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榮劍:大明非亡於滿清 實亡於自我崩潰 像極當下

—同歸域前悼明亡

作者:
從孔子以來,漢族共同體一直有夷夏之辨和夷夏之大防的政治正確,總是企圖以漢民族的文明教化夷狄之邦。但宋元崖山之戰,中原首次全面淪為夷狄之手,士大夫哀嘆崖山之後無中國。朱明王朝的崛起,卻又打破了這個定論,使得漢民族主義又一次主導中國。然不到三百年,龐大的明朝政權居然毀於一個蕞爾小邦,中原再次被異族統治。和宋朝亡於強大的蒙古軍隊相比,明朝實在是找不出客觀的理由來為自己的滅亡辯護。

同歸域

每次回到海舟山定老家,下午漫步向城北的烈士陵園走去,總是會路過一個地方——同歸域,這是一個很小的院落,圍護著一個不大的墳墓。就在這個彈丸之地,卻埋葬著18000個亡靈,也埋葬著定海最血腥的一段歷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朱由檢披髮覆面,於煤山自縊,明亡。清軍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政權。明朝宗室隨後在南京建立由福王朱由崧為帝的弘光政權,在位僅八個月就被清軍滅掉。於是,魯王朱以海監國,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率南明部分官兵進駐舟山,建立抗擊清軍基地。順治八年,即1651年,浙閩總督陳錦攻下舟山,舟山抗清軍民18000餘人同日殉國,橫屍盈城。郡幕僚喬缽不忍屍骨暴露野外,集屍骨火化合葬於定海城北山下。清康熙年間,定海知縣繆燧出私錢修復,命名為同歸域。

明亡於清,在任何情景下都難以想像,兩者懸殊實在是太大了,大明王朝不管是從其控制的疆域、人口和資源來說,還是從其財政能力和軍事能力來說,均超過滿清至少一百倍。但沒有想到的是,大明王朝在滿清十萬鐵騎之下,幾乎不堪一擊,迅速崩潰。北京城破之後,南明前後幾個小朝廷不於大敵當前團結一致,反而是勾心鬥角自相殘殺,前後存續了只有18年,真是可憐至極。大明之亡,非亡於滿清,實亡於自我崩潰。

孔子以來,漢族共同體一直有夷夏之辨和夷夏之大防的政治正確,總是企圖以漢民族的文明教化夷狄之邦。但宋元崖山之戰,中原首次全面淪為夷狄之手,士大夫哀嘆崖山之後無中國。朱明王朝的崛起,卻又打破了這個定論,使得漢民族主義又一次主導中國。然不到三百年,龐大的明朝政權居然毀於一個蕞爾小邦,中原再次被異族統治。和宋朝亡於強大的蒙古軍隊相比,明朝實在是找不出客觀的理由來為自己的滅亡辯護。崇禎帝上吊前痛罵"諸臣誤我",其實他至死都沒有明白,大明國柞何以會中斷在他的手中。

探討明朝之敗,史書汗牛充棟,以我的體會,就談兩個要點。

首先,明朝之敗,是朱家人之敗。天下雖有億兆之民,然天下只歸朱家一家獨有,王朝更替,與天下人又有何干係?李自成圍住北京城,崇禎帝自家庫里尚有銀子巨萬,卻捨不得拿出來,號召臣民捐錢,誰會去捐這個錢?!那時還沒有愛國的口號,只有愛朕,可天下是你朕一人的,這個國滅了,不就是滅了你朕一人嗎?!可憐崇禎帝臨死前才有所醒悟,在親手砍了自己女兒的手時哭喊:你為何要生在帝王家?亡國之君,其實就是亡家之君,大明王朝不過是朱家王朝,大明亡了,是朱家亡了。

其次,明朝之敗,是士人之敗。明末清初的思想大家顧炎武對此有痛徹心扉的感受,他認為有明一代,士人盛行心性之學,講究道德,推崇修養,但關鍵時刻卻是輕易喪失操守和氣節。明朝對清作戰,出的叛臣叛將之多,實在是令人咋舌。如洪承疇吳三桂,包括士林領袖錢益謙,有一大批文臣武將向滿清投降,這些人對於明清政權更替起到了幾乎是決定性的作用。故顧炎武認為,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而滿清統治者也並不待見這批降臣,將他們無情打入《貳臣傳》,認為這些人在遭際時艱時,不能為其主臨危受命,實在是"大節有虧",不可效仿,打入《貳臣傳》,是為了警示本朝官員,不能無恥而失節。

明王朝在它覆亡之際,才顯示出它不過就是一個泥足巨人,雖然體積是足夠的大,但擋不住某個衝擊而在瞬間瓦解。君主的昏庸,文臣的不忠,武將的叛變,士人的失節,國人的麻木,均已無法把這個泥足巨人粘合到一起。這不僅僅是明王朝的結局,清朝最後的結局不也是這樣嗎?!

在同歸域墓前,憑弔這18000個亡靈,似乎依稀看到了三百六十多年前的腥風血雨和一個王朝的崩潰,又似乎隱約聽到了當下山雨欲來的呼嘯聲。

02.03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遠山販夫 微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04/124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