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銀保監會主席一番話 銀行股集體大跌 國企、融資平台會大面積的暴雷?

本周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提出民營企業新增貸款的「一二五」目標: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占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

受此消息影響,9號銀行股集體大跌。

問題來了,鼓勵民企融資為什麼會導致銀行股大跌?

我們知道,信貸規模是個大盤子,分給民企的多了,分給國企的就少,國企除了真實經營的國企外,還有為數眾多融資平台,他們靠借新還舊、以貸養貸過日子。當前民企的融資規模占比只有25%,如果未來新增規模的50%給到民企的話,也就是硬生生的從國企融資中砍掉25%,我們先不說這50%的份額是怎麼拍腦袋拍出來的,就說你硬生生從國企抽走25%的信貸支持,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國企、尤其是融資平台會大面積的暴雷,真的是按住葫蘆浮起瓢,到時候你是救國企呢?還是救國企呢?還是救國企呢?

你救國企,民企又立刻死給你看,什麼是踩踏式暴雷,如果這個拍腦袋的政策真的實施了,你未來就會看到踩踏式暴雷。

請問雷暴了會由誰來扛,當然是誰放的貸款誰扛雷。

——銀行想跑都跑不掉。

所以郭主席的「一二五」小目標一出來,大盤立刻就做出了積極回應。

這樣看我們的A股定價還是「有效」的,它可以看到未來的風險在哪裡,並立即反映到股票價格上來。

民營企業真的缺錢嗎?

民企貸款做什麼,無疑兩個用途,第一是解決流動資金周轉,第二是擴大再生產。

現在滿地的過剩產能,民營企業是最講究經濟效益的,經濟下行、債務收縮的時候它不會傻到去擴產能,那就剩下流動資金周轉需求了。

那為什麼現在的企業有流動性資金周轉需求,或者說企業為什麼會出現流動性問題?

根本的原因在於中國的經濟已經進入到了經濟長周期中的債務收縮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的是去債務槓桿,需要的是優勝劣汰下的市場出清,即便企業需要資金周轉,但它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企業經營層面的流動性問題了。

許小年所說,去槓桿不是和風細雨,只能是一地雞毛。

這是經濟規律,逃不掉的。

在債務收縮階段逼著銀行去加槓桿,結果只有一種,企業和銀行一起死。

所以我們的市場很聰明,它知道無論是你現在逼銀行去給民企貸款,還是將來調轉頭來逼著銀行給國企貸款,橫豎早晚都會出問題,股價立刻就反映出來了市場的擔憂。

回到我剛剛提出來的問題:民營企業真的缺錢嗎?

其實不是的,民營企業不缺錢,他缺的其實是利潤。

因為缺錢只是發展的問題,沒有利潤才關乎生死。

認為只要把錢貸給民營企業,實體經濟就好了,就活了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種想法避重就輕,不但救不了中小企業,還會把金融機構也推向火坑,可以說是誤國誤民。

為什麼賺不到錢?

我在2010年的時候買過一台37寸的創維牌液晶電視,當時花了2999元;後來在15年的時候買了一台42寸的TCL網絡電視,也才2999元;今年家裡打算換台新電視,我上網一搜,嚇了我一跳,55寸的4K超高清智能電視才2000出頭。整整8年了,房價翻了幾倍,現在是租金貴、物流貴、人工貴、各種稅費貴,而市場競爭又極其殘酷激烈,企業的產品不斷疊代升級,價格卻在不斷走低。

我以前文章說過,現在如果一家企業的毛利率達到30%,淨利潤率達到10%,那他就是一家很不錯的企業。這種企業完全可以在資金上自給自足,頂多是發展慢一點而已。

實體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有著很大的不同在於,網際網路企業需要燒錢,不停地燒錢來擴大規模、獲得市場份額,然後再考慮賺錢的問題。實體企業是反過來的,他首先要考慮賺錢的問題,通過賺錢形成利潤才能滾動發展,再藉助外部融資來擴大規模。我們這些年被網際網路經濟洗腦了,覺得企業要發展就一定要給錢、燒錢,其實不然,中小企業的發展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造血功能,通過賺錢來形成良性循環。

現在的主流觀點錯誤的認為中小企業發展不好是因為銀行沒提供資金,恰恰忽略了問題的根源在於企業自己的造血功能壞掉了。現在很多小企業的毛利率和淨利潤低得很,長期在虧損的邊緣徘徊。

這個時候政府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恢復中小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找准病根,對症下藥。一味的逼迫銀行放貸這條路不過是給企業續命而已,短期或許有效果,但長期來看是行不通的,最後中小企業還是會死一片,銀行也會出現一堆的壞帳。

所以這個時候郭主席要求銀行去放貸,還是50%要給到民營企業,這和要求銀行去買地雷差不多,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有多少雷要爆掉。

我只感嘆:官字裡面兩個口,一個用來媚上,另一個用來欺下。

我在年初曾多次對當時的運動式、攤派式監管提出過質疑。我在攤派式監管∣從一個蘋果小販的遭遇講起這篇文章中說,「目前這種運動式的、競賽式的監管,千萬不要低估可能會引發預料之外的次生風險的可能性。」我也在評818通知∣二娃,銀監爸爸喊你去放貸文章里說過,「從社融下降這件事來看,簡單的說是監管在政策制定的時候缺乏前瞻性,往深層次說是為了保持政治正確。難道監管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不會預見到社融規模的大幅下降嗎?他不可能不知道。可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因為上面要求防範風險,為了保持政治正確,沒有人會提出來這個政策出台後的不良影響。當上面現在要求放鬆的時候,監管就依然言聽計從的放鬆,而且是催促式放鬆,監管作為獨立機構,越發的成為了一個政策的傳話筒,既缺少定力,也談不上專業,當然不僅僅是銀保監,證監更甚之。」

我不知道郭主席的「一二五」小目標是怎麼拍出來的,有沒有做過調查研究,知不知道這個政策會對經濟產生什麼影響,當前這種監管半年一變臉的情況我們真的是承受不起啊,怎麼做出的決策和小孩子扮家家酒一樣簡單隨意,說變就變。

我已經無力吐槽了,我只想出於良知的說一句:

真的別再瞎折騰了!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110/1202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