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一個人最難的修行 是守口如瓶

作者:

森林裡,狐狸對刺蝟的美味垂涎已久,但苦於刺蝟一身刺,無從下手。

刺蝟和烏鴉是好朋友,烏鴉對刺蝟的一身鎧甲好生羨慕。

刺蝟架不住烏鴉的吹捧,便告訴烏鴉:「其實我也有弱點,當我全身蜷起時,腹部有個小眼,如果朝那個小眼吹氣,我怕痒痒就會打開身體。」

說完,刺蝟一再強調要烏鴉替他保密,烏鴉信誓旦旦,說自己絕對不會出賣朋友。

不久,烏鴉落在狐狸爪下。

為了保命,烏鴉把刺蝟的死穴告訴了狐狸。

結果可想而知,刺蝟成了狐狸的盤中餐。

是誰造成了刺蝟的悽慘下場?

你也許會說烏鴉做事不厚道,但如果刺蝟自己不泄密,狐狸能奈它如何?

因為一張嘴,壞了多少事。所以,一個人最難做到的是:守口如瓶。

01

計劃實現前,先捂一捂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喜歡在做事前先把計劃公諸於眾。

比如,我的朋友希晨,她在年初時制定了幾個宏大計劃:一周讀一本書、寫2篇深度美文、3個月瘦15斤、堅持一年出書。

她把計劃表發在朋友圈,並配文:願你有夢為馬,不負韶華。

起初,她每周日在朋友圈打卡曬圖:讀了什麼書、跑了幾公里路、兩篇文章,一應俱全。

下面的點讚無數、留言一片,看她來勢洶湧,心中暗自為她竊喜:照這樣下去,她實現夢想指日可待。

日子就這麼不咸不淡過著,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摸爬滾打,對於關注新事物的熱情也不會持久。

三個多月過去後的一天,我忽然想起她來,想知道她的近況。

翻看她的朋友圈,發現她的打卡曬圖還停留在一個月前,私以為她做事風格變了:從驚天動地到悄無聲息。

聊天后得知,她只堅持了兩個月就半途而廢,原因是跑步兩個月也不見減肥三斤、寫的文章讀者寥寥。

她一臉茫然,那是計劃泡湯後的落寞。

多少人都跟她一樣,在朋友圈裡風風火火曬著計劃,結果都不了了之。

真正厲害的人,從不多說廢話,做計劃時悄無聲息,行動起來鍥而不捨。

那些天天叫嚷的人,反而欠缺的是獨自面對障礙的能力,自然也就沒有持續精進的動力。

埃爾溫·斯特里馬說:「誰有生活理想和實現它的計劃,誰便善於沉默,誰沒有這些,誰便只好誇誇其談」

一個人有計劃是好事,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從制訂計劃到實現目標,中間會經歷什麼變數,我們無從知曉。

真正有修養的人,會把計劃藏在心底,用不露聲色的態度和腳踏實地的執行力,將理想照進現實。

在計劃實現前,先捂一捂,守口如瓶,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否則,沒有實現的計劃,很可能就成了別人的笑話。

02

不明真相前,請保持沉默

《霍亂時期的愛情》裡有句話:「他們守口如瓶,因為知道謹言慎行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有些人在不明真相前,隨意評價、詆毀他人,他們從未想過會給當事人造成什麼後果。

李尚龍的新書《刺》裡說了一個故事,讓人感慨人言可畏。

建國中學高一3班的韓曉婷,有段時間經常和一個中年男人同進一家賓館。

與此同時,班裡忽然傳出一個消息,說韓曉婷在校外被「黑社會老大」包養了,還打過胎。

這個消息傳得滿城風雨,越來越多的壞男生用異樣的眼光看韓曉婷,有些人甚至調戲她,說些惡毒、猥瑣的話。

真相是什麼呢?

