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連開4天重大會議 北京為何豢養致命「灰犀牛」 ?

此前被誤報為四中全會的會期,習近平召開重大會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表示,中美貿易戰即使已有緩和跡象,但是它的影響今年才真正浮現。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豪表示,貿易戰談得好,(中國)經濟要下滑,談得不好經濟下滑得更大。經濟學者何清漣分析,中國經濟存在幾頭所謂「灰犀牛」,但中共仍將豢養「灰犀牛」作為穩經濟的關鍵,實因無路可走。中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養老金告急,7省份收不抵支。

4天空檔為這個會;習近平通篇談風險和穩定

早前,中共各省市的「兩會」紛紛宣布調整今年會期,一致避開1月21日~24日,這期間一度被認為,中共或舉行2018年底未按慣例舉行的四中全會,但這個全會現證實是一個新開班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專題研討班」。

1月21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這個「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的開班式上講話。

該新聞通稿標註兩個重點:「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大局穩定」。

新華社報導,會上集中了中共省部級的黨政軍一把手,中央政治局常委也集體出席。

習近平強調,面對當下國際形勢、複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防範風險,也能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

在經濟方面,習近平稱,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都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困難和挑戰。

習近平21日在省部級研討班上發表講話,通篇強調防範風險和保持大局穩定。(網絡截圖)

有財經名博發評論稱,「就這個會議本身的主題『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來看,高層對於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的擔憂情緒很重,才會專門開這樣一個會,可見經濟下行壓力之大。」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影響今年才會真正浮現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周一(21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記者會上「大派定心丸」。他承認,國內外環境變化均令到大陸經濟的下行加大壓力,但是大陸去年的經濟增速仍然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

寧吉喆說: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影響確實是有,但影響總體可控。

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豪表示,官方公布的GDP含的「水份」較重,未能真正反映現實的情況。國家統計局所指的「可控」是從各方面來說,但是正值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他預計大陸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會加大。

蔣豪說︰真實GDP和名義GDP有一個通貨膨脹的差距,因為通貨膨脹的算法和一籃子商品是不公開的,你根本不知道GDP和通貨膨脹率真實不真實。貿易戰談得好,(中國)經濟要下滑,談得不好經濟下滑得更大。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亞太區主權與國際公共產業評級資深董事陳錦榮向媒體表示,大陸經濟增長放緩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接受無線新聞訪問時表示,中美貿易戰即使已有緩和跡象,但是它的影響今年才真正浮現。

穿新鞋走老路,實因無路可走

旅美學者何清漣1月22日在大紀元撰文分析,中國經濟存在幾頭所謂「灰犀牛」,其中公認的一頭就是因中共當局投資建造鐵公基造成的巨額債務。既然欠下如此巨債建成的高鐵、地鐵都處於虧損狀態,為何國家發改委還要在最近一個多月內密集批覆逾1.2萬億元城市軌道等項目,將基建當作政府「穩投資」關鍵?

高鐵、地鐵的虧損事實俱在:自從中國第一條高鐵開通以來,鐵路公司一直屬於負債狀態,2018年鐵路公司的負債更是高達4萬多億人民幣。也許有人辯解說,高鐵今年不是政府投資重點,今年政府投資的是城市軌道即地鐵。但地鐵收益總體上也處於虧損狀態。

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共有43座城市的地鐵建設規劃獲批,規劃總里程約8600公里。從單條線路看,目前中國大陸除北京地鐵4號線、北京地鐵機場線、上海地鐵1號線等個別線路外,幾乎全部虧損。

何清漣指出,中共當局的投資行為,從來就不能從經濟角度理解,而是需要從政治角度理解。比如這一輪政府投資的口號是「補短板,穩投資」,但城市軌道項目應該不是「短板」,連一、二線城市的地鐵都嚴重過剩,在50個三線城市修地鐵至少不是目前的急需。

而地方政府之所以爭著建地鐵,只因修建地鐵是一項「燒錢」的工程。據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公開透露的數據,地鐵成本平均每公里達7億元左右,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是政府財政資金和間接融資,營運主要靠財政補貼,完全不需要考慮盈利。

一旦申請到修建地鐵的許可,當地政府至少達到三個目標:穩投資、穩就業、穩預期,修建地鐵至少需要幾年時間,中國官員是有任期的,只要在任期內能夠達到上述三穩,保證當地經濟增長,自然也就穩住頭上烏紗,還有可能晉升——這就是中國地方政府穿新鞋走老路,重回政府投資促基建,將「二十一世紀開發地下交通資源」當作中國發展真經的原因。

養老金告急7省份收不抵支

每日經濟新聞1月21日報導,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下,東北等部分省份已經出現了收不抵支的問題,即當年收繳上來的錢不夠當年的發放。

中共人社部2017年11月底發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顯示,中國多個省份養老金告急,其中最嚴重的是黑龍江省,不僅當期收不抵支,而且累計結餘已「穿底」,欠帳232億元。而這個差額可能會越來越大。

養老進收不抵支地區不斷增加。2014年養老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有3個,到了2016年增至7個省份,分別為黑龍江、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青海。

除黑龍江已經穿底,其它6個省份累計結餘雖尚未穿底,但是穿底的風險巨大。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22/1235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