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低美感社會:今天的中國為啥還是這麼「土

作者:
現在很多城市開始流行統一店招,要求同一條街道上的所有店招從字體到顏色都保持高度一致。這股風氣蔓延各大中小城市,我比較意外的是連上海都不能免俗。看起來是很整齊,但它們是不美的,因為它們抹殺掉的恰恰是‌‌「用心‌‌」。

‌‌「審美低下‌‌」是這兩年討論很多的一個話題。知乎上曾經有一個熱門問題,‌‌「就2015年年初而言,國人的審美大體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

其中一個高贊答案貼出了從我國城鄉居民的穿衣打扮到中學校服、從室內裝修到單位食堂的幾十張圖片,得到了將近8萬次點讚。

從那以後,每年知乎上都有一個類似的問題,只不過把年份從2015年一直換到了2019年,答案也都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對那些低俗審美的不滿和吐槽。

最新一期的《新周刊》正好也做了這個專題,封面大字標題‌‌「低美感社會‌‌」,副標題‌‌「我們時代的審美匱乏症‌‌」。

文章列舉了如今大行其道的低美感,比如土味家居、土味視頻、奇葩建築、網紅臉、偽古風、難看的街道,等等。

公眾號里類似的文章也有很多,有兩句話在這些文章里被頻繁地引用。

其中一句是吳冠中說的,‌‌「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另一句則是木心說的,‌‌「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不過說實話,我倒是覺得所謂的‌‌「低美感社會‌‌」本身其實並不可怕,不必對現在全社會普遍低下的審美水平太過於痛心疾首。

因為審美水平是由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決定的,審美反映的是一個社會的整體風貌。

在一個農業人口還占總人口近半、月薪5000以上就已經能傲視95%人口的社會裡,強行用中產階級的審美趣味去要求所有人,本身就不太現實。

每個階層都有各自的審美標準,只要是從真實的生活里自然而然地孕育出來的審美,就必然有內在原生的活力。

有人喜歡黑白灰的性冷淡風格,但同樣也有人喜歡大紅大綠的活潑風格,大家相安無事,我覺得都挺好。

當然我不否認審美有高下之分,但這件事急不來。

用不了二三十年,當下一代人的整體受教育水平提高、他們的眼界和鑑賞力得到提升,整個社會的審美水平自然也就會有一個大的提升。

所以對於那些隨處可見的俗氣審美,我願意報以最大限度的包容。

因為站在這些俗氣表象背後的是真實的人,每一則土味視頻、每一種淘寶穿搭風格、每一條大花被子,都來自於最真實的生活。

真正應該警惕的不是審美力的匱乏,而是在審美上的懶惰和傲慢。

比如電視上和辦公大樓電梯裡滾動播放的洗腦廣告。

說懶惰,是因為它們不願意花功夫去打造能真正深入人心的創意,而是選擇了用偷懶的方式。

說傲慢,是因為它們深知大眾對這種廣告的反感,但仍然深信簡單粗暴的洗腦式廣告能最大限度地達到宣傳效果,因此不惜觸犯眾怒。

再比如昨天被很多人詬病的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

好看不好看另說,但讓人不太舒服的是設計上的隨便和不用心。

整個海報只用了兩個主要的視覺符號,一個是電影節的獎盃,另一個是一棵枝葉繁茂的樹。

都是唾手可得早就被用濫的符號,組合在一起想要傳達的信息又是如此簡單粗暴,沒有任何創意的成分,沒有含蓄迂迴,當然更不會讓人有所回味。

我印象里已經很少有國際電影節直接把獎盃作為主要元素印在海報上了。至於樹,更是設計懶人最愛用的符號,因為它可以被賦予任何的意義,放在什麼場合都適用。

中國很多地方電影節的海報都設計得很不錯,世界各大國際電影節的海報里更是常常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佳作。

去年紐約電影節的海報我印象很深刻,是美國電影攝影師Ed Lachman和法國藝術家JR合作的作品。海報上一群觀眾手舉導演大師們的眼睛,背後的寓意讓人能自由想像。

和這些海報比較起來,北京電影節的海報的確像是一個特立獨行的異數。

用心做出來的東西也許不一定有美感,那是能力問題。但真正有美感的東西,一定是用腦用心做出來的,美需要用心經營。

再比如店招。街頭琳琅滿目的招牌霓虹原本是亞洲城市的特色風景,生動而有人間煙火氣,好萊塢電影到亞洲拍攝,最愛拍的就是這樣的街景。

即使只是普通小街上的普通小店,也經常能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招牌設計,不循規蹈矩的字體和顏色搭配里不經意間流露出店主的個性,也給城市增添了一點生活氣息。

但現在很多城市開始流行統一店招,要求同一條街道上的所有店招從字體到顏色都保持高度一致。這股風氣蔓延各大中小城市,我比較意外的是連上海都不能免俗。

看起來是很整齊,但它們是不美的,因為它們抹殺掉的恰恰是‌‌「用心‌‌」。

統一店招的出發點是希望店鋪招牌在製作上有一定的規範,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讓街道更好看,這本來無可厚非。

但在實際操作里,對每個店招的逐一審核費時費力,可能還費力不討好,所以乾脆一刀切要求整齊劃一,快速又高效。這是另一個因為懶惰而犧牲了審美的例子。

如果一定要做一個選擇,相對於滿大街整齊的店招,我更願意接受雜亂無序,因為後者哪怕再難看再沒有審美也是自由生長出來的。

或許,它們會在亂序中形成微妙的統一與和諧。也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緩慢地改善。

回到開頭的話題,‌‌「低美感社會‌‌」其實並不可怕,因為社會會自然地進化生長。我希望的是那些掌管審美話語權的人,能夠少一些傲慢和懶惰。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406/127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