戰殲滅國軍一個軍,這也是天大的事情,國民政府方面極為震怒。

1940年5月,蔣介石為了避免繼續內訌,考慮了新的方案。本來八路軍只能在山西省作戰,新四軍只能在蘇南,皖南一部地區作戰。

此時蔣介石決定作出退讓,允許八路軍和新四軍「應全部開入舊黃河河道以北(指自山西介休、平遙、太谷、長治,河北邯鄲、館陶,到山東齊河以北)之冀察兩省和晉東南及冀魯交界區域」。

取消冀察戰區,把河北,察哈爾及其山東境內黃河以北地區併入第二戰區。

雖然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仍然是閻錫山,副司令長官朱德主管河北,察哈爾,山東黃河以北和山西北部,實際上就是承認了中共對這些區域的控制權。

自然,在行政上蔣介石有所保留,河北和察哈爾省的主席必須由國民政府任命,但朱德可以保薦三到五人做省府委員,允許中共人士直接參加政府管理。

其實,這些所謂的主席如果沒有兵權,自然不可能站得穩,實際行政權力仍然是中共的。

這樣一來,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地盤就已經擴展到兩個完整的省,還有山西,山東一部地區,實際上已經超過其他一個戰區的面積,算是足夠大了。

自然,蔣介石還有些附帶的要求,要求八路軍新四軍必須全部開到華北朱德管理的區域,新四軍不再獨立作戰,歸屬八路軍管轄,所有開拔務必在1個月內完成。

黃橋戰役新四軍用盡全部主力和所有武器,圖為戰前新四軍的迫擊炮部隊。

此後,中共不得在原住地設立留守處,辦事處及其他一切類似機關(都是在地方上拉自己隊伍的機構),不得變更名義留置部隊或者武器彈藥於原地,更不得借抗日民眾力量為掩護,秘密武裝,留在原地活動,以免惹起地方糾紛。

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命令外,一律不允許再有18集團軍及新四軍名義之部隊。

還有,八路軍新四軍到華北自己區域以後,非有國民政府命令,不得擅自越出地境線外。

顯然,以上的命令,就是讓你八路軍踏踏實實的在河北,察哈爾,山西北部和山東北部呆著,不要再在全國各地拉部隊,搞根據地,搶地盤,自己大部隊也不能隨便再向其他地區擴張。

對於中共的部隊上,國民政府也做了很大的讓步,允許它擁有3個軍,6個師,5個補充團,這樣八路軍正規軍規模就有20萬,相比抗戰之前4萬人,增加了5倍。

而新四軍則保持2個整理師,人數為1萬6000多人。

要知道,當時八路軍和新四軍雖然有一定力量,終究不過幾十萬人而已,而且都是游擊隊武裝。

而蔣介石擁有400萬正規軍,其實根本是不怕他們的。

至於為什麼這樣做,是想通過外交手段做出讓步,遏制中共和國軍必然要進行的大規模火拼。

一旦出現火拼,無論誰勝誰負,都會讓日偽漁翁得利,更會損壞中華民國在列強中的地位,讓抗戰陷入困境。

其實就蔣介石而言,此次他已經做出了最大讓步,如果新四軍八路軍還有一點抗日的誠意,一定會同意。

如果真正這樣劃分,那麼國軍和共軍各在自己的區域內,不可能發生正面直接的衝突,內訌問題也就解決了。

遺憾的是,毛澤東此時的目標是將整個華北和華中都作為自己的地盤,又怎麼可能同意蔣介石的最大讓步。更何況當時中共力量已經在華北滲透入河北,山東,綏遠,山西,察哈爾五省,又怎麼可能隨意的放棄,將部隊調到2個省又2個半省呢?

