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教育孩子 帶他吃頓飯就夠了

作者:

上個周末,我和門衛大爺在說話,出門剛好遇到鄰居,他們夫妻倆這段時間一直很忙,正準備出去好好吃一頓,犒勞一下自己。

大爺調侃他們說:不帶孩子去呀?去過二人世界嘛。

鄰居有些無奈地說,誒,在他奶奶家呢,帶孩子出去吃飯,上躥下跳的太累了。

我在一旁笑了笑,不由得想起鄰居曾說,工作太忙了都沒有時間教育孩子,但是嫌太累了吃飯不帶孩子,其實就是錯過了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抽專門的時間,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暗藏著機會,例如吃飯。

吃飯不僅是吃飽喝足就夠了,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培養孩子的教養與素質。

1

曾經有一次,朋友一家人出去吃飯,讓6歲的女兒珊珊點菜。珊珊第一次自己點菜,開心不已。

她認識的字不多,讓爸爸給她念菜單,一聽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忙不迭地用鉛筆在一旁做標記。很快,菜點好了,珊珊滿意地把菜單放下。

朋友假裝好奇地問她點了什麼菜,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雞翅、魚、蝦、土豆,還有芒果汁。

「都是你想吃的嗎?」珊珊高興地點點頭。

朋友又微笑著看她:「那你點了爸爸媽媽想吃的菜嗎?」珊珊沉默了一下說沒有。

朋友說,「如果媽媽只點自己想吃的,不點你喜歡的,你開心嗎?」珊珊搖搖頭。

朋友又說,你看,點的菜是大家一起吃的,有些東西,你喜歡吃,別人不一定喜歡,我們不能只顧自己喜歡呀,對吧?

珊珊思索片刻,重新拿起菜單,詢問爸爸媽媽的喜好之後,重新點了菜。

後來出去吃飯,讓珊珊點菜的時候,她都不會像第一次那樣,一股腦全點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是在點菜前都會先問爸爸媽媽想吃什麼。

每一個孩子,一生中至少都會有一次,眼裡只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孩子能否從眼裡只有自己,到關注自己、也關注他人,父母的引導很關鍵。

帶孩子去吃飯,讓孩子在點菜的過程中,除了滿足自己的喜好,也培養為他人考慮的意識。

點菜時能照顧別人口味,這樣的孩子,其他事情上也不會一味地只顧自己。懂得為他人考慮的小孩,長大以後,也會是一個善良的人。

2

有一次和妻子在外面吃飯,旁邊座位坐了一對母子,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那天剛好是用餐高峰期,上菜很慢,小男孩似乎很餓,嘴裡一直嘟囔著「怎麼還不上菜啊」。

這位媽媽和小男孩說,要不你去問問我們的菜快好了沒。

小男孩聽了,坐在位置上,對著路過的服務員喊:我們的菜什麼時候好?

很快,服務員把菜端到桌上,小男孩抱怨了一句:你們怎麼那麼慢?

這期間,媽媽一直沒有說話,直到小男孩吃完飯,放下碗筷後,她便開始問:「以前媽媽教過你,有禮貌的孩子詢問別人時要說什麼呀?」

小男孩想了一下,說:要先稱呼別人,然後說「請問」。

「別人幫了我們,我們要說什麼?」

「說謝謝。」

這位媽媽又說,你剛才催菜的時候沒有說「請問」,也沒有稱呼,也沒有對上菜的服務員姐姐說「謝謝」,懂禮貌的孩子是不會這樣的,對嗎?

小男孩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母子兩人都吃完了,這位媽媽說餐巾紙用光了,讓小男孩自己要一包紙。男孩猶豫了一下,叫住邊上的服務員,說:姐姐,請問你們有餐巾紙嗎?我想要一包紙。拿到紙巾後,脆生生地說了一句謝謝。

這位媽媽用一頓飯的機會,讓孩子重新懂得了什麼是禮貌,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叔本華說: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於,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禮貌地對待他人,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個人基本素養的體現。禮貌是人與人交流最基本的態度,那些頤指氣使的無禮之人,終會遭受厭惡與排斥。

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吃飯,必然會與他人接觸,是一個讓孩子懂得禮貌的機會。做一個懂禮之人,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3

一次小李一家在外面吃飯。小李的女兒小諾一定要點脆皮香蕉,並且還要兩份。

但小李和妻子不愛吃甜食,便勸她太多了,吃不完很浪費。但小諾一直央求著,保證一定吃完不浪費。

小李再三確認:你自己說的,會吃完的,這是你自己的承諾,要說到做到啊。

小諾堅決保證,於是小李便同意了。結果,一份才吃了幾塊,小諾便說不吃了,不好吃。

小李重複剛才小諾的保證,說:你可是承諾過,要吃完的哦,說到就要做到。

小諾依偎著爸爸撒嬌,說這次不算,下次一定說到做到。

但是小李並沒有就此略過,說:不行,這是你答應過爸爸的事,必須要做到。

於是他把剩下的脆皮香蕉打包帶回了家,吃飯的時候拿出來加熱,儘管小諾很抗拒,但小李堅決不讓步,她還是吃完了所有剩下的部分。

小李和我開玩笑說:吃了好幾頓,我女兒說以後再也不會吃這道菜了。其實我知道她那天肯定吃不完,但是她既然承諾了,就得說到做到,自己要求買的,一點要自己吃完。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相比之下,感覺小李很「無情」。但他卻用這件事,讓女兒明白了,要信守承諾,自己做出的選擇,也要自己負責。

一道菜只是吃或不吃的問題,但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樹立擔當與負責的態度,今後人生將會做出的選擇,避免不了酸甜苦辣,也難免不盡人意,但自己要學會擔當。

4

或許吃飯過程中,孩子會像前面提到的鄰居的孩子一樣,上躥下跳,讓人覺得疲憊不堪,他們的表現會讓父母覺得大失所望,但同時,這也是一個教育孩子的寶貴機會。

一頓飯,能夠讓孩子懂得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以禮待人,為他人考慮;

一頓飯,能夠在孩子的心裡,埋下一顆「擔當」的種子,教給他們人生要學會擔當與負責。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在特定的時間與特定的地點,一頓平常的飯,就足矣。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圍爐夜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11/124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