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難道又是一場輪迴?我所經歷的上一輪信貸資源向民營小微企業傾斜的點滴往事!

01前面的感觸

近期,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頻出,暖風頻吹。

日前,銀保監會提出:考慮對民營企業的貸款要實現「一二五」的目標,即在新增的公司類貸款中,大型銀行對民營企業的貸款不低於1/3,中小型銀行不低於2/3,爭取三年以後,銀行業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占新增公司類貸款的比例不低於50%。

看到這個政策,我內心真是五味雜陳,思緒漸漸回到了當年我給民營企業做貸款的日子。

先說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銀行也是企業,只不過經營的產品比較特殊,是錢,而企業的第一屬性就是逐利,賺錢。銀行的商業模式就是把錢借給企業或者個人,收取利息,企業或個人到期還本或者陸續還本。

那麼,銀行有錢,民企需要錢,應該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啊,為啥銀行不敢做民企呢?為啥本身是市場化行為的借貸,還要政府行政性命令呢?

一句話:風險大,有可能錢收不回來唄。錢這個生意,和其他生意還真不一樣,民企的還款能力弱,不太懂得資金的管理規劃,老闆的個人意志太重,瞎折騰,一著不慎就陷入困境。你想的是他的利息,可是到頭來他連本金都還不起,咋辦?

話說回來,我曾在某國有銀行分行的小企業部幹了五年,從一般科員干到科長,全面負責業務的發展。這五年裡,我眼看著小企業業務起來了,然後又崩塌了,最後又絕處逢生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五年來,我過手的企業超過5000家,存量客戶始終保持在2000戶以上,貸款餘額最高超過120億元。而這幾千家企業中,幾乎沒有國企,99%以上都是民企,我的感觸非常深。可以這樣說,支持小微企業就是支持民營企業。

 

那幾年裡,政府支持小微企業的政策貫穿始終,監管機構每季度考核各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的情況,提出了兩個不低於的指標(貸款增速不低於全部貸款增速,增量不低於上年),後來2015年調整為三個不低於,那是後話。

因此各大銀行不得不從政治層面高度重視小企業業務的推進,而所體現的就是額度,無論額度如何緊張,小企業的貸款必須是優先發放的,同時給每個支行下了比較重的考核指標。

而如何區分小企業業務呢?監管機構如何來考核各大商業銀行呢?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劃分標準,2011年,財政部、工信部、統計局和發改委聯合發布了文件,規範了企業劃分的標準,主要通過企業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人數來區分企業規模的大小。

然而,由於小企業幾乎沒有審計報表,根本不知道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等真實數據,而關於人數,當時很多企業都沒有給員工繳納社保,如果企業不給你說真話,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員工。因此,說實話,數據很水!

02       2009-2012年,大發展,窮盡一切辦法給民營小微企業融資

這幾年是銀行小企業信貸業務大發展年。2009年4萬億之後,大水漫灌,最開始起步就是做抵押貸款。抵押貸款最好的資產就是商品房,主城區可以打7折,其次就是工業土地和廠房,最高打5折。 

同時又根據金額做了區分,500萬元以下的貸款,有抵押物的,不需要評級,可以直接用很簡單企業申報書,不需要調查企業很多信息,在審批層面,只需要一位審批人審核即可。

而500萬元以上的貸款,需要評級,因此需要搜集完整的財務數據。這可苦了要貸款的企業和銀行的客戶經理,很多貸款企業根本沒有財務報表,貸款申請的資料也是雜亂無章,七零八落。

然而有抵押物的民營小微企業畢竟是少數,把有抵押的業務做得差不多了之後,咋辦?

