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祖國母親到底多少歲?北大的笑話

孫中山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時所發布的宣言書中,第一條就宣布:「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明示「中華民國」是生活在中國廣大領土上的所有各族共有的統一國家。

2014-10-10

其實,國慶都過了,你還是應該了解,免得以後犯傻哦!
祖國母親到底多少歲?這種低級錯誤犯不得。
 
昨天兩條微信被瘋轉:
 
一條是:
十一到,央視等媒體都報導喜迎祖國65華誕。不了解歷史的人都認為祖國真年輕,才65歲。但你一定要知道,10月1日是共和國生日,不是祖國生日。祖國已經存在五千多年了,不是從1949年才有的,不然,詩經、楚辭、漢賦從哪來?唐詩宋詞元曲又從哪來?如果祖國才65歲,那二戰侵華日軍侵略的不是我們的祖國?
 
另一條是:
一大早,北京大學官方帳號發微博祝「祖國母親」生日快樂。唉!這智商,自己116歲了,要祝一個65歲的「母親」生日快樂,有校友看不下去。嚴肅認真地批評了一下,它果然刪貼了。
網友神評:那是後媽。
 
這兩條微信都是關於祖國母親到底多少歲的——「王思想」的這篇文章寫於五年前,現在看來,依然有科普的必要。以下為原文——
 
誰在犯「祖國母親60歲」這種低級錯誤?
 
大家應該為國慶60周年添彩,而不應該給國家丟臉。
 
那些說「祖國母親60歲」的人,就是在給我們這個國家丟臉——連「祖國沒有生日」都不知道。
 
「祖國」,自然是「祖先曾經生活過的,並且傳給了後代的這塊土地和種群、文化的集合體」的意思。就像我們不能斷定人類究竟是哪一天開始直立行走一樣,我們無法確定祖國的起始日。也就是說,祖國沒有生日。
 
「中國」一詞,既是個全稱,也是個簡寫。作為全稱的時候,其意義接近於「祖國」,比如說「中國有5000年歷史」;作為簡稱的時候,目前主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簡稱。比如,當我們說「日本當年侵略中國」時,指的是侵略「中華民國」。中國人民抗日,指的也是「中華民國的人民抗日」。
 
「中國」作為上述兩個特定簡稱的時候,才是有生日的。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日,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的生日。
 
所以,我的記者朋友們,以後寫文章,你可以寫「祖國萬歲」,可以寫「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日」,但是,你再也別說「在祖國的生日這天」,「祖國母親生日快樂」了,那樣說會讓人笑話的。
 
其實非常簡單:如果10·1是「祖國的生日」,那麼,今年「祖國才60歲」???那些媒體再白痴,總不至於白痴到連這麼簡單的小學算術題都不會吧?那麼,他們為什麼還要那麼說呢。唯一的解釋是:那些媒體拿受眾當白痴了。
 
我們院掃地的那老太太今年80歲,她難道是「祖國的媽媽」或者「祖國的姑姑」?
 
有一首著名的歌,歌頌共產黨的,名字叫《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起先的名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 據說有一位學者聽了以後,覺得有點說不過去,於是就去找偉大領袖說。偉大領袖把手下人叫來說了一番話,大意是:中國存在這麼多年了,共產黨才存在幾年?趕快把歌詞改了。
 
於是歌詞就加了個「新」字。至於是聰明的手下人加的,還是毛澤東加的,那就說不清了。總之,從這件事情上,我認為毛澤東還是很有水平的。
 
一些記者用「共和國」,屬於歪打正著。他們其實未必知道「中國」、「祖國」、「共和國」的區別。 之所以用「共和國」,是受20年前蘇/曉/康「三音節詞彙」的影響,覺得好聽而已。可惜,他們繼承了蘇/曉/康「河/殤體」的外衣,沒有找到「河/殤體」靈魂。
 
