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父母若不能給孩子做好榜樣 很多教育都是無用的

每個孩子小時候,在面對父母提出的要求時,可能都會在心裡嘀咕這麼一句:「你要我做,你自己怎麼不做呢?」

這句話看似幼稚不講理,其實恰恰從根本上指出了問題的要害。

父母的行為就是其信念的最直接表現,真正相信的東西,是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

一個嘴上告訴孩子讀書很重要,而自己整天卻只會打麻將、追劇的家長,是不能讓孩子真正信服的。

就像很多父母,苦口婆心告訴孩子要閱讀,自己在家中卻從不讀書;

孩子一玩手機就發脾氣批評他,自己卻拿著手機玩個不停;

告訴孩子要與人為善,不在背後說人壞話,自己卻總喜歡對別人的事說三道四······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如果父母沒做好榜樣,教育的力度和有效性都會大打折扣。

父母是什麼樣,遠比為孩子做什麼重要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教育部開展了一項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長期跟蹤研究。

研究調查了1000所學校里20000多名兒童的學業進展,來揭示究竟哪些因素和孩子的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

最終,出現了一個顛覆常識,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

結果表明: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是父母本身的特點,比如孩子擁有高學歷的父母、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家中藏書多;

而「父母為孩子做了什麼」,比如孩子擁有完整的家庭、父母把家搬到更好的小區、每天為孩子讀書,對孩子成績反而沒有那麼大的影響。

這讓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父母是什麼樣的人,遠比「父母為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講故事專家孫敬修曾意味深長地對父母說:「孩子們的眼睛是照相機,腦子是錄音機,您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們的心上。」

在孩子還小,對世界還沒有形成是非觀念的時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標杆。

孩子會在耳濡目染中不斷模仿父母,從做人的品德,到做事的方式,時間長了就會內化成性格和習慣,伴隨他一生。

等孩子大了,即便可以分辨父母行為對錯,大多數情況下也很難逃離長期以來環境的影響,最終還是會接近父母那個樣子。

《格林童話》中有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爺爺老了,吃飯時飯菜常從嘴裡漏出來,兒子兒媳便不讓他上桌吃飯,只讓他在火爐邊吃。有一回爺爺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兒媳婦破口大罵,說以後要改用大木盆給老人盛飯。

有一天,夫妻倆看見兒子米沙在地上擺弄一堆小木片。父親問米沙在做什麼,米沙回答說:「爸,我正在做木盆呢,等您和媽老了的時候,我好用這隻木盆給你們盛飯。」

夫妻倆聽後面面相覷,十分慚愧。從那以後,他們又重新把老人請上桌吃飯,並細心照顧。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作為孩子的養育者,父母應該重視自己的榜樣作用,對自己嚴格要求,懂得學習與反思,改正壞習慣,以身作則。

父母要求孩子之前,需先做好自己

教育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成為父母並不意味著放棄自己,把所有的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

父母樹立的良好榜樣,會讓孩子隨時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斷向父母靠近,這是一種內在力量的驅動,比靠講道理、時刻監督,更能讓孩子感同身受。

而父母在以身作則的過程中,也能時時反思自己的行為,不斷調整,從而與孩子之間達到更好的親子相處模式。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在教育孩子時,就是直接以自身做榜樣。

他熱愛讀書,每晚7點後就是他的學習時間,這段時間誰都不許打擾,不論天氣炎熱還是寒冷,從不更改。

正是以自身的行為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他的這種「讀書無止境」的觀念,悄悄植入了孩子心中。

教育孩子的方法多種多樣,但說到底,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

遵守社會公德,不逃票、不隨意穿馬路,公眾場所不大聲喧譁、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會對別人造成的不便,孩子也會形成規則意識,懂得約束自己的言行,有責任感;

保持良好品格,誠實守信,寬容大度,不隨意評價別人,注重情緒管理,孩子才會擁有良好的品質、健康的人格;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作息規律,愛整潔,物品用完回歸原處,做事有計劃有條理,這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形成良好的習慣,受益一生;

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父母熱愛讀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或是安排一個固定的時間段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都有利於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也有利於父母自身的學習。

這些榜樣的力量,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里,需要父母的努力和自律。

與其為孩子的教育殫精竭慮,不如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放棄了自我成長和完善。

總而言之,育兒先育己,否則你付出再多,可能都是無用的。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騰訊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410/127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