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中國字 霸氣!

美國總統川普在 訪問中國大陸期間,兩次展示自己外孫女阿拉貝拉的中文水平,她的表現獲得廣大中國網友的點讚。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頒布法令等形式,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如何感受漢語之美?或書橫平豎直,或研字中韻味,或品語中精粹,體味中華文化中的一字一世界,一語一乾坤。

《最初的漢字》

文字與圖像在漫長文明中相輔相成

漢字有最少五千年的歷史,大汶口文化出土的一件黑陶尊,器表上用硬物刻了一個符號:上端是一個圓,像是太陽;下端一片曲線,有人認為是水波海浪,也有人認為是雲氣;最下端是一座有五個峰尖的山。這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漢字,比商代的甲骨文還要早。

我常常凝視這個又像文字又像圖像的符號,覺得很像在簡訊上或社交平台上收到學生寄來的信息。信息有時候是文字,有時候也夾雜著「表情」的圖像符號。一顆紅色破碎的心,代表「失望」或「傷心」;一張微笑的臉,表示「開心」、「滿意」,這些圖形有時候的確比複雜的文字更有圖像思考的直接性。

△圖/視覺中國

漢字造字法中本來有「會意」一項。「會意」在漢字系統中可以連結文字與圖像的共同關係,也就是「書畫同源」。人類使用圖像與文字各有不同的功能,很多人擔心現代年輕人過度使用圖像,會導致文字沒落。

我沒有那麼悲觀。漢民族的文字與圖像在漫長文明中相輔相成,彼此激盪互動,很像現代資訊上文字與圖像互用的關係,也許是新一代表意方式的萌芽,不必特別為此過度憂慮。

△圖/視覺中國

一個「旦」字,是文字,是圖像,更像詩意的句子。

大汶口黑陶尊上的符號,如果是「旦」這個古字,這個字裡包含「日出」、「黎明」、「朝氣蓬勃」、「日日新」等許許多多的含意,卻只用一個簡單的符號傳達給視覺。

漢語文學似乎註定會以「詩」做主體,會發展出文字精簡「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短詩,會在畫面出現「留白」,把「詩」題寫在「畫」的「留白」上,既是「說明」又是「會意」。

△圖/視覺中國

希臘的《伊利亞德》、《奧德賽》都是鴻篇巨製,詩里貫穿情節複雜的故事;古印度的《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達》動則八萬頌十萬頌,長達幾十萬句的長詩,也是詭譎多變,人物事件層出不窮,習慣圖像簡潔思考的民族常常一開始覺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同一時間發展出來的漢語文學《詩經》卻恰巧相反,寓繁於簡,簡單幾個對仗工整、音韻齊整的句子,就把複雜的時間空間變成一種「領悟」。

△圖/視覺中國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僅僅十六個字,時間的逝去,空間的改變,人事情感的滄桑,景物的變更,心事的喟嘆,一一都在整齊精簡的排比中,文字的格律性本身變成一種強固的美學。

漢語決定了不與鴻篇巨製拼搏「大」的特色,而是以「四兩撥千斤」的靈巧,完成了自己語文的優勢與長處。

◆◆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歷經時間的演變

漢字是先賢與你我穿越時空的「對話」

甲骨文是商朝後期用寫或刻的方式,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形聲字只占20%。

△圖/視覺中國

金文:先秦稱銅為金,故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鐘鼎文、彝器款識。

△《散氏盤》全圖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手筆「懸針」較多。

△石鼓文,篆體/視覺中國

隸書的出現漢字逐漸用橫、豎、撇、點、折等筆畫構成。字形漸成扁方形,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晉《皇帝三臨辟雍頌》隸書/視覺中國

楷書使漢字的字形字體穩定下來,真正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成為漢字的標準字。

△黃自元臨柳公權《玄密塔》字帖/視覺中國

草書始於漢初,是為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而來,縱任奔逸,赴速急就。

△元趙孟頫臨皇象急就篇卷,草書/視覺中國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

△王羲之《蘭亭集序》,行書/網絡

◆◆

許多漢字自身的構成

就能詮釋含義、激發聯想。

那一撇一捺中的「秘密」你可知道?

首要的,是邁開腳去走。

要走出一條人生之「道」,如果不邁開腳步去走,不去行動,這一切都將等於零。

暫時停下,為了更好地前行。

古人在驛道旁建造亭子,是為了讓路人暫時停下疲累的腳步,在「停」中積蓄精神與力量。

一忙,就把心丟了。

焦慮、不安、匆忙,最容易丟失一個人的「心」。讓「心」回來,人才會安寧,事才會從容。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左邊捨得,右邊給予,所謂「舒心」,就是捨得給予別人,自己也能收穫快樂。

要成贏家,要有五種素質。

亡,危機意識;口,溝通能力;月,時間觀念;貝,取財有道(貝殼是古老的貨幣之一);凡,平常心態。

◆◆

漢字是時間的紐帶

它讓悠久的中華文明傳承至今仍璀璨如新;

語言是空間的橋樑

雖口音各異,但你我卻能因同一封家書而落淚傷心;

文化是情感的維繫

它使不同民族、文化的我們,包容團結,延續至今......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生活與藝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30/123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