7月16日,經蔣介石批准後,國民黨談判代表正式擬就《中央提示案》,並於21日送達中共談判代表周恩來手中。果然,中共方面立即認為這一區域過於狹窄,拒絕並討價還價,要求擴大區域。

當時雙方正在激烈談判,所以蔣介石命令李明揚暫時按兵不動,固守待援。

見蔣介石不幫忙,老軍閥李明揚只好自保。他只有1萬多人的武裝,結果一戰被新四軍打掉了3000人,傷了元氣。

怕是這樣再打幾次,李部就要完蛋。

李見新四軍勢大,對付不了,只得同意合作。

二李答應允許新四軍借道東進,並表示在新四軍以後與韓德勤的摩擦中保持中立,同時新四軍答應東進後將每月稅收達5萬元的吳家橋地區讓給二李,送了一份厚禮。

從此,二李不再是韓德勤一方的,而是保持中立。

1940年6月,陳毅率領指揮部渡江北上,做戰前最後準備。到了7月,新四軍江南主力全部渡江北上,又與新四軍挺進支隊、蘇皖支隊會師。當時江北的新四軍已經有3個縱隊共9個團,7000多人。

集結完畢以後,毛澤東下達了正式作戰命令。

1940年7月12日,毛澤東下令:華中目前鬥爭策略,以全力對付韓德勤及蘇北其他頑軍切實發展蘇北。

1940年7月25日,粟裕指揮新四軍一舉占領了韓德勤控制的黃橋。本來黃橋的韓德勤部和新四軍之前還有二李的部隊,沒想到此次二李居然放新四軍通過自己的境內,導致韓部黃橋守軍猝不及防,全線崩潰。新四軍一舉擊潰韓德勤部保全第4旅2個團,又把陳泰運的稅警總團2個團擊潰。

黃橋雖小,卻是一個交通要道,歷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樞紐之稱,是靖江,如皋,泰興,泰縣四地的交通樞紐。誰占領黃橋,誰就可以有效控制這四個縣城,所以,韓德勤絕對不可能放棄黃橋不管。

果然,新四軍陸續占領了韓德勤的黃橋、營溪、蔣剁、古溪等地盤,又繼續乘勝攻取靖江東北之孤山、季家市、西來鎮等據點,建立起以黃橋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就這樣新四軍還不滿足,繼續推進占領泰興、泰縣、靖江、如皋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這塊地盤就相當不小了,當時中央任命陳毅為這一區域總負責人,陳毅開玩笑說他是小國之君。其實這個地方人口眾多,物產也比較豐富,真正的是一個小國了。

這樣一來,新四軍已經毫不客氣的一刀砍在了韓德勤的頭上。

如果說之前進攻郭村,韓德勤還可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黃橋卻是韓德勤地盤的核心區域之一,怎麼也不能放棄。只是韓德勤不知道新四軍的虛實,所以開始並沒有敢於造次,先是在1940年9月4日派小股兵力試探性的進入營溪,但幾天後就被新四軍反攻奪回。

韓德勤認為新四軍力量不弱,最好不要用軍事手段對付,大家能夠相持最好,所以暫時按兵不動。

沒想到,新四軍卻不客氣。

9月16日,新四軍主動進攻,猛攻韓德勤的又一個核心地盤姜堰,次日即攻陷該城,韓德勤部2000人又被殲滅。

此時,全國輿論對新四軍已經非常不好了。

當時包括中立人士,一致指責新四軍破壞抗戰,具體為:

1.新四軍違抗軍令,越出劃定的皖南、蘇南作戰區域,向蘇北、皖中等地流竄,且擅自增編第五、第六支隊等部隊;

2.新四軍違抗政令,在敵後各地另行組織地方政府、劃定政區、規定稅率;

3.新四軍在作戰中游而不擊;新四軍在敵後以報紙、雜誌與集會等形式,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階級鬥爭、詆毀政府;

4.新四軍在敵後收繳民槍、襲擊國軍、驅逐或殺害政府委派之幹部;

5.新四軍戰地工作團長朱克靖經常出入泰縣城,聯絡、策動魯蘇戰區蘇北第2游擊區總指揮李明揚擁兵自重,對抗江蘇省主席韓德勤及其所率之李守維89軍、翁達的獨立第6旅;