說到國家,就不能不說「萬歲」。咱中國人有山呼萬歲的優秀傳統。
 
人當然是不可能萬歲的,傻子都知道。可是就有些傻子,整天希望被人喊萬歲,或者自己作為奴才去喊別人萬歲。那些整天被山呼萬歲的秦始皇、雍正等暴君,當然早已經死去。而這塊土地仍然存在,人民依舊繁衍生息。
 
朝代呢?說起朝代的「萬歲」來,先說沒有生日的「祖國」反倒是可以萬歲的。至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交由歷史評說。目前我敢說的是,中華民國恐怕難以萬歲。
 
說到台灣,再多說一句:「統一祖國」最好改為「兩岸統一」。祖國這個概念,其實並無具體疆界,幾千年來有多少個地方「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但是自不同的「古」有不同的「國」。所以,還是不要用模糊的概念。用「促進兩岸統一」比較好。
 
我們有同一個偉大的祖國做基礎,兩岸統一是大有希望的。
 
其實,此文的大部分意思,我在前年、去年就發過了。不知道那些媒體認真學習了沒有。
這兩天大家可以留心,看看哪個媒體又出來說「祖國生日」了。凡說了「祖國生日快樂」的,都是那些沒有認真聽我講課的。該打。明年也要注意看。那時如果說「祖國生日」的人少了,說明今天我這課沒有白給他們上。
 
每年9月底都發一次此文,看什麼時候民智能開啟到不用我嘮叨常識的地步。
 
課後作業1:
 
寫篇論文,題目是《祖國到底5000歲還是60歲?》。
 
提示:祖國是彈簧,想要多長就多長。
 
說我們悠久歷史的時候,就說5000歲,源遠流長。
說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的時候,就說50多歲,經驗不足。
 
課後作業2:
論文題目:愛國是愛哪個國?
 
提示:A,愛祖國。
B,愛中華人民共和國。
C,愛中華民國。
D,愛滿清。
E,愛明朝。
F,愛元朝。
 
「中國」到底多少歲了
 
中國這兩個字究竟是地理名詞、政治名詞、文化名詞,還是種族名詞?這個問題,只要認真考察一下歷史的中國形成和發展的總過程以及「中國」這一名詞涵義演變的大體情況,本不難辨別明白。而要深刻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的國家意識與中外關係意識,也必須首先研究歷史的中國形成和發展的總過程,以及「中國」意識演變的情況。
 
歷史的中國形成與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歲月, 「中國」一詞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場合有各種不同的用法。
 
古代「中國」在地球上所籠罩固定領域之範圍,秦漢統一前,當已形成了共喻之理解。就是普通觀念之中國,載於文獻者,均漫指黃河及淮河流域之大部分。而沿邊裔之秦、楚、吳、越則不在「中國」領域之內。至秦統一之後,形成政治大一統局面,中國行政制度改變,遂使「中國」稱謂之實義又有新確立,不但三十六郡沿為正確之中國領域,而東南至於海,北至於塞,西接流沙,則俱為秦漢時代所共喻之中國領域。 「中華民國」的命名及其誕生,在中國近代國家意識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是周、秦以來第一次將已經流傳數千年的「中國」兩字逕直用來作為正式的國名。
 
「中國」一詞至遲出現在西周初年
 
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證據,是1963年在陝西雞賈村出土的一口「何尊」(尊為古代的灑器,用青銅製成)上的銘文。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
 
「中國」的本意是什麼呢?這還得從「國」字說起,原意是指城、邑。當先民因農業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初期的居民點和城市,城裡稱為國,城外近處就叫做郊人。
 
周武王出兵攻打商紂王,到達盟津(一作孟津,今河南孟津縣西南黃河上)時,原來歸屬於商的國有八百個投向周王。到周武王滅商後,分封諸侯,據說還有1773個。
 
西周時,周王被稱為天子,由他分封或得到他承認的國稱為諸侯;但無論天子還是諸侯,他們居住的城邑都是「國」。既然同時存在那麼多的國,在名稱上就漸漸產生了區別。天?子所住的「國」(京師)處於中心、中樞地位,理所當然地被稱為「中國」。
 
