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廣州也樓市鬆綁?住宅限價政策鬆動:一刀切改為價格浮動

接近廣州市住建委的人士稱,廣州改一刀切限價政策為根據周邊樓盤價格浮動調整限價,因此部分樓盤限價可能出現提高。

廣州樓市鬆綁又有新動作。

2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一名接近廣州市住建委的人士處獲悉,廣州改一刀切限價政策為根據周邊樓盤價格浮動調整限價,因此部分樓盤限價可能出現提高。

限價政策仍在執行部分「優化」

12月19日,廣州市住建委發文宣布完善包括公寓、商鋪在內的商服類房產銷售政策,去年3月30日前土地出讓項目不限定銷售對象,可以銷售給個人。

事實上,不止商服類房產,廣州住宅項目的限價政策也悄然鬆動。記者了解到,廣州市荔灣區、海珠區等多個樓盤均出現了通過網簽單價提高的情況。

一名接近廣州市住建委人士透露,廣州改一刀切限價政策為根據周邊樓盤價格浮動調整限價,因此部分樓盤可能出現限價提高。

此舉是否意味著廣州限價政策也開始鬆動?

一名房地產研究員告訴記者,廣州目前確實出現了限價提高的情況。多家廣州本地房地產公司也確認了這一消息,某地產公司工作人員還告訴記者,當前房價要以穩定為主,漲跌幅要控制在10%以內。

記者撥打了廣州市政府服務熱線「12345」諮詢限價政策,一位廣州市住建委工作人員解釋稱,廣州仍在執行限價政策,只是進行了價格「優化」。「不是說放鬆了,要看企業的情況,如果能簽那就是低於指導價」,他說,「但價格再高就簽不了了,不可能無限制往上漲。」

另一位不具名的廣州市住建委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此前商品房在網簽時,系統會自動彈出一個包含限價範圍的「對話框」,現在這一對話框已經被取消。「但不能說調控放鬆了」,他表示。

一位接近廣州市住建委人士透露,目前廣州的限價政策確實出現鬆動,主要是改變了之前一刀切的限價模式,在具體操作用,允許以售樓盤根據周邊樓盤價格為參考,合理調整售價,不得高於周邊樓盤的售價。

(樓市「鬆綁」地圖,來源:搜狐焦點)

多樓盤「雙合同」改「單合同」網簽限價提高

張莫(化名)今年購買了廣州市荔灣區廣鋼新城片區的某樓盤,今年9月,他第一次前往售樓處簽約時,根據開發商的要求,簽署了總價390萬元的「雙合同」,即總價約310萬元「購房合同」和總價約80萬元的「裝修合同」。

上周,張莫去售樓處簽訂正式合同時,他被告知「雙合同」不再使用,而是簽訂按照實際購房價格擬定的單一合同,同樣總價為390萬元。「開發商說之前的價格太低了,可能過不了網簽,說現在的價格可以過」,張莫告訴記者。

據了解,張莫所購置住房建築面積為到92平方米,按照310萬元的總價計算,單價為3.37萬元/平方米;按照390萬元總價計算,單價為4.24萬/平方米。據此推算,網簽價格提高了8700元卻依然可以有望通過。

無獨有偶,一位房產仲介告訴記者,其代理的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燕崗地鐵站附近的某項目,也有部分單位由此前的「雙合同」改為「單合同」。她透露,此前採用的「雙合同」時,裝修合同和「購房合同」分別為1萬元/平方米和4.3萬元/平方米左右,加起來5.3萬元/平方米左右。

「現在是把一部分單位拿出來搞活動,畢竟年底上市公司要衝業績」,這位仲介說。她介紹,該項目小戶型價格為4.5萬元/平方米起,較此前「雙合同」中的購房合同價格有所提高,但仍可以通過網簽。「我們的房子已經拿到預售證了,現在備案價有調整」,她表示。

(廣州房價走勢,圖片來源:安居客)

曾傳外圍區域取消限價

今年10月,網傳廣州市增城區、南沙區、花都區房屋銷售價格必須按照真實價格備案,網簽價就是真實售價。消息一出,關於「廣州取消限價」的聲音快速傳播開來。10月20日,廣州市住建委火速回應稱,將繼續堅決執行現行各項調控措施不動搖,嚴格對新建商品住房開展價格指導;但同時,市、區住建部門將對新建商品住房預售和網簽價格指導機制進行優化,嚴禁開發企業拆分價格報備。

此前,為規避監管,一些開發商採取「雙合同」的方式規避限價,常見的雙合同包括「購房合同」和「裝修合同」,例如某市場價4萬元但網簽價不超過2萬元的樓盤,開發商會要求購房者簽一份2萬元/平方米的購房合同,再簽一份2萬元/平方米的裝修合同,如此,購房合同才能順利網簽備案。

實際上,從去年3月開始,廣州接連發布一系列限購、限價政策。2017年3月,發布了「史上最嚴」的《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通知》,包括居民購買住房證滿2年後方可轉讓等在內的嚴格限購規定。2017年8月,廣州市住建委等部門又聯合發布了《關於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部署全面加強市場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商品房新房銷售價格不得超過備案價,備案價要接受政府指導,一旦價格超過備案價,則不予以網簽,不發預售許可證。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中國證券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222/1221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