原來那中年男人是韓曉婷的大伯,家住縣城,韓曉婷為了好好學習,省去回家路上來回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在縣城賓館開了房間。

可她未滿18歲,沒有身份證,就請大伯用他身份證開好房,再領她進去。

傳播流言的人,不過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這些年我們目睹了太多類似的事件。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浮躁的輿論場仿佛成了社會情緒的發泄口。

就像不久前的重慶公共交通墜江事件,許多網友不明真相,就對本來是受害者的小車女司機進行人身攻擊,實際上造成了二次傷害。

還有今年6月18號端午節,童先生的兒子被鄰居家的泰迪狗給咬傷了手,在交涉時,喝了酒的童先生一時衝動,當街摔死了泰迪狗。

事後,在警方協調下,童先生和泰迪狗主人也達成了和解。童先生還通過電視台公開道歉。

可就是這樣一件事,卻引發了網上洶湧的謾罵與人肉。

最後,童先生的妻子不堪其擾,竟然選擇了割腕輕生,「為狗償命」

《欲望山莊》裡有句話:「柔軟的舌頭,也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在不明真相前,保持沉默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教養,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無知和愚蠢會給人帶來多大的傷害。

謠言止於智者,真正的智者,面對謠言,不輕信,不傳播,能做到守口如瓶。

03

保守秘密,非禮勿言

俗話說:「秘密若從口裡出來,就已經出了大門了,以後會遍於全世界」。

一個人若要保守秘密,首先必須做到自己守口如瓶。

對於別人的秘密,做不到守口如瓶的人,只能令信任TA的人徹底失望,也失去別人的信任。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就職於海軍時,一位朋友向他打聽美國海軍在加勒比海一座島上建潛艇基地的事,羅斯福看了四周,仿佛是害怕別人注意,然後輕身問:「你能保守秘密嗎?」

朋友回答:「能,當然能!我會守口如瓶」

羅斯福微笑著說:「那麼,我也能,我也能守口如瓶。」

能夠保守他人交付自己的秘密,是一個人具有誠信與公德的基本表現。

我們身邊有一類人,以打聽別人的秘密為專長,以宣揚別人的私密為取樂,這樣的人最後一定會被所有人拋棄。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一個故事:

在滄州,有個姓蔡的瞎子,偶然結識了一個自稱姓蒲的老先生。

蒲老先生有時與蔡瞎子飲酒談笑。

時間長了,蔡瞎子發覺蒲老先生不是人,而是山間的精怪所化,然而因為相處融洽,也就不忌諱。

當地有一個人因為通姦而牽連官司。大眾議論紛紛,有人說確有其事;有人說此人清白,全屬誣陷。

蒲老先生來做客時,蔡瞎子與他談論此事,並對他說:你既然通靈,何不說來聽聽。

蒲老先生聽了,十分生氣說:我輩是修道之人,怎麼可以干預、探聽人家隱私。

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你想,如果你不能替別人保守秘密,那麼就不要奢望別人會在關鍵時刻為你挺身而出。

相反,那些懂得尊重別人,為他人保守秘密的人,終將贏得別人的尊重,也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莊子·列禦寇》中說:「知道易,勿言難。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

別把秘密說給風聽,風會吹遍整個森林。

不泄露自己的秘密,是一個人能成大事,受重用,不可或缺的本領。

04

守口如瓶,是一個人最難的修行

古人說:「吉人寡言語,躁人之辭多。」

意思是吉祥善良的人,他的言辭很少;一個人心浮氣躁,內心很煩躁,表現在外面就是愛說話,言辭很多。

古人對哪些應該「不語」,做了總結:

他人是非,不如不言;人云亦云,不如不言;言而不當,不如不言;舊事重提,不如不言;知而不行,不如不言;真正智者,知而不言。

李筱懿也說過一段話:意識到言多必失後,我開始問自己3個問題:

第一:我說過的話都確認過是真的嗎?

第二:我說的話都是出於善意嗎?

第三:我說的話對現在的情況有幫助嗎?

說話是一種本能,閉嘴是一種修行,沉默是一種智慧。

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嘴,守口如瓶,是一個人最難的修行。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富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129/1210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