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樓市 有一個壞消息!

作者:

大陸國家統計局在4月29日下午,公布了「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告訴我們以下幾個重要事實:

1、「農民工增量」出現了近年來最大的跌幅;

2、農民工正在不可抗拒地「變老」,50歲以上人數占比持續上升,平均年齡首次突破40歲,達到40.2歲;

3、願意出省就業的農民工繼續減少,比2017年減少了81萬。

報告稱,2018年農民工總量為28836萬人,比上年增加184萬人,增長0.6%。

也就是說,農民工總人數仍然是增長的,只是增速已經非常慢了。下面是2012年以來每年的增量(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

2012年+983萬人

2013年+627萬人

2014年+501萬人

2015年+352萬人

2016年+424萬人

2017年+481萬人

2018年+184萬人

可以看出,2018年農民工的增量比2017年大幅減少了297萬人。跟2012年更是沒有辦法比,6年來增量大幅減少了81%。

國家統計局還告訴我們,在2.88億農民工里,在「本鄉」就業的達到了1.157億人。到外鄉就業的為1.73億人;「外出進城」的農民工為1.35億人,比上年減少了204萬人。

至於跨省工作的農民工,則從2015年的7745萬人減少到了2018年的7594萬人。

農民工也在迅速變老:

上圖是2015年國家統計局報告裡的農民工年齡分布:

上圖2018年的。

通過兩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到2011年以來農民工年齡構成的變化。

16到20歲的最年輕農民工占比,從6.3%減少到了2.4%。而50歲以上農民工的占比,從14.3%增加到了22.4%。

2008年的時候,中國農民工平均年齡只有34歲;但到了2018年的時候,平均年齡上升到了40.2歲。農民工正全面從「青壯年」變成「中年人」。

為什麼會出現上述重要變化?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紅利期正在終結。

想想看:1978年「改革開放元年」的時候,中國小學生招生人數為3315萬人,那時候小學普及率還沒有達到100%。

但由於計劃生育的影響,小學招生人數不斷降低,到1996年只剩下2524萬人。2014年跌至最低,只有1658萬人。

最近幾年略有反彈,2018年為1867萬人。未來或許能短暫重返2000萬人以上,但很難站穩。

2014年「歷史最低點」入學的小學生,初中畢業是2023年。這意味著中國農民工的增長,可能在2023年前後「最差」,甚至可能出現「負成長」。這對中低端行業、特別是製造業來說,是一個壞消息。

農民工增長乏力的第二個原因,是年輕一代越來越不願意打工,特別是進廠當普工。他們的「遊蕩期」可能會拉長,換工作的頻率會提高,對打工的條件、收入要求會提高。

農民工最近幾年呈現的新趨勢,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第一,推動中低端製造業向大陸轉移,向東南亞、非洲轉移。不轉移、不升級的企業,只能等死。

為什麼越來越多農民工不離省打工,因為工廠在內遷。工廠內遷,是要降低成本。每個農民工心裡都有一筆帳,在沿海城市工資可能稍高一些,但生活成本、交通成本高,還不如在家鄉拿低一些,支出也大幅降低。

不遷移、不轉型的企業,會發現工人越來越難招,除非大幅加薪。而加薪則意味著可能虧損。

第二,純港口城市,未來發展機遇不斷減少。

全球10大港口,中國占了7個。還可能繼續提高嗎?顯然不可能了。因為人口紅利的結束、生產成本的上升,讓很多企業把生產線轉移到了東南亞、南亞和非洲。這樣,需要海運的「來料」和「成品」都會減少,中國港口的黃金時代正在過去。

看看歐美就知道了,人家沒有幾個港口可以進入前20名,但經濟一樣有質量。因為晶片之類是不用海運的,粗笨的商品才海運,比如鐵礦石、煤炭和低端玩具服裝。

中國機場貨運,則將迎來高速增長期。將來比較城市競爭力、輻射能力,可以重點關注機場貨運吞吐量。

從港口、加工廠起步的上海深圳等城市,陸續完成了華麗轉身,發展前景無限;但很多港口,比如日照、連雲港之類的,目前仍然結構單一的港口,可能面臨較大轉型的壓力。這類城市你要小心了,投資房產要謹慎。

第三,沿海城市,普遍面臨經濟轉型和升級的壓力。

事實上,不僅僅港口城市,整個沿海區域的城市都面臨轉型升級壓力。數據顯示,2018年在京津冀地區就業的農民工2188萬人,下降1.2%;在長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5452萬人,增長1.2%;在珠三角地區就業的農民工4536萬人,下降3.9%。

三大城市群都在經歷「騰籠換鳥」的產業升級。

上圖是東莞2018年統計公報里公布的手機用戶數,可以看出在2013年到2016年,東莞手機用戶數持續下降,說明人口在流失。那期間,正是大量企業離開東莞的時候。2017年,手機用戶數開始反彈,但2018年才勉強創出新高。

東莞最近兩年為什麼恢復了增長?因為深圳的大量企業遷移了過去,比如華為的終端業務總部整體就遷移了過去。

但不是所有的城市,都像東莞這樣幸運。畢竟,東莞的鄰居是中國三大一線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一線城市。

第四,大陸二線城市

大陸的二線城市,比如重慶、成都鄭州、武漢、西安、長沙、合肥等,因為外出的農民工減少了,留在本省打工的增加了。這對於強省會或者區域中心城市來說,是好消息。與此同時,大量沿海的製造業也開始內遷到這些城市,比如富士康。這種趨勢已經開始,會持續一段時間。

所以,類似武漢、杭州、重慶這樣大量賣地,甚至出現大量樓市庫存的二線城市,其實不用太擔心。

第五,沿海城市搶人的「緊迫感」大大增強。

企業遷走、農民工減少,讓沿海城市「搶人」的緊迫感陡然增加。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個城市大幅降低設籍門檻,最近的一個案例是廣州。

事實上很多城市心裡非常清楚:哪裡有那麼多人才,能搶到人就足夠了。除了北京、上海,沒有幾個城市有「挑肥揀瘦」的能力。

珠三角2018年農民工減少了180萬,但常住人口增長了170多萬,人口增量仍然是全國第一。

影響還有很多。農民工迅速變老,意味著未來將有大量農民工進入退休年齡,他們的社保其實很難支撐退休後的生活,主動延遲退休是必然的。隨之而來的,還將有一系列社會問題。

至於農民工新趨勢對樓市的影響,整體上是偏空的,畢竟人口紅利減少了。

責任編輯: 秦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501/128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