前面提到,周武王在滅商後,認為上天將「中國」交付給了他,就是因為已經占有了商的京師。《詩經.大雅》中的《民勞》篇中「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的詩句,很清楚地說明,所謂「中國」就是指京師。
 
「中國」的擴大和變化
 
最初的「中國」只指周王所在的豐(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南灃河以西)和鎬(在今陝西長安縣西北豐鎬村一帶)及其周圍地區。滅商以後,依據周人的習慣,將原來商的京師(殷,今河南安陽市)一帶也稱「中國」。
 
到周成王時,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主持擴建了洛邑(在今河南洛陽市東北白馬寺一帶),稱成周,將商的遺民遷來集中居住於此,又在附近築王城(在今河南洛陽市王城公園一帶),遷來周人居住,作為周的陪都,用以控制東方。洛?邑既居陪都的重要地位,又位於「天下之中」的交通樞紐,也被稱為「中國」。這說明,「中國」的概念開始由唯一的政治中心擴大到了地理中心。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十一年),犬戎(關中西部戎人的一支)攻入鎬京,殺了周幽王。犬戎雖然暫時退出了鎬京,但隨時威脅著周人。第二年,幽王之子平王適都洛邑。周人大多隨平王東適,豐鎬一帶都給戎人占了,自然就喪失了「中國」的地位,而洛邑及其周圍地區就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
 
當時秦人的首領襄公曾出兵救周,又護送平王東遷,被平王封為諸侯,平王還做了個現成的人情,將已被戎人占領的岐(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以西的地方封給了秦襄公,讓他們自己從戎人手中奪取;還答應只要秦人能奪回豐、鎬,也歸秦國所有。以後秦國果然奪取了關中,但卻並沒有隨之成為「中國」。
 
東遷以後的周天子已經喪失了往年的權威,政訟所及不出王畿的範圍,不久就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不得不依靠有實力的諸侯來扶持了。與此同時,幾個周王近支宗族的諸侯和地理位置居於中心的諸侯國憑藉有利條件迅速強大起來,它們吞併了周圍的小國,成為擁有十幾個至幾十個城邑的大國。
 
如鄭國,始封的國君是周宣王的同父異母弟,當時只有一個鄭邑(在今陝西華縣)。三十多年後鄭桓公東適至今河南新鄭、滎陽之間。三年後(周平王二年,前769年)滅了鄶國(在今新鄭縣西北),在新鄭(今新鄭縣)建都。二年後,又滅了東虢(在今滎陽縣東北);很快就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這?些大諸侯國實際上已經取得了與周天子平起平坐的地位,它們的國就也稱「中國」了。
 
在諸侯國的內部,國都就等於周天子的京師,儼然就是國中的「中國」。就這樣,春秋時期的「中國」已經擴大到周天子的直屬區和晉、鄭、宋、魯、衛等國,大致相當於當今河南大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國」的範圍不斷擴大。
 
如齊國雖是大國,地理位置卻並不在中心。齊桓公時取得了霸主的地位,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多次出兵維護周天子的利益和諸侯國間的秩序。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自然應該進入「中國」的行列了。
 
但還有一些國家沒有被納入中國的圈子——
 
如秦國,不僅已經從戎人手中奪取了豐、鎬和周人的發祥地周原,而且向西征服了戎人各部,其勢力已足以與晉、鄭等國抗衡。這樣一個大國,又占有原來的「中國」,照理可以名正言順地稱「中國」,但由於秦人出於西戎,又長期處於戎狄之間,因此在春秋時代始終被「中國」的諸侯看作「夷狄」,擠不進「中國」諸侯會盟的圈子。
 