於是擔保公司出現了。擔保公司的業務模式在於擔保公司給銀行擔保,給銀行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一般是10%)用於風險緩釋,如果業務出現風險,則擔保公司負責賠償。很快,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擔保公司,國有的,民營的,紛紛而上。

早期,銀行為了風險考慮,主要和股東背景雄厚的或者國有背景的擔保公司合作,然而後期,卻迫於業務壓力,慢慢的准入了一些股東背景不那麼雄厚的民營擔保公司進行合作。最多的時候,我分行合作的擔保公司超過了30家,擔保餘額最大的一家超過20億元。

擔保公司的出現,的確極大的促進了業務的發展。

擔保公司的業務邏輯在於,可以按照註冊資本十倍放大擔保額度。在風險控制方面,擔保公司將企業的機械設備,股權等銀行不要的資產進行抵押,控制風險。

擔保公司用得差不多了咋辦,還要繼續做業務,於是又衍生了很多種繼續做業務的方式。

保理。就是應收帳款融資,不少小企業給核心大企業配套,一般會有一個收款的帳期,銀行就根據這個應收帳款給小企業融資,核心企業付款後償還該筆融資。

記得保理業務推出來後,業務迅速放量,最高峰我這裡有超過200個客戶,超過10億元的保理融資。保理業務的風控核心在於核心企業的付款能力,然而到了後期,對核心企業的要求越來越弱。

動產質押。即小企業將自身的動產進行質押,例如倉元素態物質押等業務模式,主要就是鋼材和煤炭。這種情況下需要有第三方監管機構進行合作,其邏輯在於小企業將貨品放入第三方的倉庫,第三方負責監管,保證被監管的貨品的貨值高於貸款所要求的金額。

這個業務當時我行只做了幾筆,其原因在於太麻煩,每個季度都要去盤存,而且銀行客戶經理對這些也不專業,於是沒做幾筆,卻也因此避開了後來出現大額不良的鋼貿騙貸。

聯貸聯保。即讓幾個企業互相擔保,如果一家企業貸款出現逾期,即其他幾家企業負責償還,每家企業需繳納一定的保證金。這種模式簡單粗暴,可以迅速的拓展一大批客戶。

不過當時我行只做了一筆後就停止了,原因在於我行風控認為這種模式沒有擔保公司穩妥,在審批上要比單筆報複雜不少,於是客戶經理沒有了動力來推這個業務。也因此避開了後期互保模式連環套而形成的不良。

現在回想,那幾年真是小企業貸款的好日子啊,業務蒸蒸日上,額度優先保證,企業按期還款,沒有一筆不良產生,大家其樂融融,形勢一片大好。

我在小企業業務部門的5年時間,其中只用了3年時間,餘額就從33億元飆升到最高峰的120億元,每年都圓滿完成監管機構和分行下達的任務指標。

上述業務模式和信貸產品,看起來都是天衣無縫,就算有企業還不了款,我行還是可以通過其他手段收回貸款本息。

危機總是來自於悄無聲息之間,最繁榮的時候往往隱藏著致命的風險。很快,2013年,第一筆逾期和不良出現了。

03   2013-2015年,樓塌了,亂象頻出,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小企業信貸業務的崩塌起始於浙江,然後逐漸蔓延到全國,以溫州和上海鋼貿業務最為知名。

2013年,我分行出現了第一筆小企業貸款業務的逾期,金額不大,300萬元,企業採用廠房抵押的模式。廠房評估600多萬元,貸款300萬元。該筆業務突然出現逾期,讓人猝不及防。

到了該還息的那天,客戶經理發現企業帳戶上沒錢了,於是聯繫企業,發現聯繫不上,於是到廠里看,竟然看到關門了,找不到人。這下事情可大了,整個分行非常緊張,最終發現是企業老闆用銀行借來的錢到外省去投資了某項目,血本無歸,只有跑路,把爛攤子留給了銀行。

最終只有處置企業的抵押物,結果600多萬元的抵押物,賣了200多萬元,還算不錯的結局。

有了第一筆之後,源源不斷的逾期和風險就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了。到了2015年最嚴重的時候,上班第一天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有沒有支行報風險事項上來,若有,很正常,若沒有,則感覺很不正常。

當系統性風險來臨的時候,才發現之前的風控措施是紙糊的,不堪一擊。

一切的一切,來源於經濟機構的轉型,當行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其實不需要任何風控措施,貸款都不會出問題,而當企業沒有了還款來源的時候,所謂的抵押、擔保,都只能抵擋一時。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其中的緣由。

住房抵押。這是最好的第二還款來源,實際上很多房子沒有辦法去處置,因為就是他的唯一住房,銀行怎麼去處置?

