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資中筠: 人民與朝廷哪個是目的?哪個是手段?

作者:

改革開放之初,我首次作為訪問學者訪美,參加了一次中美歷史學者的交流會。有一位美國歷史教授講了一段見聞,他問美國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絕大多數的回答就是感興趣;他問過台灣的學生,得到的回答是,為興趣而學歷史對我們太奢侈,我們是為了救國而學歷史;後來他接觸到中國大陸的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竟如出一轍,當時兩岸處於對立狀況,各自所謂「救國」的含義可能相反。

把學歷史和救國聯繫在一起,令他這個西方人感到十分新鮮。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學習和研究歷史可以有如此不同的角度。

官史,基本上是給皇帝看的

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民族頗有幾個,好像沒有像我們那樣特別重視歷史文本,對史書賦予如此沉重的使命。最常見的說法是「以史為鑑,可知興替」。這裡「替」是關鍵,為什麼不是「興衰」?就是一個皇朝由盛而衰,最後被下一個朝代「替換」了,這才是最重要的。所謂一個朝代實際上是一個家族掌權,然後又被另一個家族奪走了,換了姓。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是為了本朝能千秋萬代永遠繼續,避免被別的朝代「替」掉。

誰最該吸取這個教訓?當然是皇帝和他的家族。他的謀士、帝師的職責就是教皇帝如何保住這個皇位,老百姓是無權參與,也無能為力,所以歷史首先是寫給皇帝看的。中國二十四史只有第一部《史記》例外,是異類。儘管司馬遷本人的職務是史官——太史公,但他著史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不是為了皇朝的延續。他的心胸非常博大,包含整個他目光所及的世界,要找出規律,不是為了漢朝統治能夠永遠持續。所以他膽子很大,一直寫到當代。他是漢武帝時代的人,《武帝本紀》他也寫出來了,而且對武帝沒什麼好話,並非歌功頌德。要是看《史記·孝武本紀》,對漢武帝得不出很好的印象。而且《史記》還有點像布羅代爾所提倡的寫生活史,給各類人都寫列傳,包括《遊俠列傳》、《刺客列傳》、《貨殖列傳》等。中國人歷來是輕商的,但司馬遷給商人也列傳。還有酷吏、循吏,都分別列傳,按照他自己的評判標準。

所以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歷史書里的一個異類。是為記錄史實,也是寄託他自己的情懷,不是給皇帝看的。但從此以後,包括《漢書》,歷代所謂「正史」,也是官史,基本上是給皇帝看的。

《資治通鑑》的最後附有一封給皇帝的信

沒有列入二十四史,卻最權威、最重要的一部編年通史乾脆就叫《資治通鑑》,顧名思義,目的鮮明,是幫助統治者如何鞏固統治權的。

作者雖然也姓司馬,但司馬光與司馬遷的角度非常不一樣,他在《資治通鑑》的最後附有一封給皇帝的信,大意說我所有的精力都已經放到這裡邊了,此書是在宋英宗時奉命編寫的,完成時已經是宋神宗當政了。他請當朝皇帝好好讀一讀這部書,並明確提出,每一個朝代的興衰有什麼樣的規律,宋朝應如何吸取經驗教訓,才能持續興旺下去。

說穿了,歷史著作的最高目標就是如何使皇朝能夠千秋萬代永存下去。為達鞏固統治的目的,其中有一條就是得民心。所以得民心是手段,不是目的。就是說民眾的需求和他們的福祉,是必須要顧及的,任何一個統治者都不能不顧及,但這是手段,目標是為了維持王朝。就像唐太宗那句膾炙人口的話: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民是水,舟是皇權。

當然也可以說這是一種以民為本的思想,因為水還是最基礎的。但歸根結底,水的功用是什麼呢?是為了承載上面的皇權寶座。能夠明白這一點,重視民眾這個基礎,就算明君了。但後來因為在皇宮裡待久了,皇二代、皇三代以後,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明白了,習慣於掌握生殺予奪之權,以為自己可以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一意孤行,結果起了風浪,把船給掀翻了。

不論如何,歷史著作的最終著眼點是鞏固一家皇權的統治。

從這一功能派生出來,史書還有一個功能是對當朝統治者起一定的監督和約束作用,這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中國古代史書有一以貫之的價值觀,這是從孔子著《春秋》時定下來的。遣詞造句都代表著褒貶,叫做「春秋筆法」,所以有「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之說。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一般草民不在乎,中國士大夫卻很在乎,當國者更在乎,他們特別在乎自己死後的歷史地位,史書上是把他當成明君還是昏君。

要想歷史把他寫得好,就要做得好。做不好,在歷史上就會是昏君,亡國之君。所以對於皇帝或統治者來說,史書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使他們還有所敬畏。所以顧准說中國的文化是「史官文化」。

這個傳統在皇權專制時期能保持近千年,很不簡單。到唐太宗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怕史官記下來,堅持要看自己的「起居注」,褚遂良等人頂不住,就破了這個規矩。後來隱惡揚善、歌功頌德就逐漸多了起來。不過總的來說,史官還是有一定的獨立性,心目中有一個榜樣,治史者對後世有一份責任心,對真相心存敬畏,不敢胡編亂造。

不能以皇朝的興衰為主線

自19世紀中葉,中國人開始放眼看世界以來,再講歷史,就不限於中國,而是世界各國的歷史了。「以史為鑑」也包括以他國的興衰為鑑。中國人研究外國歷史,最開頭的著眼點是:為什麼他們能打敗我們?這也就是我開頭講的中國學生回答美國教授為什麼學歷史的問題——是為了救國。不管學中國史還是學外國史都是為了救國,這是當時知識精英的共同情結。

