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超恐怖:毛澤東58年就定下餓殺5000萬人的目標

作者:
毛澤東在58 年就計劃要死五千萬人。最後也完成了這個目標

毛澤東完全知道,他的政策會大量死人,但其他低階幹部不了解,毛唯恐他們壞了他的大事(和蘇俄一起消滅中國人的大計),於是大饑荒前不斷地吹風,看看他大饑荒前後的部分語錄: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毛對中共高層講話:除了「大辦水利以外,還要各種各樣的任務,鋼鐵,銅,鋁,煤炭,運輸、加工工業、化學工業,需要人很多,這樣一來,我看搞起來,中國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死五千萬人。」,「死五千萬人你們的職不撤,至少我的職要撤,頭也成問題。」,「你們議一下,你們一定要搞,我也沒辦法,但死了人不能殺我的頭。」

(編者註:毛澤東1958年就知道要死五千萬人,先開始推卸責任了,死五千萬人都不能動他的頭,真是「英明領袖」啊!)

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八日:他說,「中國地大物博,只有那麼一點田,但是人口多。沒有飯吃怎麽辦?無非少吃一點。」,「吃那麼多把肚子漲那麼大幹啥,像漫畫上外國資本家那樣」。

3.關於農民交糧:一九五九年八月一十九日,毛親自對省委書記下令說:「馬克思秦始皇結合起來」,「調東西調不出來要強迫命令。」「生產小隊普遍一致瞞產私分,深藏密窖,站崗放哨」,農民「白天吃蘿蔔纓,晚上吃大米」。「瞞產私分,名譽很壞,共產主義風格哪裡去了!農民還是農民,農民只有如此。」

4.一九五八年四月上旬,毛召集各省談水利工程,表揚了兩個省:吳芝圃的河南和曾希聖的安徽。毛說:「吳芝圃講搞三百億方,我看得死三萬人;曾希聖講搞兩百億方,我看得死兩萬人」。甘肅省副省長等幹部把這樣搞水利叫作「秦始皇磨民」,「是人命換來的」,這批幹部被打成「右派反黨集團」。

4.一九五八年,毛語錄「不休息,這是共產主義精神。」

5.一九五八年,對城市指示:「生產第一,生活第二。」

6.1958年5月5日至5月23日,中共召開八大二次會議,毛講話:死人是「白喜事」,「是喜事,確實是喜事.」,「你們設想,如果孔夫子還在,也在懷仁堂開會,他二千多歲了,就很不妙。講辯證法,又不贊成死亡,是形上學。」,「〔莊子死了妻子以後〕鼓盆而歌是正確的」,「人死應開慶祝會」,「人口消滅一半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好幾次」。

7.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九日,八屆六中全會毛講話:「人要不滅亡那要不得了,滅亡有好處,可以作肥料。」

8.「人死一半,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好幾次。……打原子彈沒有經驗,不知死多少人,最好人口剩一半,次好剩三分之一,全世界29億人,還有9億多,幾個五年計劃就發展起來,換來個帝國主義滅亡,資本主義全部消滅,取得永久和平」。(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在八大二次會上的講話(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上)頁390)

9.「花這一點代價趕上英國也是要付的,各省準備死500人,1年1萬多,10年10萬人,無時不死人,要有準備。」(1958年3月在成都會議上談論到工業事故時毛澤東的插話(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上)頁209)。

10「過去革命打仗死很多人,是不要代價的,現在為什麼不可以這樣干呢?」(1958年8月21日毛澤東在協作區主任會議上的講話(李銳:《大躍進親歷記》(下)頁106)。

毛澤東在1959年3月25日的上海秘密會議上,要大幅度提高征繳糧食。當有人擔心餓死人的時候,毛說:「大家吃不飽,大家死,不如死一半,讓另一半人能吃飽。」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毛回老家湖南湘潭韶山,雖然毛的家鄉享受優待,但鄉親仍反映吃不飽,毛把臉一沉對他說:「現在還有三四兩(注:老秤16兩為一斤,3,4兩等於今天2兩多),總比過去吃百家飯(指乞討)好吧?」。

結論

幾年大饑荒,毛的餓殺5000萬中國人的目標達到了,大饑荒餓死超過4500萬中國人。中共在大饑荒前後的所有方針政策,除了大饑荒末期1962年搞的「三自一包」外,對饑民都是招招斃命,只要系統的研究中共在大饑荒前和大饑荒中的各項方針政策,不難得出結論,中共製造和利用大饑荒對中華民族實施蓄意的有預謀的有系統的大謀殺。

「三自一包」的確對止住大饑荒起了止血的作用,但這不是中共對中國人的仁慈。當時,工業規模很小,菸酒的稅收占了半壁江山,出口基本上靠農副產品。如果農民死光光,對中共並不利,而「三自一包」也只實施兩三年就被叫停。

如果不是魔鬼的化身,如果沒有對中國人的極端仇恨,怎麼可能面對如此規模的人餓死無動於衷,怎麼可能出台的政策全都對饑民都是招招斃命,怎麼可能發出魔鬼般的言論,面對超過4500萬餓死,人相食得慘劇,竟沒有一個責任者,還名為「三年自然災害」,近年來還有文痞說是「營養死」。

下一篇:中共三次賣國手法雷同  先斬國軍再送出國土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阿波羅網來稿首發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907/1170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