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人體解剖圖譜《存真圖》誕生記(上)

解剖學是醫學基礎理論的基礎。作為解剖學的主要分支之一,人體解剖學主要研究人體各部分的結構、位置、功能等。人體解剖學的實驗方法之一,是藉助解剖器械,把屍體切割開,用肉眼來觀察,再圖畫、記錄並整理成理論材料,從而指導實踐。人體解剖學歷史悠久,公元前500年的戰國時期誕生的醫典《黃帝內經》就明確提出「解剖」的方法。

《黃帝內經》(網絡圖)

然而,由於封建社會對倫理道理的控制,統治者強調不可隨意損傷他人,更不要說解剖人體,所以人體解剖學在中國古代發展非常緩慢。直到宋朝才誕生一本完整的人體解剖學圖譜,作者是一位懸壺濟世的名醫……

現場解剖敢為先

1106年秋,北宋泗州(今江蘇淮安市盱眙縣境內)城外菜市口,寒風颯颯。刑場上綁招數十個秋後處斬的犯人,據說或為江洋大盜,或為起義反賊。此次行刑的主持者泗州知府李夷行正襟危坐,若有所思。李知府字炳大,自1084年中進士任刑州司法參軍起,先後作過掌管軍事、刑法、水利、地方州事等方面的基層官員,一生仕途坎坷,降免多次,最後被列為元祐黨人。此次因為反對恢復王安石變法,惹得聖怒,被貶至泗州當地方官。

宦海沉浮,澆滅不了他為官的熱情,辦公依然認真。比如此次處決犯人,他就提前請示上級,做了兩個重要且大膽的決定:一是劊子手將犯人斬頭後,將屍體送至旁邊的鋪子裡對其開膛破肚,讓畫工畫出其五臟六腑;二是為了讓圖畫更加精確,他令名醫楊介當場校對畫作,根據畫作後續製作內臟圖譜。之所以要鄭重請示上級,是因為古人講求「以孝事父母,以恕待他人」,最基礎的孝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連毀傷身體都不能做,解剖人體作為一種直接毀傷軀體的行為,豈是一般人可為?還好解剖對象都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官府為敬效尤,批准了這一請示。

一切按計劃進行著。只是有一節沒有料到,觀刑的市民嚷著要看解剖犯人和繪圖的情景。李知府思忖再三後,同意選派市民代表免費觀看名醫楊介校制人體內臟圖。

古人講究「以孝示父母」(網絡圖)

這些代表真是開了眼界。十丈見方的鋪子裡,40多歲的楊介讓士兵舉著圖畫,他用夾子逐一核對屍體的各個部分:從咽喉以下,心、肺、肝、膽、胃,以及小腸、大腸、膀胱等,量尺寸、標大小、稱重量、檢經絡,記錄在案。同時將各幅圖畫標明精細等級,以便回頭甄選最精確者進行再創作。

懸壺濟世美名傳

李知府沒有選錯人。楊介可不是一般的醫生,他字吉老,時人及後人都尊稱他「楊吉老」。他出身醫學世家,母親是大文學家張耒的妹妹。出身這樣的家族,楊介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朱子百家,無所不讀,同時兼習琴棋書畫,尤長於畫竹。一方面,家學淵源、才華橫溢使得他結識了許多聞名一時的文壇俊彥,如賀鑄、呂本中等。「我以無作語,刊彼月面背。遣似呂南山,未要餘子會……」這首《寄馮少有詩並示楊吉老》即是文學家吳則禮與楊介交情的佐證。如此種種,皆為楊介日後撰寫人體解剖醫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楊介畫像(網絡圖)

人生總不可能事事順利。家室優越的楊介遇到了封建社會男人的最大「攔路虎」——科舉不中,舉孝廉不就。思來想去,他乾脆狠下心來,放棄仕途,全力鑽研醫學。這當然得有家人的支持。自此,他一邊向父親、舅舅請教,一邊遍讀醫典,拜訪名醫,懸壺濟世。行醫過程中得到了泗州知府的賞識,被任命為州醫。

中年楊介善醫疑難偏方的名氣漸漸傳遍全國。廣州府(今廣東省省會)通判楊立之喉嚨生瘡潰爛,流血不止,飲食極難。當地醫生束手無策。正巧楊介路過廣州府,應邀前往看治。他只在病榻前仔細觀看楊立之幾分鐘後,就胸有成竹地說:「此病要一次食用一斤生薑才能治癒。」楊氏家人嘆道:「無法進食,如何食姜?」楊介說:「救命之法,沒有不難的。可以先食少許,再加半斤,最後食一斤。」楊立之表示同意,艱難食用,一天後咽喉就消腫,可進粥食。楊府備重金酬謝,楊介推辭並說明病由:「您在南方,吃多了鷓鴣。這種鳥的肉雖香,但吃多了會積火於咽喉。現火毒已去,不用其它藥了。」楊立之拜服。(見清王宏翰《古今醫史》)

好食半夏的鷓鴣(網絡圖)

楊介的醫名也傳到了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宋徽宗某日腹中疼痛不已,太醫們診論為茶水飲用過多,均用理中丸治療,無效。楊介應召前往,診治後親自用理中丸熬藥,不料宋徽宗服一次腹部就不痛了。楊介現場回答:「皇上的病是因熱水而起,我用冰化之水煎服理中丸,這才有效。此法是自創。」宋徽宗希望他在宮中當太醫生,楊介婉拒。(見明徐春甫《古今醫統》)

傳世醫典也多誤

楊介行醫,多像上文故事所講一樣,喜歡弄清病源。但要弄清病源,最要緊的是把人體的內臟弄清楚。上古黃帝時的名醫俞跗,為人治病時敢割開皮膚、解剖肝腸,是以能醫痼疾頑症。但此時僅存的《煙蘿子五臟圖》、《歐希范五臟圖》有諸多錯誤,楊介因為沒有解剖方面的書籍作參考,難見人體內臟之真。

上述兩圖,系中國人體解剖學的先期之作。《煙蘿子五臟圖》原名《內境圖》,系五代時道士煙蘿子(又稱燕道人)所繪,是現存最早的人體解剖學圖作。圖中最大的錯誤在於肝在左,脾在右,而不少內臟器官的形狀、位置粗疏,不準確。《歐希范五臟圖》則是北宋慶曆年間宜州(今廣西境內)推官吳簡主持繪製的。農民歐希范起義失敗後,56人被斬首。吳簡讓人現場對56人進行剖腹刳腸,畫師繪成圖。光解剖就用了兩天。可惜沒找到合適的名醫,無法確定圖畫的準確與否。

根據古籍復原的《歐希范五臟圖》(網絡圖)

面對兩幅資料不全且錯誤較多的人體內臟畫作,楊介不是只嘆氣,而是付諸補救的行動。一方面,他主動參與把人體解剖的觀察實踐中,這才有了文前泗州刑場解剖犯人屍體的故事。另一方面,他決心發揮繪畫才能,親自編制一部實性強的解剖學專著。

楊介是怎麼完成這部書的?後世對此書有何推崇?此書現在還有存本嗎?……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集故事。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蝌蚪五線譜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419/1277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