土地廠房抵押。工業土地和廠房,實際上非常不值錢,在評估的時候,為了多貸一點款,評估價值非常高,而在拍賣的時候,價格很低都沒人要。當時我行有一筆業務成為壞帳,土地廠房評估了3000多萬,貸款1800萬,最後處置了1100萬,損失700多萬。

機械設備。通用設備還好,略可以賣點錢,如果是專用設備,那真的是要當廢鐵賣了。好在當時我行極少做機械設備的抵押,而是把機械設備轉移給擔保公司,讓擔保公司來擔保。

擔保公司。最後一地雞毛。擔保公司的風控能力其實相當弱,很多擔保公司其實就是空架子,不具備擔保能力,所擔保的企業連續出現問題後,存入銀行的10%的保證金根本不夠代償,只有跑路。

還有惡意騙取貸款的擔保公司,當時有一家民營背景的擔保公司,其股東背景就是幾個從事鋼貿的民營企業,我去現場考察了,但後來分行認為風險較大沒有通過。一兩年後,爆出了這家擔保公司在其他銀行自擔自融挪用銀行資金數億元去放高利貸最後崩盤的新聞,不由得一身冷汗。

保理。保理的模式是非常好的,出問題出在操作方面,2013年開始沿海一帶金融機構出現了大量的保理不良,經過查詢絕大部分屬於造假,即根本沒有這筆應收帳款。

我分行緊急收縮,1年內從10億餘額壓縮到6000萬,但仍然出現了數筆不良,金額數千萬元,經過查證就是造假。

動產質押。第三方機構和借款人聯合造假,一是同樣的質押物同時抵押給多個銀行,重複融資,二是質押物造假,例如用熱量不夠的煤炭充數,例如一堆煤炭裡面,其實是石頭,只有外面一層是煤炭,等等。

聯貸聯保。當年聯貸聯保最大的問題是會牽涉到外面的企業,例如四家企業互保,如果一家出事另外三家負責代償,但另外三家如果和外面的企業又有互保關係的話,如果這三家還不起,就又牽涉到外面的企業,當年浙江聯貸聯保出事,第一圈互保擴散到第七圈互保才止住,一個企業出事,牽涉到上百家企業,慘!

回頭看,當年為了拓展業務,亂象頻出!這裡簡單來說下為啥會形成這麼慘烈的不良潮。

為了簡單的要給企業錢,不管企業是不是能夠承擔這個貸款,是不是能夠把這個錢用在實際的經營中,是不是能夠還款等等。

這是一個連貫的邏輯,但邏輯上的某一節點開始發生了病變,最終導致了崩盤。

首先就是強行壓任務,就是增量,必須多少給小企業,否則就是考核不合格。然後分解到每個分行,每個支行,就是給任務必須完成多少。

這就造成了一個怪的現象,小企業的貸款金額越做越大,客戶經理為了完成任務,根本不願意做小金額的業務,企業能做多少,就按照最大金額做,有支行甚至不做金額1000萬元以下的信貸業務。

做貸款這個生意,和其他不同,做一筆500萬元的和一筆2000萬元的業務,付出的勞動是一樣的,誰還願意去做小金額的?曾經做過有個鋼貿企業貸款2400萬元,還好後來還了,現在回想起,一身冷汗啊。

