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重金屬毒下肚!37年醫師4招排毒自保

天然排毒要怎麼做?

首先要知道吃什麼有助於排除體內重金屬:答案就是多吃螯合能力高的食物,它們含有會抓住金屬的營養素,只要多加攝取,就可以幫助清除重金屬污染,保持正常生理機能。

排毒是個長期抗戰的生命計劃,因重金屬是經由口腔吃入、呼吸道黏膜吸入與皮膚吸收後,由血液帶往全身細胞,先儲存在脂肪中,最後容易儲存在腦部與骨頭骨髓內。

中毒,是由淺入深經年累月而成的,就如同洋蔥一層包一層,排毒同樣需要日日持續,先將腸胃道的表淺毒素排出,再經由消化吸收進血液,讓天然螯合成分帶走接觸到的血液毒素,一層一層地深入,最終讓深部組織的重金屬毒素經由擴散作用稀釋出、溶入血液中,結合天然螯合物不斷排出──在今天的高污染時代,排毒需要隨時實踐,時刻保持「排毒能力大於入毒速度」,絕對是很有必要的功課。

排毒食物1:補充足量蛋白質

飲食中含硫胺基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半胱胺酸、蛋胺酸(methionine)與牛磺酸(taurine),能結合重金屬,將體內重金屬帶出體外。硫存在於所有的蛋白質中,而許多酶也都需要含硫胺基酸才能正常運作,有正常生理代謝與解毒功能,因而在整合自然醫學的螯合治療與抗氧化治療中有重要地位。

因此,平時就有攝取足量的蛋白質食物(蛋白質就是胺基酸組成的),如肉、魚、蛋與豆類等,當然也不能攝取太多,最多不超過總攝取食物的30%比較好,儘量選擇有機栽種、飼養並多樣化攝取。

我在臨床經驗上發現,正常正確飲食、營養充分、運動量足夠,即使多吃一點肉類,在檢查上也不會造成重金屬污染,大部分病例仍相對健康,只是要小心限制飲食量,加上選擇有安全認證的產品。這表示,如果你的飲食不缺乏葷素蛋白質,平日生活又知道要運動,體內就不容易積存重金屬。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分離式乳清蛋白,品質良好的分離式乳清蛋白是集胺基酸之大全,幾乎是零氮負擔,攝取後可以快速吸收,能迅速增強抵抗力,想要加強排除體內重金屬,一定不要忘記它。只是,分離式乳清蛋白太昂貴了,我比較少推薦給一般病患,但對重症病患就另當別論,它絕對是補充營養、增強排毒能力的最佳營養補充品。

2015年台南登革熱大流行,一位熟識的老病人求救於我,他的准女婿躺在加護病房高燒不退、已發出病危通知,我建議她懇求加護病房同意每天補充近70公克的分離式乳清蛋白,加上5000毫克高劑量維生素C和三次益生菌。一個星期後,他回來向我道謝,說女婿兩天就退燒,三天後轉普通病房,一個星期後便出院了。

排毒食物2:攝取好油,幫助排壞油

攝取好油可以幫助排壞油,同時排除附著在脂肪中的重金屬。當然,壞油是絕對不要碰的,包括過量飽和脂肪酸、高含量Omega-6不飽和脂肪酸、化學製程油脂反式脂肪和高溫酸化脂,它們都容易讓身體肥胖、發炎,影響正常生理代謝甚至會致癌,這些都容易讓重金屬結合壞脂肪,囤積在體內。

好油的來源不少,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苦茶油與橄欖油, 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魚油、亞麻仁油與紫蘇油;正常飽食下,一個人每日脂肪攝取量,每一公斤體重以1毫升的量為準,生酮飲食下則可以增加到2毫升以上,使身體轉為酮體代謝,加速排泄脂肪內的毒素。魚類也是好脂肪的來源,含有豐富的EPA與DHA,但是吃魚的同時,要注意是否也同時吃下好多重金屬(如:汞和砷),尤其是鮪魚、旗魚與鯊魚。

