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蔡英文做得最對的一件事

她在民意的賦權下,當選前後絕口不承認馬政府的九二共識,遏阻國共之間的「一個中國」戰略模糊,避免中華民國(台灣)被去主權化的風險;但在戰術上,她絕口不挑釁中共,言必稱「新四不」: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走對抗的老路、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在蔡英文「戰略清晰、戰術模糊」的情況下,中國對台單邊的極限施壓,反而成為台海現狀的動搖者,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反感與警覺。

為了反制中國不斷地挖我友邦,美國國務院宣布將召回駐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及巴拿馬的使節,以商議派駐國最近做出不再承認台灣的決定。在外交上,召回大使是極其強烈的動作,用以表達對駐在國特定事務強烈的關切與不滿,美國以此反制這三個國家與台灣斷交的決定,其強烈支持台灣的意味躍然紙上。不過蔡英文領導的總統府與外交部異常低調,只簡單發了個聲明說:注意到這件事,但不評論個別措施,未來密切與美國溝通台灣國際空間的問題。

蔡政府對兩岸關係的低調已不是單一個案,從川普就任前的「川蔡通話」,到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到最近的《台北法案》等等極為友台作法,蔡英文的態度始終一致;除了表達感謝,不多做評論,不把美國對台灣的善意一次用盡,不拿出來政治消費,以免刺激中共。但也因為她如此自持,反而讓美國更放心地表達對台灣的支持;在這之前,誰有料到美國會以「召回大使」這麼強烈的外交動作表達對台灣被斷交事件的不滿。

不少人擔心川普不穩定的性格,可能使得台灣在這場美中大對抗里淪為美國的籌碼。這種短期風險固然必須控管,不過,如果從過去30年美中戰略格局的轉換,以及蔡英文謹小慎微的政治性格來看,這樣的擔心顯然多餘。

台灣其實不小,論經濟規模,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裡排名第22名,論軍事實力也在15名內,加上台灣位居第一島鏈的中心位置,如同甫來台的前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美國海軍上將史塔萊迪在他的《海權爭霸》一書中所提到:「我穿著美國海軍制服倘佯在基隆港各處,腦海中想著這個島的戰略重要性:它像是南中國海的瓶塞,扼住韓國、日本、中國以及南方諸國之間的海上通道。馬漢在世,一定主張在台灣插旗,建一個加煤站。」

換句話說,美國之所以挺台灣,不在於它要把台灣當成一個對抗中國的籌碼,而在於台灣擁有不可取代的戰略地位;維持台灣現有獨立、不受中國控制的政治地位,完全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過去70年來是如此,最近一連串的挺台動作,更是美國對中國所刻意釋放的強烈訊息。更重要的是,從中美意識型態、貿易衝突到戰略競爭,力挺台灣已是美國朝野的共識,不因政黨的更迭而有所歧異。

從這個角度重新理解蔡英文「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會有更清晰的圖像。首先,她在民意的賦權下,當選前後絕口不承認馬政府的九二共識,遏阻國共之間的「一個中國」戰略模糊,避免中華民國(台灣)被去主權化的風險;但在戰術上,她絕口不挑釁中共,言必稱「新四不」: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走對抗的老路、不會在壓力下屈服。在蔡英文「戰略清晰、戰術模糊」的情況下,中國對台單邊的極限施壓,反而成為台海現狀的動搖者,引起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反感與警覺。

事實上,不僅美國逐漸加大挺台力道,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日前也刊出社論,呼籲西方必須聯合抵制中國霸凌台灣,不該讓美國單獨捍衛這條防線。阿拉伯半島電視台製作25分鐘的記錄片,報導中國透過愛國同心會及統促黨滲透破壞台灣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現況。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政治系教授盧斯克也在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撰文,呼籲加拿大理當與民主台灣站在一起。

台灣的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而是攸關區域穩定的國際政治問題,蔡英文的低調,讓中國對外展現的銳實力無所遁形,讓中國對台灣的反制師出無名,更讓國際社會更加關切與同情台灣的處境。比起褒貶不一的國內施政,蔡英文戰略清晰、立場堅定、不受脅迫卻也不進行「出口轉內銷」的兩岸政策,是她迄今做得最對的一件事。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0911/117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