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暗示習近平先發核打擊美國 美使館罕見指正南早無中生有

日前,美國駐北京使館罕見特別就香港南華早報》關於美中談判問題的無中生有的不實報導作出糾正。南華早報是有中共特殊派系的政治背景,並非正常媒體,其報導一直有意針對習近平進行拆台和打擊。尤其是在美中關係處於全面對抗的態勢下,南華早報引用中共軍事專家的觀點,報導中共可能重新考量「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對此,阿波羅網時事評論員王篤然分析指,這暗示習近平考慮會首先對美國使用核武器。這會激化美中對抗進一步升級,是此媒體背後曾慶紅派系的別有用心。

美國駐北京使館罕見批駁南華早報報導假新聞

香港《南華早報》2月12日報導稱,當記者問到3月1日這個最後期限是否有延長餘地時,美方談判代表、財政部副部長馬爾帕斯簡單回答說,「不會」。

當天,美國駐北京使領館的中文官方推特發文批假新聞說:「《南華早報》報導失實,馬爾帕斯沒有就談判最後期限向任何記者發表講話,也沒有回答任何問題或發表任何評論。」

在美國駐駐北京使領館回應後,《南華早報》不承認報導假新聞,只是把報導修改為:本文早期版本引述馬爾帕斯稱談判不會延期,但美國駐華使館之後予以否認。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美方政府罕見出面指出港媒《南華早報》報導假新聞,顯得頗不尋常,而《南華早報》之後拒不刪除原報導內容,也耐人尋味見。

阿波羅網時事評論員王篤然分析認為,《南華早報》不能算是一個以客觀報導為導向的正常媒體,它有中共港澳工委的政治背景,是一個有中共派系的政治喉舌。美國使館指正南華早報報導的無中生有,可能與南華早報的政治背景有關。可以說,這是美中關係中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平常事件,但很可能彰顯了南華早報背後政治勢力的險惡。

《南華早報》的江系背景

《南華早報》創立於1903年,是英國殖民統治期間香港最悠久且最重要的英文報紙。在中國其他地方相對不自由的情況下,《南華早報》在傳統上一直是新聞自由的堡壘,讀者多為外交官、銀行家以及住在香港的外國人。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1日宣布,集團與南華早報集團達成協議,收購《南華早報》以及南華早報集團旗下的其他媒體資產。

2017年7月21日,政治與經濟學者程曉農先生接受《美國之音》焦點對話節目訪談時表示,馬雲雖然是中共購買《南華早報》的出資人,但對該報的經營權和控制權卻在中共港澳工委手裡,港澳工委的實際控制人是曾慶紅。

程曉農說,「馬雲是這個收購南華早報出面的這個投資人,但馬雲不是這個報的總編,他不看大樣,他也不管編輯業務。」

南華早報重磅報導火上澆油,暗示習近平要首先核打擊美國

韓國媒體引用《南華早報》2月7日援引中共軍事專家的話報導稱:「中國可能會重新考量從1964年核子試爆成功以來堅持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指在未受到他國攻擊時不率先使用核武器。

以上這位中共軍事專家可能是清華大學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他在香港《南華早報》的採訪中說:「隨著在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矛盾升級,中美兩國間的不信任增加。中國有可能會重新考慮堅持許久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

對此,阿波羅網時事評論員王篤然分析說,目前美中貿易談判處於關鍵階段,美中關係是全面衝突和對抗的態勢,還不只是貿易衝突,而是在政治、外交、科技和軍事領域全面展開,美中雙方關係非常微妙,非常脆弱。

王篤然說,南華早報引用中共軍事專家的話,稱中共可能會重新考量「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這在目前美中關係緊張的背景下,這是非常重大嚴峻的國策宣示。南華早報這裡的暗示,一旦美中對抗升級,中共針對美國會首先使用核武器,發動對美國核大戰。美國一直是中共全球擴張戰略的假想敵,中共的軍事演習無不是針對美軍進行部署的。對於習近平而言,是希望減緩全面衝突的壓力的,但南華早報的報導則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是別有用心的做法。

王篤然指出,中國大陸人士,尤其是體制內人士對中共的重大政治戰略轉變的話題,都不是自己的個人言論。如果排除南華早報的江系背景,只能解釋稱習近平放風要和美國打核大戰。但我認為,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習近平不會這樣威脅川普

南華早報貌似公正;實則拆習近平台腳

近日,《南華早報》對中共官媒與外國媒體的中國經濟報導進行了簡單對比。阿波羅網評論員王篤然分析,南華早報這種對比本身是一種很好的報導思路。但作為中資媒體、作為黨媒,南華早報在貌似公正的報導中,一來是掩護自己的真實身份,顯示自己是獨立媒體。還有可能有一種針對習近平拆台腳的意味,暗含打擊習近平的目的。

《南華早報》報導:例如,對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導,中共官媒稱,中國經濟在2018年增長了6.6%,是自1990年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導,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由於消費者信心惡化、製造業放緩,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對中國造成損失,中國真正的經濟增長率將降至4%。

例如對失業的報導,官媒引用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報導說,中國城市失業率在2018年12月達到4.9%,比去年12月低0.15%。另一項失業指標——登記失業率,在2018年底為3.8%。

美國《外交官》以《中國的經濟放緩開始衝擊就業》為題報導,中國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越來越大,使就業形勢尤為嚴峻。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曾是求職者的理想之選,但2018年9月以來,阿里巴巴縮減校園招聘計劃的消息引起網際網路的騷動,與此同時,有消息稱,百度和京東停止了社會招聘,騰訊將解僱約6000名員工。

例如消費問題。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中國的年度零售額在2018年超過了38萬億元大關,再次證明了消費者支出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的地位。」

英國《衛報》報導,對許多依賴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能力的企業來說,寒冬已經到來。經過幾十年的快速增長,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放緩,中國消費者正在感受到壓力。」

阿波羅網陸凡客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阿波羅網陸凡客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13/124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