但是「他們」為什麼強大,就不能以皇朝的興衰為主線了。因為歐洲從中世紀以後的發展途徑,就不是一國一家的王朝興衰。歷史發展是以生產力、思想的進步和制度的改變為主線。因此,我們在學歐洲的歷史時,總是要學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宗教革命、科技革命、工業革命,什麼時候有了蒸汽機之類。既跨越王朝,也跨越國界。

作為現代人,放眼世界,是否還能立足於朝代的「興替」?既然號稱「共和國」,又以馬克思理論為主導,那麼,歷史觀就應以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眾的福祉為標準。評判是非得失有了新的視角。眼睛不是總盯著國家,而是看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包括用什麼器皿,什麼時候機械化、電氣化了,以及風俗的演變等,而統治方式、政權的興替以及制度的變遷只能成為手段。

幾年以前,中央電視台的紀錄片《大國崛起》曾引起熱議。一般觀眾自然而然會想到「中國崛起」,思考從其他國家的興衰中看出什麼規律。比如紀錄片中提到荷蘭這個蕞爾小國,卻曾經一度因其最自由、最開放、最有創新而領先歐洲,稱霸一時;比如德國作為歐洲的後來者,特別重視教育,19世紀德國的教育在歐美國家處於領先地位,德國也以此興國。

這實際上是從人類文明發展的角度看歷史,脫離了帝王家譜的體系,顛覆了為皇朝服務的歷史觀。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國崛起》這部紀錄片無形中起了一些突破性的作用。

如何評價蘇聯解體?

自從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其原因和經驗教訓是中國政界、學界戚戚於懷,揮之不去的心結和話題。總結蘇俄歷史經驗教訓的紛紜眾說,大體上有兩種視角。

一、人類文明史的視角

從這一視角出發,得出的結論是蘇聯原來的統治制度對人類的兩大訴求:生產力的發展和公平正義都無法滿足,既無效率,也不公平,反而扼殺了文化底蘊深厚、優秀的俄羅斯民族的創造力,給俄羅斯及其周邊的民族帶來的禍多於福,因而難以為繼。

不論以何種方式,最終必然要拋棄舊的制度,轉到人類共同發展的軌道上來。這一轉軌可能是和平的,也可能是通過暴力。俄羅斯得以和平邁過這一坎,避免了流血和大規模的破壞,是其人民的幸運,也說明民眾的文明程度。總而言之,這是歷史的進步。

二、沿襲朝代興替的視角

這一視角奉蘇共的統治為「正朔」,以同一政權千秋萬代永遠持續為理想,是非褒貶以此為準。於是得出的「教訓」是:從赫魯雪夫開始揭露史達林暴政的真相(儘管只是一小部分)動搖了對史達林的迷信;戈巴契夫進一步「公開化」、「新思維」,「擾亂」了人心;吸取的教訓就是在思想上要加強控制。在這裡,廣大百姓的意願似乎是不存在的,可忽略不計。

歸根結底,最高準則不是社會進步、人民福祉,而是鞏固已經奪得的政權。民眾的福利是手段,「保江山」才是最高目標。為達此目標可以適當照顧民生,也可以不顧民生,但必然犧牲民權。

告別「打江山,坐江山」思維

「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歷史本身客觀存在,如何「滅」得了?這裡指的不是史實本身,而是歷史文本對過去重大事件的說法和解釋,更重要的是對史料的取捨。對於傳統的中國人來說,歷史的作用之一是講祖先的功業如何輝煌,引起自豪感,以及要把它延續下去的責任感。蘇聯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就是圍繞著為史達林專政的合法性辯護而撰寫的。現在已經知道其中謊言甚多。中共過去也是以這部歷史為國際共運標準文本,所以整個一代「官史」基本上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真正起到了「滅史」的作用。

1951年胡喬木編《中國共產黨三十年》,曾經在短時間內為欽定官史。但是經過幾次政治運動,又有所變化,後來為進一步神化領袖,「大樹特樹」,黨史也就完全以「路線鬥爭」為綱,以說明領袖一貫正確,也就是進一步篡改歷史。真可謂「國史凡幾修,是非凡幾易」。1986年胡喬木訪美時,自己都認為那本《三十年》不能算作學術著作,不同意放入履歷中。

不同的歷史觀,歸根結底是不同的國家觀,涉及對政府和政黨存在理由的根本認識。百姓是主人,還是在皇恩浩蕩下的臣民,各級政府官員是「食君之祿」,還是納稅人養活?這「誰養活誰」是問題的根本。

中國由於皇權制度歷史悠久,「祖輩打江山,子孫坐江山、保江山」的觀念根深蒂固,而對現代民主、共和制的認識歷史較短、遠未深入普及,卻又經歷了以人民的名義行高度集權的歷史。現在要把觀念扭轉到以「民」為目的,政權為手段,十分困難,況且涉及如此巨大而盤根錯節的既得利益。但是中華民族畢竟是要匯入人類文明滾滾向前的洪流的。歷史,不論是本國的還是他國的,已不是只寫給君主看,而是面向大眾的。

培根說「歷史使人聰明」,其前提是寫真相的歷史,長期生活在歷史謊言宣教中的民眾只能日益愚昧。多一些人,早一點清醒地對待歷史,明確人民與朝廷哪個是目的,哪個是手段,最終要「保」的是誰,這是百姓禍福、民族興衰的關鍵。

2014-03-24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07/124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