我在診間發現,許多以魚、貝、海鮮為主食的民眾,都可見到體內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因此,大家不妨可以選擇海洋食物鏈底層那些小小、銀白色、扁扁的魚(如沙丁魚、鯧魚、鯡魚),它們的甲基汞含量低,食用起來較安全,而小魚一樣含有豐富的EPA、DHA等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魚類同時是很好的完整蛋白質來源,可謂一舉兩得,能幫助兒童智能發展、中老年人降血脂、保護血液循環等。即使魚類是讓我們吃到汞的主要來源之一,但魚肉同時含有高量的抗氧化劑──硒,可以幫助汞的排除,因此不需要完全拒絕,平時吃(有無毒驗證的最好)手掌大小的新鮮海魚類或選擇淡水魚,應是較好的選擇。

排毒食物3:多吃蔬菜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成功排除重金屬與否的關鍵,是想要真正身體乾淨,沒有重金屬與任何毒素的基本必要條件。一個人要成功排除體內重金屬污染,一定要記得多吃三大種類蔬菜:

各種五顏六色的蔬菜;

有芳香味的菜,如香菜、蔥花、薑絲、蒜頭、大蒜、洋蔥;

水裡生長的菜,如海帶、紫菜、鹿角菜、髮菜。

排毒蔬菜1:五顏六色的蔬菜

綠色植物皆含葉綠素,葉綠素的螯合物是鎂離子,這與常用螯合藥物EDTA可能有相關,並有類似功能,因此多吃顏色深的蔬菜,可以協助人體排除有害的化學物質、重金屬與污染物,保護肝臟細胞避免毒素的干擾,也可以減輕廢物對腎臟的負擔。這也間接解釋了素食與素食少肉者體內重金屬幾乎不會超過正常值的原因。顏色愈深、愈鮮艷的,效果愈好,因為它們除了葉綠素外,更含有大量的花青素、類黃酮及許許多多的營養素,是成功解毒的第一步。

排毒蔬菜2:有香味的蔬菜

生吃效果最好,汆燙或稍微清炒即可食用。香味皆來自於含硫胺基酸家族,烹煮後容易破壞其活性。含硫胺基酸可以螯合重金屬,清除體內的污染重金屬,又可以增加生理活性,活血行氣,好處多多。

香菜(胡荽葉):內含豐富的植物營養素、類黃酮與活性酚酸化合物,加在食物里一起服用,大大有助於我們排毒。香菜清除重金屬的機轉,主要來自於它的香味,它屬於芳香族群含硫胺基酸,有六角環狀結構可結合重金屬,能將細胞內重金屬帶出細胞外,將深部組織重金屬溶出至表淺位置,自然就比較容易排出。臨床證明,它與螯合藥物合用會有更好的效果,臨床療效可用尿液檢測證明。

蒜頭:性質作用與香菜相似,香味屬於芳香族群含硫胺基酸,可增加含硫物質的儲存,所以能促進汞的排毒。所有排重金屬的天然螯合複方產品一定含有它與香菜。市面上有蒜頭精膠囊可選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既可降膽固醇,又可以清除重金屬,只可惜宗教素食者禁用。

另外,如洋蔥、蔥、姜、薑黃、蕗蕎、茴香、咖哩、胡椒花椒,也包括在這一類芳香蔬菜中,我永遠建議要排毒就需要多吃,不要因為這些食物「高感光」,怕吃了皮膚反黑而完全不攝取。

排毒蔬菜3:水裡的菜

海帶:是一天可以長兩尺高的大型海洋植物,整株皆可食、藥用,海帶含有超過六十種的微量元素、二十一種胺基酸與各種碳水化合物,內含的礦物質與各種胺基酸可以幫助清除重金屬,唯一的問題是某些海帶含有高量的砷,尤其福島核污染區域的海帶絕對不能買,會含有放射線重金屬,這是海洋污染所致。海帶的特點就是容易吸收海洋污染物質,因此選擇乾淨海域生產的海帶非常重要,產品一定要附有SGS無重金屬污染證明,才能確保全全。

