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房貸利率鬆動 萬科降價賣房 未來房價到底怎麼走?

作者:

核心提示韭菜們搶的不是房子,而是一張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船票;韭菜們的打砸罵,其實也不全是針對地產公司,而不過是被時代裹挾前進時無力的掙扎罷了。

今年樓市,暗流涌動。

在前幾天菜導做的一個小調研中,發現大家對樓市的態度已經高度分化。

也許是感受到了市場觀望的情緒越來越濃,最近,部分銀行的房貸利率出現下調。比如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在廣州的首套房貸利率是上浮25%,比原先上浮比例低5個百分點。

北京作為樓市風向標,民生銀行也下調了房貸利率上浮比例5個百分點。

在此之前,網上有傳言說「國務院要求年內放開限購」,理由是國務院下發的一份關於產權保護文件。

這個消息很快就被證偽,這是一份關於體育和文化的產權保護,與樓市完全不搭邊。

然後北京、廣州、廈門等多個地方都網傳出取消限購,也都很快打臉,各個部門都出來否認三連。

房貸利率出現鬆動,但是調控沒有鬆口,玩的到底是什麼套路?

01

今年很多開發商都出現了降價出售,不是打7折8折,就是更誇張的打骨折。

十一前廈門萬科白鷺郡項目打響了降價促銷第一槍,算上各種優惠後,基本上可以說是半價出售了,幾百套房源一下子賣完。

最近萬科在佛山、東莞的項目也在搞促銷,88折、7折的力度,也算是擺明了嚴抓回款,好好「活下去」的態度。

萬科都在降價加速回籠資金,其他開發商也只能無奈跟牌,恆大、碧桂園等開發商的很多樓盤,一邊忙不迭地搞著促銷,一邊被老業主的維權搞得灰頭土臉。

買房早的人肯定不樂意,時間差不了幾個月,卻一下子多掏了幾十上百萬,誰都會覺得虧大了。

有人說這是樓市寒冬,因為現在的樓市就是一個「亂」字。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銀行開始下調房貸利率,同時網上傳出全面取消限購的消息。

今年10月份之前,銀行首套房貸利率大部分是上浮15%,有些地方上浮20%、30%,東莞甚至已經上浮到40%。

但有些地方已經降了下來,廣州、杭州、北京都在下調房貸利率。

除了下調房貸利率,銀行放款速度也在加速,過去排隊幾個月可能都拿不到房貸,現在兩三天就能拿到。

不少人可能已經接到銀行的簡訊或許電話,基本上都是推銷各種貸款優惠政策。

以前老說銀行沒錢,老說要限制房貸,現在倒是一下子鬆了不少,有人說這是經濟下行壓力在倒逼放鬆樓市調控。

房價是不是拐點不好說,但開發商是真的到了拐點。

02

今年三季度的經濟數據顯示,GDP增速繼續下滑至6.5%,創2009年2季度以來的新低,淨出口也變成負貢獻,工業增速下滑等等。

以往每到這個時候,救市的方式就那麼屢試不爽的兩招,一個基建一個樓市。

今年的會議多次提出要加速基建,只是實際數據卻不是想像中的樣子。

根據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的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3%,增速比1-8月下降了0.9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的基建增速還有7.3%,而去年年底的基建增速還高達19%。

在發話加快基建投資建設,加快地方政府發債之後,地方債確實發行加速了,但是基建增速數據卻一路下滑。

今年三季度中共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量是23885億元,上半年兩個季度總共發行了14109億元,單單三季度就超過上半年70%。

現在,四季度發債空間已經不足全年額度的10%,換句話來說,四季度基建投資增速,也很難再上兩位數了。

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地方債,但是基建增速反而熄火了?

以8月和9月這兩個主要發債月份來看,地方發行的主要是土地儲備專項債,占比分別是38%和47%。

錢接近一半用來支付土地儲備,自然沒有多少錢可以拉動基建投資。

地方收入80%都是來自土地出讓,但是今年前三季度,全國300城共流拍446宗住宅用地,約是2017年全年流拍地塊總規劃建築面積的1.8倍。

開發商日子不好過,地方也很難靠買地賺錢。

所以除了土地儲備的錢,剩下的錢地方政府也沒有多少用來拉動基建投資,還說不定都拿去還債了。

上至地方政府,下至開發商,都在為過冬儲量,誰也不敢貿然進攻。

03

以前說房子是最大的蓄水池,就算到了現在,依然還是最大的蓄水池。

今年央行降准4次,流動性很寬裕,銀行的借貸成本也都降了下來,但是錢卻沒有怎麼流入實體。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

要麼銀行不敢隨意給企業放貸,要麼錢都拿去還債,反正這錢雖然多了,但幾乎沒有用來擴大建設。

如果無法給實體經濟輸血,錢這麼轉來轉去,最後只會面臨貶值。

根據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擴大至1103億元,創下2016年12月以來最大記錄。

8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才633億元,直接擴大了7成之多,說明購匯和避險情緒正在變得愈發強烈。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外匯占款環比下降1194億元,為2017年1月以來最大降幅。

外匯占款也剛好接近9月份外匯存底的降幅,說明面對匯率貶值壓力,央行正在拿錢干預匯率市場。

如今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降至37個基點,為2011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吸引力不斷降低,資本也就不願意流入,甚至是選擇流出。

這幾天,央行副行長潘功勝還特意喊話人民幣空頭:

「對於那些試圖做空人民幣的勢力,幾年之前我們都交過手,彼此也非常熟悉,我想我們應該都記憶猶新。」

這一切皆因國內償債壓力變大,央行降准救市的後果。

錢繞了一圈,把債雷穩住之後,還得用一個蓄水池來繼續鎖住流動性。

所以一方面,房貸抵扣個稅和房貸利率下調得以同時出現,看起來仍然是在給供樓的剛需們提供上車便利。

另一方面,出於上一輪樓市調控的經驗教訓,嚴格的限購限售限貸政策依舊不能放開。

 

 

說白了,房子牽扯太多人的利益。房子是中國人首選的蓄水池。但這個蓄水池不能太膨脹,也不能閃崩,否則水就沒地方去,還會往外流。

樓市就是一個綁著所有人的利益體,地方政府、房地產的上下游所有行業、銀行和老百姓,所有人的錢都砸在裡面了。

說真的,政府比誰都怕房地產崩盤,樓市一旦崩盤,中國經濟就徹底熄火了,錢就徹底變成紙了。

但是一股腦往上漲的東西最容易崩盤,就像2015年的股市一樣。

所以不管是2008年、2013年,還是2018年,每逢樓市不穩,就會有政策出來維穩。

穩信貸、穩預期、穩市場,然後新的韭菜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成為中國經濟支柱基本穩固的最大底氣。

而韭菜之所以成為韭菜,也是因為他們往往好了傷疤忘了疼。

2008年時萬科降價賣房時,打砸售樓處的是他們,後來房價翻番,悶聲發大財的也是他們。

2018年,眼看著降價促銷的勢頭再次蔓延開來,各地售樓處的維權打砸之聲再起。

有人說這是合理的維權,有人說市場經濟,願賭服輸,還有人說,這不過是有組織地營銷造勢,目的是吸引那些不知所以的剛需們繼續「抄底」。

這場面既可恨,又可憐,但最終誰也沒有辦法去指責。

因為韭菜們搶的不是房子,而是一張不被時代洪流吞噬的船票;韭菜們的打砸罵,其實也不全是針對地產公司,而不過是被時代裹挾前進時無力的掙扎罷了。

畢竟,在中國房地產這個足以讓任何西方經濟學理論吐血而死的市場上,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你明白了嗎?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103/119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