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2元一袋和10元一袋的鹽到底差在哪?現在終於清楚了!

作者:

每次去超市買食鹽,鹽的種類琳琅滿目,價格也是相差很大,有售價為2元的普通食用鹽,也有售價在5至10元的高檔食用鹽,甚至部分售價達30元的進口鹽。每次挑選時都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選。

高檔鹽與普通鹽有什麼區別?

以精製鹽為例,在GB/ T5461-2016《食用鹽》國家標準中規定,優級精製鹽的氯化鈉含量不能低於99.1%,二級精製鹽則不低於98.5%。

食物的價格與其營養沒有直接關係,價格高的食鹽不一定營養價值更高。比如,市場上很火的玫瑰鹽,小小一瓶要60多元,商家宣傳其含有84種微量元素,雖然營養素種類多,並不一定更有營養。

成分表中,玫瑰鹽中的鐵含量比較高,這是它呈現粉紅色的重要原因。依每日6克鹽的攝入量,只能獲得約2毫克鐵,和女性一天所需的20毫克鐵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它不能作為膳食補鐵的主要來源。玫瑰鹽中的鎂和鈣含量的確高於深井鹽與竹鹽,但是鈉含量卻高達45.4%。這個數值高於普通食鹽39.36%的鈉含量,可見玫瑰鹽並非宣稱的那麼「健康」。

粗鹽好還是細鹽好?

粗鹽為海水或鹽井、鹽池、鹽泉中的鹽水經煎曬而成的結晶,即天然鹽,是未經加工的大粒鹽。細鹽也叫加工鹽或精鹽,是經過去除雜質後再次結晶析出的鹽,雜質少,有時還要加入碘,特意制出加碘鹽,用來預防甲狀腺病。

粗鹽除氯化鈉以外,還含有水、氯化鎂、硫酸鎂、氯化鉀、硫酸鈣、碘等微量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物質,在粗鹽中存在有一定的數量,但是在細鹽加工中被清除掉了。

然而粗鹽易受有害物質污染,因海水受污染致部分粗海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元素超標。粗鹽中營養物質可能對補充相應的微量元素有一定幫助,但實際上效果並不一定好。

低鈉鹽與其他食用鹽有何區別?

普通食鹽的氯化鈉含量為97%以上,而低鈉鹽是用食鹽、食用氯化鉀或食用硫酸鎂(食用氯化鎂)為原料,經科學合理配比加工而成的食鹽,其氯化鈉含量為60%~80%。

1、低鈉鹽不僅僅適合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對健康人群也有預防保健作用。

2、低鈉鹽有助膳食酸鹼平衡,有益於美容美體,減輕精神壓力。

3、但是因低鈉鹽中鉀含量較高,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強度工作者、腎功能障礙者等不宜長期食用低鈉鹽。

該如何正確選擇和食用鹽?

對普通人而言,首要目標是減少鹽的攝取,少鹽就是少鈉。無論是吃低鈉鹽、強化營養鹽或精鹽,都應該少吃為妙,降低用鹽量是首要原則。

1、選用低鈉鹽

低鈉鹽雖然鈉含量減少25%,但鹹味減少得並不多,比較理想的減鹽方法。但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調味習慣,烹飪時不能因為低鈉鹽不咸而多放些,更不能因為低鈉鹽有好處就大把大把地用。

2、改變烹調方式

如果烹飪時早早的放鹽,鹽就可能滲入食物中,吃菜的時候把放的鹽都吃到肚子裡了,等起鍋時放鹽,多數還在菜的表面和湯汁中,這樣既能起到調味的作用,又可以少攝入鹽。

3、多吃清淡膳食

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吃清淡飲食。購買加工食品時可仔細閱讀產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中的鈉含量,選擇含鈉量比較低的加工產品。

鹽吃多了會怎麼樣?

第一,高血壓。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吃得太咸了的話,是很容易導致高血壓,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如果吃得比較鹹的話那麼有高血壓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第二,血管硬化。在日常生活中攝入過多的鹽的話,很容易導致血管硬化,這是因為攝入過多的鹽容易導致人體內的血容量增加,這樣的話對血管壁的側壓力就會大大增加,從而引起血管硬化。

第三,損害腎臟。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吃很多鹽,很容易造成對腎臟的損傷,因為鹽吃的很多,容易有口渴的感覺,這樣就需要喝很多的水,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地攝取鹽分的話,很容易會導致身體浮腫,然後還會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第四,胃癌。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攝入高鹽分的食物的話,容易會導致胃癌,這是因為高濃度的食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壞胃黏膜從而引發癌症

第五,感冒。一些經常攝入過高鹽分的人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患感冒,這是因為高濃度的食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人體呼吸道細胞的活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抗病的能力,還可以在減少人體的口腔中分泌的唾液,從而使口腔裡面的溶菌酶大量減少,這樣就可以增加病毒以及病菌感染呼吸道的機會。

第六,骨質疏鬆。經常在日常生活中攝入過多的鹽分,很有可能會導致骨質疏鬆,還有可能會導致小兒缺鈣。所以一些老人和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是可以減少對鹽分的攝入。

總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這些飲食習慣的話,很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低糖低鹽低脂肪低熱量的飲食習慣是最好的,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喝水多運動。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科普中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219/122035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