又如楚國,在西周初就在荊蠻地區,與中原的交往不多,自己也以「蠻夷」自居。春秋時,楚國已非常強大,攻滅了周圍不少小國,還多次出兵中原,威脅鄭、蔡等國。但楚國非但沒有因為實力強大而被承認為「中國」,還被認為與北方的狄一樣危害「中國」的南夷,楚國滅鄧、谷,伐鄭、蔡的行動被看成是與狄人滅邢、衛相呼應。
 
對這樣的形勢,《春秋公羊傳》的作者驚呼:「夷狄也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夷和狄嚴重地危害中國,北邊的狄人與南邊的夷人相呼應,中國的命運就像一根線一樣維持著。)齊桓公救助邢、衛、鄭、蔡的行動被稱為「救中國」的「王者之師」,受到高度讚揚。孔子提到輔佐齊桓公的管仲時,也極口稱頌他的「仁」,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袒矣!」(要沒有管仲,我就得披著頭髮,袒露左臂,作夷狄的服飾了。)
 
如吳國的國君出於太(泰)伯,而太伯是周武王的先人古公的長子,論血統是最高貴的。但太伯到了江南後「文身斷髮」,完全服從當地荊蠻的習俗,當了荊蠻的首領。
 
燕國的始祖召公與周同屬姬姓,在周成王時曾與周公享有同樣地位,以陝(今河南陝縣)為界劃分兩人治理的範圍。但燕國四周也是戎狄的天下,其臣民中可能也有不少戎狄成分。所以在春秋時,吳國和燕國都被排除在「中國」之外。
 
到了戰國,小國已被滅得差不多了。餘下的七雄中,齊國本來就是「中國」;韓、趙、魏是從晉國分出來的,自然繼續為「中國」;秦、楚、燕三國也被承認為「中國」了。
 
隨著這些諸侯國疆域的擴展,「中國」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例如秦國滅了巴、蜀,疆域向南擴大至四川盆地,秦國還向蜀地大量移民。巴蜀成了秦國的一部分,又有來自秦國的移民居住,就取得了與秦國一樣的「中國」地位。
 
到戰國後期,「中國」的範圍向南已到達長江中下游,往北已接近陰山、燕山,西面延伸到隴山、四川盆地的西緣。秦漢時代,原來的諸侯國都已包括在統一國家的疆域之內,秦國的舊地不僅已是中國的一部分,而且渭河流域的關中平原是首都所在,更是「中國」中的「中國」。而且從理論上說,秦漢疆域中的大部分都可以算「中國」,顯然,隨著統一國家的形成、疆域的擴大和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國」的概念是在不斷變化和擴大的。
 
「中國」之爭
 
正因為「中國」的概念是變化的,範圍是不固定的,所以經絡是模糊、不確切的。即使在中原王朝內部,人們也可以把其中比較邊遠偏僻的地區看成為非「中國」。由於沒有明確的標準,人們往往只是根據習慣,所以不僅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說法,就是在同一時代,說法也會不一樣。有些地區已經歸入中原王朝的版圖,經濟文化有了一定的提高,自以為可以躋身「中國」了,可是在老牌的「中國」看來,它們還沒有稱「中國」的資格。以後它們被承認為「中國」了,又有相對落後的地區被看作非「中國」。
 
在西漢時代,今天四川盆地的漢人聚居區對周圍少數民族地區早已以「中國」自居了,因為從戰國後期歸入秦國至此已有百餘年時間了,這些漢人又大多是關中移民或其後裔。可?是在關中平原中下游地區的人們的眼中,四川或許還沒有稱「中國」的資格。
 
今天的江西,那時已經正式設置了郡縣,是漢朝疆域的一部分,卻還沒有被一般人當成「中國」。到了唐宋時代,江西、湖南的大部分早已被人們接受為「中國」了,但偏僻的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卻未必能享受這一殊榮。到?了明朝,江西、湖南稱「中國」就不成問題了,但云南、貴州一帶還被當作非「中國」。
 