6.新四軍從蘇南、皖東、豫東與魯南八路軍向蘇北進軍的企圖,已日漸明顯等等。

7.新四軍主動攻擊蘇北的國軍主力韓德勤部。

雖然輿論一邊倒,但畢竟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輿論在機關槍面前頂個屁用。

到了這個地步,韓德勤如果置之不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被趕出蘇中蘇北。

只是,韓德勤自然也知道蘇北的主動權現在已經控制在新四軍手中,他的力量是薄弱的。

可是,事已至此,如果不打,等到新四軍一點點的蠶食掉他的地盤,到時候怕是投降都沒有資格。

鑑於此,韓德勤準備乘著新四軍立足蘇北不久,集中主力和其決戰,將其趕出自己的地盤。

對於自己的劣勢,韓德勤非常明白,他電告蔣介石:無論環境如何惡劣……決率基本部隊為主義為國家奮鬥到底。

於此同時,他向全國公布:中共軍隊借抗戰的美名,曲解主義,阻礙抗戰,劫奪民財,實行赤化。此輩心中實無祖國,人獸之分,亦幾希矣。

所以9月30日韓德勤調遣全部主力,從泰州,海安出發,大舉進攻黃橋,試圖驅趕新四軍離開他的地盤。

此舉,正中新四軍下懷。

當時新四軍已經集中7000多主力在這一線,由於姜堰對於作戰不利,新四軍還主動放棄該城南撤。

此次韓德勤雖然有3萬人,但李明揚、李長江、陳太運等近1萬多人均和新四軍達成默契,不會給予必要的支持。

而韓德勤並不知道這一點,由於認為己方力量占有絕對優勢,所以他將自己89軍僅有的1萬多人分散使用,分三路包抄新四軍。

這樣一來,失敗也就是必然的。

粟裕親臨黃橋前線指揮戰役,陳毅在黃橋以西約20公里的嚴徐莊「總領全局」。

粟裕這個人是中共四大名將之一,排名僅僅在林彪彭德懷之後。粟裕幾乎是一個人打贏了淮海戰役,期間他的華野是絕對的主力,劉伯承的中野只是打醬油的。

韓德勤分散兵力的錯誤,正好是粟裕發揮威力的最好時刻。

所以,粟裕立即集中7000多主力,首先猛攻最前面的翁達獨立第六旅。

這個旅裝備不錯,有一些嶄新的中正式步槍和捷克式輕機槍,平時軍容很好,被稱為梅蘭芳旅。外表光鮮,畢竟這是打仗,不是拍戲,該旅僅有3000多人,實力單薄。

本來理論上獨立第六旅是很安全的,因為他的左右應該有二李,陳運泰的部隊掩護,就算他們打不贏,至少也能預警,獨立第六旅會有機會應對。

此次二李和陳運泰根本就坐視不理,放新四軍從自己陣地前經過,導致獨立第六旅倉促之中遭遇伏擊。

在新四軍一倍兵力猛攻下,翁達旅長勉強指揮部隊退守到三個小村莊中死守。

這三個村莊無險可守,獨立第六旅苦苦堅持3個小時全軍崩潰。

黃埔四期生翁達中將,在兵敗後,開槍自殺身亡。

在殲滅獨立旅的同時,89軍33師已經攻占了黃橋一部,稍後又被新四軍圍攻。

33師戰鬥力本來就一般,卻也非常頑強。在新四軍優勢兵力圍攻下苦戰數小時,期間33師還組織敢死隊持大刀反攻,但最終還是崩潰,33師師長孫啟人被俘。

殲滅了獨立第六旅和33師以後,89軍已經傷亡大半,遠遠不是新四軍的對手了。

果然,新四軍在次日集中兵力,重擊89軍餘部,將其大部殲滅。

混戰中,89軍軍長李守維中彈墜河身亡,這個李守維也是中將軍銜。

黃橋戰役,韓德勤部國軍慘敗,但還是比較頑強的。陳毅回憶:89軍和此前的獨立第六旅極為頑強,死不繳槍,挖槍眼攀登屋頂,頑固抵抗拼刺刀七八次,黃橋之戰實屬空前惡戰。

不過頑強也沒什麼用,最終的勝利者是新四軍。

黃橋戰役也就這樣結束了,作為右翼的李明揚、李長江、陳泰運等近1萬多人由於和新四軍已經有默契,在89軍被痛擊的時候,雖然近在咫尺也絕對不救。

由此一來,89軍自然傷亡慘重,損失了12個團,保全第十六旅全部,保全第三旅、保全第五旅各一個團,共計一萬一千餘人。

