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熄火因習近平矛盾相剋?還兼具拉美左右派執政弊端

中美自去年7月爆發貿易戰以來,中國經濟數據持續下滑。相當多的分析將中美貿易戰與中國經濟面臨的增長困境聯繫在一起,但也有不同觀點。美智庫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指,中共發起的「國企反擊戰」才是令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熄火的原因。還有分析認為,中共長期的負債式刺激措施使中國經濟進一步脫實向虛,實體經濟一片蕭條。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認為,當下的中國經濟兼具拉美左右派執政的弊端。

中美自去年7月爆發貿易戰以來,中國經濟數據持續下滑。相當多的分析將中美貿易戰與中國經濟面臨的增長困境聯繫在一起,但也有不同觀點。美智庫中國經濟問題專家指,中共發起的「國企反擊戰」才是令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熄火的原因。還有分析認為,中共長期的負債式刺激措施使中國經濟進一步脫實向虛,實體經濟一片蕭條。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認為,當下的中國經濟兼具拉美左右派執政的弊端。

何清漣:中國經濟兼具拉美左右派執政的弊端

旅美學者何清漣28日轉發推文說,拉美陷入怪圈循環,全民普選-左派勝出-國有公營-安置親信-員工冗重-成本巨高-技效低劣-產品滯銷-財政赤字-增稅印鈔-搜刮通脹-平民上吊-右翼兵諫-擴大外貿-出口代工-信貸危機-金融風暴-通貨緊縮-市場蕭條-失業震盪-白左嘴炮-再度普選-還是左派-循環往復右派當政,獨裁者白痴;左派當政,選民白痴。

何清漣點評說:我寫了這句「從經濟一項來看,中國現在兼具拉美左右派絕大多數特點」。為何會如此?皆因中共幾代領導人的路線不同:毛澤東的30年極左,鄧小平的30年是政左經右,當中包括胡趙江胡,胡錦濤已經開始左轉,習近平方向盤大幅左轉。結果就是除沒有民選與兵變之外,拉美左右派當政的所有弊病兼備。

中國北汽集團工廠的工人正在組裝吉普車

習近平的「國企反擊戰」:政權鞏固和增長熄火的矛盾

路透社1月29日報導,中共1月官方和財新製造業PMI料雙雙下行,工業生產持續放緩。

報導綜合33家分析機構的預估中值顯示,中共1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計將進一步下滑至49.3,為連續第二個月處在榮枯線下方,刷新2016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當時為49。上月為49.4。

中共官方1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同比下跌1.9%,為該數據連續第八個月下滑,也是第二次出現同比下跌。

相當多的分析輕易將中國經濟面臨的增長困境與幾乎同時發生的美中貿易戰聯繫在一起,但也有不同觀點。

美國之音29日報導,華盛頓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廣受尊敬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在其新著中闡述了中共強勢領導人習近平如何強化國企、擱置改革,以一場「國企反擊戰」鞏固政治地位,卻令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熄火。

他在近日的新書推介會上,以數據展示了習近平主政後,中國國有經濟如何在短短几年取代民營經濟,重新成為中國經濟的主導力量。

2013年11月,中共18大三中全會提出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外界看來,這是中國全面推進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拉迪說:「最重要的就是這句話,因為這是(共產)黨的文件中前所未見的。」

在那之前,私營經濟,或稱民營經濟,在35年裡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力,也是中國勞動力的最大僱主。

中國出口產品來源方面,1990年代中期時,絕大多數出口產品源於國有企業,如今其所占比例降至僅一成左右。外資企業曾一度在中國出口產品來源中占比近一半,而過去十年裡其所占比例逐漸下降,不斷強大的私營企業成為最大的出口產品來源。

這段時期,私有企業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量,也成為就業機會的主要來源。中國幾乎所有的新增就業機會都是由私營企業創造的。

到2013年,這一切開始逆轉。銀行發放給私營企業的信貸急劇縮減。私營企業獲得信貸占比在2013年時為57%,而到2016年則驟降至11%。同期國有企業獲得信貸占比則從35%激增到2016年的83%。

拉迪提醒,發生逆轉的2013年到2016年,也是中國信貸暴增時期,到2016年,私營企業獲得的信貸總量為6200億元人民幣,與其在2013年得到的高達2.6萬億元相比,不僅比例驟降,實際數字也在銳減。

私營企業投資份額增長停滯,隨後下降;國有企業的增長超過私營企業,過去兩年其增幅反超私企部門。

到2015年開始出現扭曲市場競爭環境的反競爭合併。合併者大多是國有企業集團,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操控。國資委起初管理著196個國有企業集團,但它們在中國企業中所占份額卻高達四分之一。

這些集團中多數都有數十個受補貼的項目,有些甚至多達數百項。拉迪說,國資委監管的兼併行為一度間斷,但到2015年中期得以恢復。

如今,兼併後的企業集團數量降至90多家,雖然數量降低,但其資產則由近11萬億元激增至近55萬億元。但這些企業集團盈利表現並不好。拉迪說,將其稅前利潤加起來,除去25%的稅,留存收益僅夠用於兼併部分五分之一的融資需求。

拉迪說,這些公司集團能夠得到大量貸款,並能從多種渠道獲得資金,因此籌集巨額資金,但結果是其資產報酬率從6、7%降到2.5%,表明這些公司集團的生產效率急劇下降。拉迪說,如果這些公司能夠維持兼併前的投資報酬率,中國經濟增速會快很多。

川普政府對中國發起的貿易戰,令一些分析寄望外部壓力可能終將迫使習近平進行改革。但拉迪認為,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另外,中國資深媒體人馬國川表示,中國負債式的發展模式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來講,可能是危險的。

負債式經濟增長模式貽害實體經濟

2018年中國經濟出現明顯下滑,穩增長壓力推動了中共刺激政策的出台,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全面降准1%;財政政策方面,基建投資發力,鐵路、城軌地鐵等基建項目的審批與開工進度明顯加快,目前光這兩項的獲批投資總額已經超過兩萬億。

專家分析,這種負債式的發展模式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來講,可能是危險的。

中國資深媒體人馬國川表示,過度使用刺激政策,會進一步加重經濟體的負債,使風險加速積累,使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大增。

過度刺激依然是讓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主導經濟,增加的貨幣很難進入民營經濟,而是流向國有企業或債市、房市和、股市,這會對民營經濟投資形成擠出效應,壓縮民營經濟的發展空間,這就讓本應該受到限制的政府權力進一步擴大了,排擠了「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經濟學人諮詢社」(EIU)分析師王丹(Dan Wang)表示,目前中國負債式投資主要受益者都是國營企業,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私人企業,依然深陷融資與信心重創的泥淖中。

這種負債式刺激措施使中國經濟進一步脫實向虛,實體經濟一片蕭條。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130/123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