藍藻(螺旋藻):是人類優質蛋白質來源,螺旋藻含有高達60%至70%的優質蛋白質、豐富的γ-次亞麻油酸(GLA)。它是人類最佳的天然綠色綜合維生素,含有完整維生素B群和維生素E、A、β-胡蘿蔔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藻青素、酵素和小分子多醣體,其中β-胡蘿蔔素的含量為所有食物之冠,比胡蘿蔔含量還高出十倍。

藍藻是超級鹼性食物,含有豐富的鹼性礦物質,尤其是鉀與鈣,可維持血液中酸鹼值的平衡,使新陳代謝維持高水準表現。藍藻也富含磷、鎂、鐵等礦物質,尤其是鐵的含量,比一般含豐富鐵質的食物多出十二倍,且容易吸收,不會像吃鐵劑那樣造成鐵沉積。藍藻的葉綠素含量極為豐富,為一般蔬菜含量的十倍以上,當然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重金屬。

小球藻、綠藻、引藻:與海帶、藍藻類相似,是所有重金屬的輕度螯合劑。藻類體積小加上大量細胞壁,屬微纖維多孔結構,又含有各種多醣體和大量官能基,可以與金屬離子進行離子交換、螯合與靜電吸附作用,達到清除重金屬的目的。唯一的問題是容易被污染,這提醒我們生產品管的重要性。

讀產品包裝時,要注意是否有重金屬污染的檢驗證明。許多綠藻屬淡水培養,無鹽分過高的問題,含有大量綠藻多醣體、葉綠素、天然維生素A、B群(尤其含有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的B12)、C、D、E,以及鐵、鋅、鎂、鈣等多種礦物質,還有人體必需胺基酸、葉黃素、膳食纖維、核酸、榖胱甘肽、不飽和脂肪酸α-次亞麻油酸等,是補充人類營養的寶貴天然來源,請選擇好的優質認證產品。

預防勝於治療,多吃五穀、蔬果的蔬食者,相對是重金屬中毒情況比較輕微的。

根據研究報告,一個人改變飲食習慣為蔬食後一年,鉛、汞在體內的含量大幅下降;除非這些人的飲水與周圍環境有污染(如飲用未過濾井水、污染工廠在旁邊),否則蔬食者皆顯示低或無重金屬污染。我自己的臨床經驗是,多數出家人與蔬食者沒有一位是重度重金屬污染者,而且絕大部分是沒有受到污染。雖然教我螯合的老師曾發現喝井水的寺廟師父有砷中毒的事件,但這絕對是極少數。

因此,請大家考慮大量增加飲食中的蔬果比例,並減少無肉不歡的習慣,對健康一定會有大大的幫助。

排毒方法:運動有助於清除重金屬

運動不但能讓身體強壯、身心舒暢,排汗過程還會有大量乳酸排出,而乳酸屬於有機酸,其特性是容易與重金屬結合,因此排汗的同時會帶走囤積在體內的重金屬,有許多學者認為皮膚是人類最重要的排毒器官,正是此理。為了讓身體無毒,真的需要養成天天運動的習慣,這對於從事高污染行業的工廠藍領族尤其必要,因為下班後適當的流汗運動,可以排掉工作時可能遭受的重金屬污染,否則每天只進不出,日久必成災。

整體來說,運動流汗對健康當然是正面的,適量且量力而為,好處多多。除了可以完全活絡筋骨與氣血循環,增強體能常保健康之外,我在診所利用超高倍顯像顯微鏡干血檢測重金屬狀況的時候,也發現常保運動習慣的民眾,其重金屬含量比不運動者明顯較正常。

今天,我們大部分人也因開發而居住在城市中,日常生活環境中一定有污染,常保運動習慣是擁有無毒身體的第一步。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早安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910/117183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