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懂得在恰當的時候認輸 是一種高情商

作者:

1

我曾經也是個「雄辯症」患者,花了很長時間才克服「語欲勝人」的毛病。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被同學拉著去報名了院辯論隊的選拔。本來興趣了了,可是看了幾場經典的國際大專辯論賽視頻,就迷上了那種唇槍舌劍的感覺。

結果幾場選拔賽下來,我不但沒入選,還染上了「辯論賽後遺症」。我不再參加辯論賽了,可生活里所有的問題好像都成了我的辯題,只要被我揪住,一定要辯出個是非對錯。

我條件反射式地質疑、反駁、尋找漏洞,我攻擊、詭辯,總想壓別人一籌。我仗著小聰明仗著口齒伶俐,總是不依不饒、咄咄逼人,就像一隻好鬥的公雞,一定要把對方逼到牆角才肯罷休。

沒有人喜歡被質疑和反駁,沒有人喜歡被逼著認輸,結果可想而知,那段時間是我長這麼大,人緣最差的時候。

可是,我根本沒發現自己有多討厭。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英國哲學家洛克的一段話:「真正的說理用途和目的在於獲得關於事物的正確觀念,對事物作出正確判斷,區分出真與假、是與非,並依此行動。」

我開始反思自己,我錯就錯在,把辯論賽的那一套拿到平時的討論交流中,拿到日常人際交往當中。身邊的人不但不覺得我厲害,反而覺得我自以為是、偏執狹隘,不但不佩服我,還孤立我遠離我。

對我來說,始終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除了滿足一點虛榮心,還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應該為了真正的知識而討論,而不應該為了壓倒他人而討論。真正的思想交流者應該是謙遜的,他們積極尋找共識、樂於承認不足。對他們來說,駁倒他人不是最重要的,獲得一種更清晰的認知才是更有價值的。

2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不僅妨礙正常的思想交流,更是職場和親密關係的殺手。

蔡康永講過一個職場故事。一個一流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滿腹經綸、辯才縱橫,每次部門開會,上司問到他的意見,他都侃侃而談、很有想法,上司們很欣賞。

可惜同事都不喜歡他,需要協調事情的時候,別的部門的人很少願意配合他,同部門的人也不太願意陪他衝鋒陷陣。

他其實很優秀,但問題是,他喜歡在智商上、口才上、能力上碾壓別人。當他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老是把對方講到啞口無言。口頭上吃過他虧的人,都盼著他出洋相。

在親密關係中,就更沒有勝利者了。兩個人戀愛、結婚,可以吵架的地方太多了,從擠牙膏應該從中間擠還是尾端擠、今天誰洗碗、可不可以查看對方的手機,到工資怎麼花、婆媳怎麼相處、孩子怎麼教育,都可能產生分歧和矛盾。

如果雙方不是建設性地協商問題,而是非要爭個誰對誰錯,隨便一件事都可能在家裡掀起「腥風血雨」。

蘭蘭是我的閨蜜,每次和男朋友吵架,她都要逼到對方低頭認錯為止。可偏偏他男朋友是個認死理的人,喜歡和蘭蘭就事論事講道理,一定要說出個是非對錯來。這樣的兩個人湊在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大動干戈。吵架的結局經常是:

男方:好好好,全都是我的錯,行了吧?

女方:什麼叫「行了吧」,你這是什麼態度?

男方:我都認錯了,你還想怎樣?有完沒完?!

女方:你竟然敢吼我,你再吼一次試試!

最後,兩個人以分手告終。在一段親密關係里,總想著戰勝對方、吵贏對方,證明自己正確對方理虧,只會換來雙輸局面。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對方,容易製造一種雙方對抗的溝通氛圍。溝通的目的是要建設性地解決衝突,如果兩個人處於對抗狀態,所謂溝通就成了破壞性的了。

3

為什麼我們總是忍不住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呢?

這是我們的天性,我們天性喜歡勝過別人。相比處於下風,我們更喜歡在各方面占上風;我們天性喜歡別人認同自己,當有人反對或質疑,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維護自己,用自己的聲音壓過反對和質疑的聲音。

可是,這種欲望卻在談話中把我們拉得越來越遠。它常常讓我們忘了溝通的真正目的,忘了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是我見過的情商最低的行為之一。

如果你碰到這樣一個人,在不傷害原則的情況下,不妨把無謂的勝利讓給對方。

懂得在恰當的時候認輸,是一種高情商,也是一種大智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深夜書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119/120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