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成大事者 要有大格局。四件事看清一個人的格局

四件事,看清一個人的格局。(圖片:Pixabay)

一個人要想成就大事需要有廣闊的胸襟和不畏艱難的意志。儒風大家分享了《格言聯璧》中所述人成就大事要有「擔當、襟度、涵養和識見」四個格局。

大事難事看擔當

在儒釋道三家中,儒家、佛家是最主張擔當的。

《論語》中說:「當仁不讓於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到了孟子,直接喊出了「雖千萬人吾往矣」、「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的豪言壯語,盡顯大丈夫之浩然正氣。

佛陀則言: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

佛陀用格鬥比喻修道,一個人決心修道,就像穿上鎧甲,與敵人浴血戰鬥一樣,或者半路被嚇回來,或者格鬥被殺,或者得勝而還。

佛陀認為,修道人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這是一種個人修道、破滅眾魔的氣概擔當。

歷史上的英雄或者大人物,無不是敢於擔當的。

逆境順境看襟度

對待順境逆境,則是道家的長處。

道德經》早就教人看淡名利:面對名利,要燕處超然。把自己看輕,名利也就自然輕了。順境也好,逆境也罷,也就不會看不開、想不透了。

道家的格局體現在修身上,最重要的三個字,就是柔、靜、慢。這都是「道」的特性,所以為有智慧的人所師法。

道家的格局體現在修身上,最重要的三個字,就是柔、靜、慢。(圖片:Pixabay)

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一定要有大胸懷、大襟度。

老子認為,人不可妄動,妄作。「妄作,凶!」特別是人在逆境,被各方的困難壓得喘不過氣來,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柔、靜、慢。

對外要示弱,給自己留下喘息和修復的機會;對內則要靜其心,冷靜地觀察各方,周密謀劃;慢,就是萬萬不可心急,要謀定而動,久久為功,一招制敵。

縱觀歷史上道家人物的成功,大抵如此。

臨喜臨怒看涵養

學會收斂自己激烈的情緒,是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涵養。

學會收斂自己激烈的情緒,是成熟的人必備的能力。(圖片:Pixabay)

不要大喜大悲,不要在悲傷者面前炫耀自己的愉悅。這都是一個人有教養的體現。

得意忘形的人,必然多敗。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一旦有了喜事,常常會因心意得到滿足而高興得失去常態,甚至慢慢放鬆警惕。

西方有句諺語,最容易殺死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在他哈哈大笑的時候。

所以《道德經》中說,哀兵必勝。心情過於舒暢、情緒過於高漲,往往容易成為驕兵,必敗。

而一般人的發怒,不過是為一些突然的變故,大發雷霆。無論一個人多麼聰明,富有智慧,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基本為零。

發脾氣是本能,控制情緒是本領。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在接受外界刺激後,大腦中的邊緣系統會第一時間產生興奮、恐懼、憤怒等情緒反應。

大約6秒鐘以後,我們大腦的認知和判斷功能才開始運轉。所以,一定要控制這6秒鐘產生的情緒,不管遇到什麼,深呼吸,堅持6秒後冷靜思考。

群行群止看識見

《孟子·盡心上》中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唯有登高,才能望遠。一個人的見識,就是他腳下的山。見識高,看的就遠。

見識高,看的就遠。(圖片:Pixabay)

曾國藩曾說:「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辦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

群行群止,與人共事,最忌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見識和主見。

在這個世界上,真正決定人的視野的,決定人能看到什麼風景的,不是人的眼睛,而是人的見識和格局。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907/117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