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南海財政出大事!專家大驚 中國經濟或跌入「死亡螺旋」

1月10日,中共官方公布了兩個數據:12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這兩個數據的下跌令經濟學家大吃一驚,紛紛發出警告:中國經濟通縮風險正在上升。經濟學家為什麼這麼擔心呢?這兩個數據的下跌顯示經濟市場的需求弱了。需求弱了,什麼都跟著下來了:消費者不願意花錢了,企業不願意生產了,與此同時債務和成本卻上來了,也就是做什麼虧什麼,日子越來越難過。通縮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死症」,所以,中國經濟很有可能已經跌入一個「死亡螺旋」。

中國市場需求弱了;衰退也跟著來了

1月10日(周四),中共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9%,低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2.1%,為六個月最低。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則上漲0.9%,遠低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1.6%,創出2016年9月以來最低水準,當時為0.1%。

這個數據令經濟學家大吃一驚,紛紛發出警告:中國經濟通縮風險正在上升。

經濟學家為什麼這麼擔心呢?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的是消費者的需求,價格調節的就是供需兩側,這個數據下降了,看起來是好事,東西便宜了,誰不高興?可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那時因為消費者手裡沒錢了,或者是收入比以前少了,或者是來錢來的沒有以前那樣容易了,他們就不願意消費了;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樣衡量著企業的再生產和再投資的意願,這個數據下來了表示生產商生產需求的降低。這就是所謂的通縮,通縮來了,衰退也就來了。

通縮之前一般都可能有一個繁榮期,那時經濟快速增長,幹什麼都賺錢,銀行手裡的錢都想著快點放出去,企業也願意借更多的錢投資,所以大家背了一身債,只是繁榮未退,這些債務很有希望轉變成財富,所以潮漲了,大家都在游泳。

中國過去繁榮過的東西很多,股市繁榮過,房地產繁榮過,P2P繁榮過,共享單車繁榮過,連蔬菜類的大蒜和生薑也繁榮過,結果呢?股市進入漫長的熊市,房地產進入寒冬,P2P崩盤無數,大蒜生薑被打回原形。

中國的經濟是中共主導的,那些繁榮都讓少部分利益階層得去了,結果是製造了巨大泡沫,並沒有經濟效益,一個意外打擊,這種繁榮就變成幻滅。

有人說,2018年,川普發動的貿易戰重創了中國經濟,這猶如「漁陽鼙鼓」,驚破了一場「中國夢」,本來就危機重重的中國經濟,陷入重重「驚濤駭浪」。

通縮引發的問題很多,主要是在通縮的經濟背景下,企業原來背負的債務成本會增加,借貸的實際利率會增加,也就是一切成本都上來了,但效益卻下來了,因為市場沒有需求,你造出的東西很有可能賣不出去。

看看蘋果的業績,三星的業績,汽車企業的業績,你就明白怎麼回事了。

通縮的核心問題就是需求減弱了,跟著什麼都弱了。

中國大型投行中金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需求大幅放緩後,國內通縮壓力快速上升,PPI可能加速下探並於二季度轉負。

中國金融40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張斌日前撰文表示,如此低的價格價格水平是需求不足的表現,從歷史上看,與這樣的價格水平相伴隨的,是經濟低迷、工資、利潤和稅收的大幅放緩,企業債務壓力凸顯。

他說,目前已經採取的財政和貨幣政策,都還遠不足以彌補前期化解金融風險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管理相關政策帶來的信用收縮,經濟仍在下行通道。

有效需求減弱;銀行信貸效果有限

為了遏制經濟放緩勢頭,中共開始加大基建支出,釋放銀行資金促進放貸,尤其對小微企業和民企放貸。

不過,著名評級公司標普對此表示懷疑。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俞靚表示,儘管定向激勵措施和政策指引陸續出台,中資銀行或將對民營企業的放貸意願重新評估,但最終能否刺激信貸大幅增長依舊是個問號。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處於信貸末端的民營企業對對新增投資或貸款的有效需求亦在減弱。

俞靚認為,考慮到當前的槓桿率水平已經較高,兼顧有力刺激且不額外引入金融風險的空間已較為有限。

減稅救經濟未必有效

為擺脫經濟衰退,中共高層想起了民企和小微企業的好處,這些企業承擔了中國80%以上的就業。為此,1月9日,李克強宣布了小企業減稅的新措施,以穩定經濟和就業。

不過,穆迪似乎並不這樣想。

美國環球集團有線電視財經頻道(CNBC)1月10日報導,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助理副總裁兼分析師Christian Fang表示,中國為同時面對美國的貿易戰,以及經濟放緩,在政策上漸從去槓桿項增長轉移,但「中國提出的政策中,部份工具尚未經過測試,例如減稅,我們不知道企業和消費者會如何應對減稅」,尚不確定減稅是否會刺激支出和消費。

CNBC指出,中國在過去幾個月宣布了幾項扶持經濟措施,包括向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稅收優惠,如大幅削減營業所得稅率和提高稅收門檻,以及大幅降准,但刺激措施也可能帶來更多債務。

中國經濟或跌入「死亡螺旋」

通縮是經濟的一個「死症」,就是無論你怎麼高明,有怎樣的妙藥靈丹,也救不回一個要死的人。鑑於中共已經實施了貨幣、信貸等刺激措施,並加大了基建投資力度,但這些措施的有效,還需要一個有效市場的支撐。

中共幾輪大規模的經濟刺激,增加的投資和超發的貨幣並沒有產生經濟效益,沒有產生利潤的回報,無非是推升了房價和物價,產生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經濟泡沫,同時堆積了大量難以償還的債務,在這種背景下,大規模刺激只能是一條死路。

因此,無論是加大印鈔力度,擴大信貸,還是對企業進行減稅,由於市場需求的疲軟或成效難以預計,都可能無法阻止經濟的繼續下滑。

這就形成了經濟學家所認為的「死亡螺旋」。

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解釋,一國經濟面臨死亡螺旋是指,債務持續上升,但經濟卻無法成長。具體情況是,當一個經濟體處於更高的負債率和更深的經濟衰退時,經濟主體要對債務承擔更高的利息,但由於市場需求匱乏,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利潤減少,政府稅收也相應降低,銀行償付能力變低,等等這些因素將形成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陸凡客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12/123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