新四軍乘勝追擊,占領了海安、東台等地並重占姜堰,韓德勤率領殘部狼狽退往興化。

黃橋一戰,新四軍打的很漂亮,幾乎把韓德勤的主力全部殲滅。雖然新四軍自己也傷亡2000人,其中戰死的有900多人,傷亡占參戰總數的四分之一,卻還是很值得的。

韓部由此元氣大傷,僅剩1萬多殘兵敗將,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戰鬥力極弱的地方保全部隊,根本無法再和新四軍抗衡。

隨後沒有多久,韓德勤就被新四軍徹底解決,蘇中蘇北也就成為新四軍的地盤。

粟裕回憶:黃橋決戰勝利,新四軍與八路軍南下部隊會師,我方的軍事實力已超過國民黨軍,僅弱於日偽軍,在蘇北戰場居第二位,並且控制了黃橋以北經海安到鹽城數百里範圍內的幾乎全部城鎮,隨即又打開了(南)通如(皋)海(門)啟(東)的局面。

只是,軍事的勝利卻並不意味著所有領域的勝利。

黃橋戰役在當時的中國,無異於是驚天巨炮。誠然,當時華北八路軍也對國軍敵後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先後殲滅朱懷冰,石友三,張蔭梧,孫殿英部近10萬之眾。但這些部隊中除了朱懷冰以外,都屬於非中央嫡系的武裝力量,而且華北局勢複雜,還可以給他們扣上勾結日寇的帽子。

而此次黃橋戰役,89軍作為中央軍嫡系部隊,居然一戰被新四軍全殲,還陣亡了軍長李守維,還有翁達中將,這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在當時抗戰進行了5年,戰鬥無比慘烈,卻也只有2個軍長,也就是郝夢齡,陳安保殉國。此次黃橋戰役,新四軍幹掉了國軍1個軍長,造成兩個中將死亡,這絕對是天大的事情。

蔣介石對此自然是極為震怒,本來雙方正在商討停止內訌的細節,沒想到新四軍卻一舉殲滅蘇北國軍主力,獨霸蘇北,這就是公然的挑釁和反叛了。

10月19日,國軍參謀總長何應欽及副總長白崇禧聯名致電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及新四軍軍長葉挺(即「皓電」),語氣極為強烈的指責八路軍新四軍:

1,不守戰區範圍自由出動;

2,不遵編制,各部自由擴充;

3,不服從中央命令,破壞行政系統;

4,不打日人,專事吞併友軍。

隨後,他們下命令18集團軍及新四軍各部隊,「限於電到一個月內,全部開到中央提示案第三問題所規定之本地境內(即舊黃河河道以北之冀察兩省和晉東北及冀魯交界地區)」。為配合這一最後通牒式的命令,國府停發了18集團軍和新四軍的軍餉。

其實此戰中,還有很多花絮。

日偽在蘇中力量不強,主要占領一些大城市拱衛蘇南而已,黃橋一向在韓德勤控制下。

黃橋戰役打響以後,泰興縣城的日寇聽到整天的槍聲,誤以為國軍出兵進攻他們,慌忙集結部隊出城迎戰。哪知道卻看到同為中國人的國軍和新四軍在黃橋一線拼死廝殺,戰鬥無比激烈。

日軍於是按兵不動,等到黃橋戰役結束後,才回到泰興,並沒有乘虛進攻。

期間,一些日軍官兵還高興的朝天開槍,跳舞,大笑。一個小隊長還說:中國人快自相殘殺吧,殺的越多越好,這樣我們的東亞聖戰很快就要結束了。

黃橋在韓德勤手中控制了3年之久,都沒有被日軍占領,新四軍花費了很大的代價血戰占領黃橋,卻沒有控制多久。

2個多月後,日偽軍出兵攻擊黃橋,新四軍未經過激戰就放棄了該地。這樣,日偽軍在隨後的5年後,都在黃橋開心的吃著黃橋燒餅了。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902/1167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