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江靜玲:從夥伴到對手 歐盟對華態度為何大轉彎?

作者:
儘管歐洲政治領袖和輿論對美國川普總統的言行難以苟同,但在川普指稱對華貿易不平等,包括中國政府補貼企業、市場准入不平等,以及保護智慧產權等議題上,歐盟一直是支持的。攸關國安和5G未來發展的華為事件最終成為迫使歐盟各國不得不面對重新審視並改變與中國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未來兩周對歐盟將是至關重要的一段時間。不僅英國脫歐進入最後時刻,歐盟和英國的關係改變已屬必然,歐盟與中國關係在後英國脫歐時代出現劇變的走向也將在這段期間定調。

第9輪中歐高級戰略對話,周一(18日)在布魯塞爾舉行,中國外長王毅屆時將代表出席。歐盟委員會在對話前夕發布了「中歐關係戰略展望」,歐盟在這份最新出爐的報告中,首次把中國明定為歐盟的競爭者和對手——西方輿論評論這是歐盟對華態度大轉變。問題是,歐盟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把中國從過去的合作夥伴升級到戰略夥伴後,決定重新定位為競爭對手?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分析此一轉變。第一,從歐盟這份最新中歐關係戰略展望報告中,可以清楚看到,隨著中國崛起,過去20年到30年來歐洲對有關中國是挑戰也是機遇的認知,出現了變化。為讓中國融入國際社會和西方體系,歐盟和西方陣營其他國家曾站在同一線上支持中國加入包括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內的多邊體系,希望透過協助中國發展經濟讓中國與國際體系和組織融合,並藉以改善中國人權與政治體制。

但如今歐盟看到的是經濟實力大增的中國政權和人權不僅未見改善,反而更惡化——不受任期約制的習近平成了中國新皇帝、西藏人的聲音逐漸消失、維吾爾族人則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壓,香港一國兩制實際由北京操控。

在國際上,中國透過包括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賦與的優勢興起的經濟實力,採取逆向操作——創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倡議一帶一路,並連結兩者打造新中國,欲借經濟實力發展政治影響力,重塑西方包括民主和人權在內的傳統與普世價值觀。

這些事實,讓歐盟感到不安但一直未採取具體反制措施。美國川普政府上台後在國安戰略報告中把中國明列為競爭對手,是促使歐盟此刻決定改變對北京態度的第二個因素。

儘管歐洲政治領袖和輿論對美國川普總統的言行難以苟同,但在川普指稱對華貿易不平等,包括中國政府補貼企業、市場准入不平等,以及保護智慧產權等議題上,歐盟一直是支持的。攸關國安和5G未來發展的華為事件最終成為迫使歐盟各國不得不面對重新審視並改變與中國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

始終不願在美中兩國競爭中做選擇的歐洲,此刻意識到美國畢竟是歐洲的老盟友,川普也不會當一輩子美國總統;反之,中國迄今未把從西方體系中取得的經濟實力轉化為歐洲期待的對等責任與行動,且企圖重塑西方傳統價值觀。何況,習近平可以當一輩子的中共國家主席。

歐盟對中國的態度其實不是突然大轉彎,而是經過反思和檢討醞釀出來的。這份最新的「中歐關係戰略展望」與去年底歐盟出台的「連結歐亞戰略」,以及今年二月通過的「對外投資安全審查法」草案,其實是相連的。歐盟對中國態度的轉變,用「覺醒」來形容可能更貼切。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320/126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