今天的福建,從公元3世紀末就是秦朝的疆域,設有閩中郡。但漢武帝征服東甌和閩越以後,將當地越人內遷,以後雖然恢復了若干縣治,所以直到東漢末年,這裡明明是漢朝會稽郡的屬地,而從今浙江坐船由海路到達今越南北方的大學者許靖卻說他一路過來「不見漢地」。福?建連漢地都不被承認,當然更不是「中國」了。
 
從東漢後期開始,黃河流域的北部不少地方逐漸成為匈奴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區。到了北朝時,這些地方人口的民族成分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但由於他們已經變牧為農,接受了漢族文化,就從來沒有人對那裡是「中國」的一部分提出異議。
 
在處於分裂的情況下,「中國」就成為王朝法統的同義詞,在成為分裂的雙方或各方爭奪的主要目標。西晉滅亡以後,東晉和南朝政權雖然被迫離開了傳統的中心地區,但都以西晉繼承者自居,自認為只有它們才是真正的「中國」,而北方政權只是外來的「索虜」(扎著頭髮的下賤人),豈有稱「中國」的資格?但北方政權卻認為自己滅了西晉,奪取了這塊傳統的「中國」地區,當了「中國」的主人,當然就成了「中國」;而東晉和南朝政權只不過是偏於一隅的「島夷」(海島上的野蠻人),早已喪失了稱「中國」的權利。
 
這場雙方都感到理直氣壯的「中國」之爭,到隋朝統一才得到解決。隋朝繼承了北朝的法統,當然承認北朝是「中國」;但它又不能否認南朝的「中國」地位,更何況南朝也已歸入了自己的版圖。所以隋朝給了雙方以平等的地位,南北方都被承認為「中國」。繼承北朝傳統的唐朝也肯定了這一觀點,唐初修前朝歷史,南方、北方分別編纂。儘管由於作者個人的立場和感情,修成的史書實際並不會完全公正,但至少在政治上的地位是相同的,都被列為正史。
 
類似的爭論也出現在北宋、遼之間和南宋、金之間,如金朝的女真人自稱中國,視南宋為夷狄。兼有雙方疆域的元朝也採取了五隋朝相同的辦法,承認雙方都是「中國」,同時修了《遼史》、《宋史》和《金史》。
 
中國和中央帝國
 
從明朝後期開始,來中國的西方人一般都用CHINA ,中央帝國來稱中國,而不是用明朝、清朝或大明、大清。鴉片戰爭以後,在國際交往中中國開始被作為國家或清朝的代名詞。
 
有的學者注意到,早在康熙二十八年(1698)中俄訂立《尼布楚條約》時,清朝提供的滿文本和拉丁文本中已經使用了「中國」一詞。以後在列強同清朝訂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清朝也使用了「中國」作為國家的名稱。不過我們應該肯定,即使到了晚清,儘管中國作為國家的概念已經相當明確了,清朝的正式名稱還是清、大清或大清。我們還應該注意到,清朝在對外交往和正式條約中之所以願意使用「中國」一詞,實際上還包含著一種傳統的心態,即著眼於「中國」二字的字面含義--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國家。清朝理解為Central Empire(中央帝國),當成一個尊稱而樂意接受。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以後,中國才成為國家的正式簡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中國也有了明確的地理範圍--中華民國所屬的全部領土。孫中山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時所發布的宣言書中,第一條就宣布:「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明示「中華民國」是生活在中國廣大領土上的所有各族共有的統一國家。
 
中國這一概念不僅我國使用,而且日本,越南也使用
 
中國的稱謂可以說明反映人類各民族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恃文明的心態,我為華夏,你為夷狄。故在清末,李鴻章向日本首相討教向日本現代化的問題時,伊藤博文說:首先不要再將歐洲人稱為夷狄。
 
除了日本在戰國時代,曾有一個叫中國的諸侯國外,世界歷史上再也無一個朝代把中國作為國號,直到中華民國開始,到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天志環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004/1183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