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大饑荒年代毛周巨資援外 出口糧食夠3400萬人吃1年

作者:
大饑荒年代,中共對外援助的力度不減,更離譜的是多徵集上來的口糧,很大一部分用作了援外與出口。1959年和1960年兩年淨出口合計136億斤糧食,相當於3,400萬人一年的口糧。

大饑荒年代,中共對外援助的力度不減,更離譜的是多徵集上來的口糧,很大一部分用作了援外與出口。1959年和1960年兩年淨出口合計136億斤糧食,相當於3,400萬人一年的口糧。(網路圖片)

中共1958年發動「大躍進」運動以後,中國出現了一場前後延續四五年之久的大饑荒,令神州大地生靈塗炭,超過四千萬人非正常死亡。中共在1980年代以前將大饑荒歸咎於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後改稱為「三年困難時期」。歷史記錄顯示,實際上那三年風調雨順,大規模嚴重的洪水、乾旱等自然災害一次也沒有發生。大饑荒完全是中共造成的徹底的「人禍」。

曾在1959年擔任毛澤東兼職秘書的李銳評述道:「高舉『三面紅旗』,高指標,瞎指揮,一平二調,造成國民經濟大破壞,餓死成千萬人,這是中外古今歷史上承平之世絕無僅有之事。」

荷蘭歷史專家馮克(FrankDikotter)表示,強迫、恐怖和系統的暴力是「大躍進」的根本,「大躍進」是人類歷史上有動機的最致命的大規模屠殺之一;「大躍進」饑荒可與古拉格群島和納粹大屠殺並列為20世紀三大人類災難。

由學者宋永毅主編,哈佛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的《中國大躍進——大饑荒資料庫(1958—1962)》包含七千多份檔案資料,二千多萬字,其中有三千多份中共內部檔案。宋永毅在總導言中表示,大饑荒的本質,是中共對中國農民進行的一場「糧食戰爭」。

大饑荒時期中共對外援助的力度不減

中共在大饑荒時期,不僅拒絕外國援助,反而進行大量糧食輸出和對外援助;援外金額甚至遠遠超過了對蘇還債,其中1961年至1964年的外援總額為35.5億元。在大饑荒最嚴重的1960年,中共成立了專門的外援機構,數額也在這一年激增。

1964年12月,周恩來在中共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中稱:「我們欠蘇聯的各項借款和應付利息共計十四億零六百萬新盧布,已經按期償還了十三億八千九百萬新盧布,剩下的尾數一千七百萬新盧布,我們已經向蘇方提出,用今年對蘇貿易的順差額中的一部分來提前全部還清。不僅如此,我們還拿出了比這個時期償還的外債數額要大得多的資金和物資,支援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主義國家。」

李先念在《關於1961年和1962年國家決算的報告》中稱,1961年和1962年,對外援助支出合計為137,300萬元。連同前三年的對外援助支出,五年總計236,200萬元。其中,援助阿爾巴尼亞、朝鮮、越南、古巴、蒙古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部分,為186,600萬;援助亞洲、非洲民族主義國家的部分,為49,600萬元。

大饑荒的1961年,援外支出接近償還外債的支出。阿爾巴尼亞與北京談判的主要代表希(PupoShyti)曾經說道:「在中國,我們當然看得到饑饉。可是,我們要什麼中國就給什麼,我們只需要開開口。我感到很慚愧。」

1962年初,中共承諾對外援助69億多元人民幣,主要是越南、朝鮮、蒙古、阿爾巴尼亞,其次是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爾、埃及、馬里、敘利亞、索馬利亞等亞非國家。中蘇關係緊張之後,中共更加擴大了對外援助的規模。1962年後,援外支出遠遠地超過了償債支出。1967年中共對外經濟援助占國家財政支出的4.5%,1972年達51億多元,占財政支出的6.7%,1973年更是上升至7.2%。

當時中共援助最多的國家是越南和阿爾巴尼亞,施援目的是推動「世界革命」和「支援反修」,最終造成的可嘆結果有目共睹。

中國對朝鮮的援助一直未斷。1958年至1963年,在中國最困難的時段,中共以無息貸款方式為朝鮮承擔了紡織廠、軸承廠、糖廠、熱工儀表廠、繼電器廠、電子管廠、無線電零件廠等29個成套項目。

1960年10月5日,周恩來接見朝鮮副首相李周淵,,說最近蘇聯把專家撤走了,這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困難,但中國仍然同意供應朝鮮10萬錠的棉紡設備,也同意供應其它項目。周恩來並同意分4年貸款4.2億盧布給朝鮮。至於償還期限,能還就還,不能還也可以延期,推遲10年甚至20年也未嘗不可,等後代還也可以。1962年,為滿足朝方急需,中國將自己建成尚未使用的邯鄲第三、第五紡織廠的設備全套拆往朝鮮。

1959與1960年大饑荒中共淨出口136億斤糧食

大饑荒年代,中共把農民的口糧、救命糧甚至種子全部徵收一空。更離譜的是多徵集上來的口糧,很大一部分用作了援外與出口。除了出口糧食以外,還出口很多食品,包括花生油、花生仁、鮮雞蛋、活豬、凍豬肉、活家禽、凍家禽、凍兔肉、水產品、蘋果、柑橘、豬肉罐頭、水果罐頭、蔬菜罐頭、啤酒、核桃、核桃仁、黑木耳紅棗香菇、栗子和蜂蜜等等。

根據中共外交部解密檔案,大饑荒年代,1960年4月,中共外交部決定以政府名義,無償贈幾內亞大米1萬噸。除對幾內亞的援助外,1960年還有15,000噸小麥支援阿爾巴尼亞。1961年8月,寮國來函要求支援稻種,中共也決定援助15噸。

大饑荒年代,中共對外援助的力度不減,更離譜的是多徵集上來的口糧,很大一部分用作了援外與出口。1959年和1960年兩年淨出口合計136億斤糧食,相當於3,400萬人一年的口糧。

根據《中國統計年監》的數據,1958—1960年期間的糧食持續淨出口。1958—1960年期間每一年的糧食淨出口分別為265.99萬噸、415.55萬噸和265.41萬噸。

跟1957年相比,1959年在全國性饑荒已經形成的情形下,糧食產量減少了2,500萬噸,而糧食出口卻增加到415.75萬噸,比1957年的糧食出口增加了209萬噸,多了一倍。這還是貿易糧,如果折成原糧要更多些。這個糧食出口量直到1985年才被超過。大饑荒最嚴重的1960年,中共還繼續出口糧食272萬噸。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第八章寫道:「最令人驚訝的是,甚至在死亡率上升的1959年,中國糧食的輸出竟然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1959年和1960年兩年淨出口合計共680萬噸糧食。680萬噸糧食,等於136億斤糧食,該是多少人的口糧?1960年《中共中央關於壓低農村和城市口糧定量標準的指示》規定,農村口糧最低可壓到每人每年300斤原糧以下,豐收地區最高不得超過每人每年400斤。按最高標準算,136億斤糧食相當於3,400萬人一年的口糧。用得恰當的話,這136億斤糧食糧食足足可使3,400萬人免予飢餓,讓他們飽飽地吃一年!

張戎在《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中指出,中國的糧食出口僅1958年、1959年兩年就高達700萬噸,可以為3,800萬人每天提供八百四十熱卡。這還不包括肉類、食油、蛋品等大量的出口。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8/1230/122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