那麼給小企業做貸款的時候,沒有報表怎麼辦?在巨大的業績考核壓力下,很多時候,銀行客戶經理和企業財務人員一起編制財務報表,而這個報表的真假,就不得而知了。

我發現在這個業務的過程中,各方根本不太關注企業的真實經營情況,就是想方設法的把錢放出去。

而在行業積極向上,大水漫灌的時候,審批人員也放鬆了警惕,反正不會出逾期,不會出問題,又有擔保,業務人員業績考核壓力又這麼大,那就表面合規就行了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其次就是貸款監督不力,大量的錢被挪用到其他方面

企業看到從銀行拿錢這麼容易,必然會出歪腦子。對於小企業貸款品種來說,大部分是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然而,真正把這個錢用於流動資金方面的,又有幾個呢?

根據觀察,我發現企業主要把錢用在以下方面:一是流貸固用,把流動資金用在固定資產建設方面,修建廠房,購買設備等等,這算好的,二是投資其他資產,例如投資房地產例如放高利貸,例如拿去炒股等等,投資這些,風險極其大,例如高利貸,從銀行年息7%借出來,然後拿到外面去3分放出去,這是TMD暴利啊!但一旦錢收不回來呢?

銀行的貸款一年需要還一次,那麼錢被挪用出去後,肯定是沒有錢還了,咋辦?社會上專門有做過橋資金的機構,即先把錢借給企業,企業還銀行貸款,還了後銀行再貸下來,企業再把這個錢還外面機構的錢。

銀行需要增量業績,企業按時還本付息,這個邏輯貌似天衣無縫,可以永續滾動下去。一片祥和的氣氛,所以銀行想著法子給企業融資,所有的產品創新就是給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融資,大家其樂融融,好不快活!

最後就是這個邏輯不再成立的時候,系統性風險就來臨了。

而其大背景就是中國經濟的結構性轉型。在這個結構性轉型過程中,有些行業發生了衰退,導致資金鍊滾不起來了,這個災難就開始了,一旦開始就發生踩踏效應,剎都剎不住!

舉幾個簡單的案例!

例如擔保公司!當浙江出現大量逾期後,總行一紙文件,不和民營擔保公司合作,只收不貸!這樣就突然斷了我分行合作民營企業的路,資金鍊突然斷了,企業哪裡有錢來還?於是很快出現了一大批逾期!

例如保理業務!如果業務完全合規,核心企業付款後自然還款結束業務。然並卵的是,要麼貸款企業早就已經回收了這筆應收帳款,要麼根本是假的應收帳款,錢早就被挪用了!這相當於給了企業一筆純信用貸款。沿海一帶出現風險後,全部業務停下,也是只收不貸,企業又需要到外面去找錢,收得非常艱難!

慢慢的,銀行審批部門的否決率高了,即企業到處找錢來把銀行的錢還了後,卻不一定能續貸來,這樣就形成了企業在外面借了高利貸還銀行錢,結果卻沒錢還高利貸了,一次兩次外面的高利貸公司還能維持,後來這種模式徹底就崩了,相當於這種默契的規則被打破了。

後來,企業在外面就很難借到過橋資金了,而一旦還不上銀行貸款,相當於徵信記錄就有了黑點,馬上其他銀行就會來逼債,導致企業突然死亡。

我曾親見一家某大型汽車的供應商,業務很穩定,也能按期收到核心企業的付款,但企業把各大銀行的流貸固用了,去買了土地修了廠房買了設備,其實企業經營還可以,老闆也按照慣用思維,認為到時候去借一筆錢把銀行的款還了就行了,沒想到當時已經很難借了,直到最後一天仍然沒有籌集到相應的款項,就這樣,這家企業突然死亡了!很遺憾!

05尾聲

這次政策性支持民營企業的政策,我還是希望別又搞成了政治性的運動,還是希望這個錢到了民營企業手裡,老老實實做和主業相關的東西,回歸商業的本質。

希望,不要又是一場輪迴,一地雞毛!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瘋狂的裏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118/120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