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川普推遲對中國加稅 毛左孔慶東暗批劉鶴不如李鴻章

作者:

美中談判延長了兩天,最後結束時還是一如川普先前暗示,推遲向中國產品施加新的關稅。川普的理由是談判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沒有備忘錄,沒有協議。貿易戰繼續休戰,川普沒有給出新的限期。

川普原本從三月一日起把對中懲罰性稅率從目前的10%提升至25%。但川普周日發推稱:「這個周末對美國和中國來說非常非好」。他說美中貿易談判「就智慧財產權保護、技術轉讓、農業、服務業、貨幣等重要結構議題以及很多其它議題」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川普周日還表示,他計劃在自己佛羅里達的海湖山莊組織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峰會,假設雙方團隊在目前基礎上獲得更多進展。兩人將一起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這次談判細節公布的還是很少,感覺還在討價還價,分析指中方咬緊牙關承諾了不少,否則,川普不會輕易鬆口。

劉鶴不如李鴻章?

中方所做的讓步,這兩天其實已經陸續披露了一些,比如購買12000億美元產品,比如把上次劉鶴答應的購買美國500萬噸大豆再加碼,提高到1000萬噸,還有貨幣方面的協議,這些讓步肯定讓川普高興。但涉及結構性改革方面,目前仍然不清不楚。

中國國內出現了一些有關這次中方被美國逼得作出巨大讓步的說法,有些還對中共代表團領頭人、習近平特使劉鶴白宮見川普的姿態不滿。新浪微博流傳著一張當年李鴻章與日本談判馬關條約和劉鶴與川普白宮會面的組合照片,照片下面是趙麗華發出的疑問:「為什麼我們現在的談判不能像李鴻章那樣長桌面對面對談,而非要川普坐高處我們坐下面,為什麼?」上面是北大教授孔慶東的回答:「因為李鴻章畢竟還算個文化人,即使簽訂喪權辱國條約,鬼子也起碼給他一點個人尊嚴,不把他當成一條狗」下面跟著孔慶東的帖子很多,有的說:「晏子使楚,不辱使命,中國歷來都有大節氣的外交使臣,不辱使命!到如今,愧對祖先!」另外一條:「前幾代老大都說過『不做李鴻章』一類的話,徒子徒孫們居然想做也夠不著了。」

兩會臨近,空氣緊張,可能擔心國內對中美談判的指責聲會一直延伸到兩會召開的時候,官媒接二連三對中美談判中方為何做出讓步作解釋:

比如中共這次承諾買1000萬噸大豆,比劉鶴上次承諾的數字多了一倍,「國內有人想不通?」新華社的牛彈琴24日發文解釋:「其實,中國比需要石油還需要大豆,畢竟,中國一年缺口9000萬大豆,都依賴進口。」「今年是豬年,豬更高興,花同樣的錢,可以吃到更多的大豆飼料。」「一句話,不進口大豆,是我們反制的需要,現在進口一些大豆,是談判的需要,也是自身需要,也是想美國釋放善意和誠意。」

官媒也說「沒有入世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怪不得川普這次比較高興,中方的認識提高了:「中美不平衡是一個事實,中國每年幾千億美元的順差,確實也不可持續,多進口一些美國的貨物,而且還滿足中國的需要,真不少壞事。」官媒破天荒替中國的消費者考慮,美國東西便宜,有的只是中國的一半價格,「如果消費者能夠以同樣的價格,在國內買到同樣的商品,對中國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牛彈琴走得很遠,「從一個更長遠的角度看,這次挑戰,對中國來說,何嘗不是第二次入世呢?」而且思考的角度有點接近美國副總統去年10月在哈德遜研究所對話講話的精神:「美方提出的一些結構性訴求,乍一看咄咄逼人,但細細想想,很多又何嘗不是我們深化改革開放進程中正要做的?沒有入世,就沒有今天的中國,沒有這次挑戰,中國就不可能這麼深刻認識到自己短板。沒有因此進一步的深化改革開放,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真正復興…」

北京的多維則載文則要求理解中國的「選擇被動」和「被迫被動」是不同的,還舉出1947年中共暫時放棄延安的例子,「獲得了內戰的最終勝利」。文章最後說,「投降主義從來不是中國的選項」。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也說:「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中美有三大利益交匯點」。

不知道毛左孔慶東對川普延長加稅限期以及對官媒的上述表述怎麼想?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殷弘24日對中央社表示,中美貿易分歧仍然很大,中國的談判策略是側重增加美國產品的進口,以此淡化美方關於要求結構性改革的極大壓力,同時對這極大壓力採取「能讓一點就讓一點、能抵制一點就抵制一點」的拖延戰術。短期內,美國不加稅,可以「審慎樂觀」,但未來半年、一年,他對於中美經濟的對抗則持「審慎悲觀」的態度。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225/125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