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富人返貧的7種方式以及百姓破產的8種情形

阿波羅網編者按:這是一篇2016年的舊文,目前在網絡熱傳。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出來混,早晚都會還的。

改革開放的30多年以來,中國一種處於造富運動階段,無論從人數上、還從財富總量上,造富結果均令世界刮目相看:

80年代發財靠投機倒把,當時暴發戶主要是「倒爺」,靠特權批出內部低價商品,轉手到市場高價賣出,小到肥皂,中到電視,大到鋼鐵汽車。其巔峰是1989年牟其中從俄羅斯倒來一架圖154飛機,轉手賣給了四川航空,這讓他成為中國最大的「倒爺」。

90年代發財靠國企改制,當時一大批國企員工下崗,而也有一批人因此富起來了。尤其是當年頗具爭議的民企入股和MBO模式,非常容易出現黑箱作業、導致國資賤賣。

00年以後發財靠房地產,當時中國進行住房改革,萬科就是於是這才開始了房地產業務,這時無論是造房子的,還是炒房子的都大發橫財。

10年以後的發財靠融資,這時企業賺錢或者不賺錢都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看你會不會「講故事」,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京東,一年虧損幾十億,老闆劉強東一年分紅卻可以幾十億。

這個大盛筵一直持續到如今,我們忽然發現中國傳統產業的生命期已經到了,這是一個生命周期的問題,而不是結構調整的問題。

未來3年,中國將爆發前所未有的雪崩式返貧。

首先我們先看看富人是如何返貧的。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中國人的發家方式大多是不光彩的,是見不得光的。那些財富的擁有者很少敢出來曬太陽。於是這些年做移民仲介的生意非常好,然而能溜走的總是少數。

1、樓市泡沫吞噬富人財富

如今中國億萬富豪中近一半是房產商,但樓市泡沫總有一天會破滅,到那一天,富人圈會愛紅邊沿。就在當下,樓市下行,已經讓很多房地產商資金鍊斷裂,甚至跑路。

2、富人理財出現大面積違約

以信託、私人銀行為代表的富人理財方式已經出現了大面積違約的兆頭。標普統計中國企業借款14萬億美元全球第一,影子銀行融資占三分之一,這將是一個不定時的炸藥包。

3、「世界工廠」風光不再

在上一波造富潮中,「世界工廠」成為一大推手。很多民營製造業老闆抓住這個機遇,由此身家十倍增長,成為億萬富豪。但如今,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不再,大面積的低端製造產業無法升級轉型,等待他們的,只有破產和財富大量縮水。

4、重污染、重能耗企業被清除

中國富人返貧,「首當其衝的是礦產、房地產和鋼鐵等重污染領域。本質而言,是他們精神太過貧乏,物質太過囂張,當社會遊戲規則改變時,他們缺乏足夠智慧改變自己,因而守不住財富積累。」曾以7000萬元嫁女而聞名的山西煤老闆xxx已經被警方帶走,破產崩盤。

5、人民幣升值泡沫破滅

以前美元貶值熱錢湧入曾對中國造富錦上添花,而今美元復興熱錢外流。有點評稱,人民幣貶值可能導致此前借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暴富的富豪資產大幅縮水。

6、泡沫產業擠出效應

一些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時被吹脹的產業最終會現出原型,譬如以施正榮、彭小峰等為代表的光伏富豪,如今只能承受潮水退去後的「裸泳」。而這樣的產業,還有多少呢?

7、富二代敗家

富二代接班已經成為中國第一代民營企業最大的心頭痛。譬如近日媒體報導的xx集團董事長李xx,其接班的十年,也是家族實業盛極而衰的十年。富二代如果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很難在未來的變局中守業。

對中國富人進入返貧期這一現象,可以理解為不義之財總要回歸!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普通百姓的財富是如何蒸發的?

1.2015年到2016年的兩次大股災,直到現在熊市還在繼續

2. P2P跑路的,從泛亞到、E租寶再到如今的中晉……

3.民間借貸崩盤帶來的父母效應一直還在。

4.實體店的虧損還在繼續,即使房租在下降,仍然無濟於事

5.現在天貓、淘寶開網店的基本上都已經賺不到錢了,都在那耗著

6.創業者這好不容易拿到投資,卻開始A輪死、B輪死、C輪死

7.大量工廠的利潤率越來越低,開始資不抵債,工人的工資得不到保障

8.由於經濟萎靡,服務業也開始蕭條,大量白領的崗位岌岌可危

再來看一輪數據:

棉花33000跌倒11000

黃金398跌倒220元/克

白銀10.5元/克跌至2.9元/克

豆油15000/噸跌倒5400/噸

焦炭2500/噸跌至610/噸

鐵礦石1200/噸跌至300/噸

螺紋鋼6200/噸跌至1600/噸

天然橡膠暴跌43000÷2÷2=10750,

還沒止住再減1500=9250元每噸!

如今原材料價格在全線下跌,而物價卻在飛漲!比如豆角十塊,蒜苔九塊,就連白菜蘿蔔都兩塊多,一斤蔥七塊多,一斤蒜都八塊多,還讓人活不活?干透的玉米一斤才七毛多,十斤玉米換一斤辣椒……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僅剩下的那點錢就更不值錢了!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P2P網貸圈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027/119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