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篆、隸、楷、行、草書法之詠

吳大澄篆書

篆書之詠

學篆通古,乃知文字。漢字初萌,肇自石器。象形指事,賦以圖形,史載倉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殷商甲骨,揭古字謎。宣王太史,籀著大篆,銘鑄鐘鼎。昔秦皇,掃六合,統天下,同文字,李斯小篆,古字造極。

學篆通源,乃知五體。蔡邕論篆「處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觀,摛華艷於紈素,為學藝之范閒」。篆開先河,乃有隸、楷、行、草諸體。書道漫漫,墨客萬千。學篆起步,通古達今,過關隘,越城壘,眺樓台,識烽燧,登攀書之雄關。

學篆通道,乃知氣韻。甲骨謹嚴肅穆,金文依勢生態,石鼓渾厚雄強,盟書縱橫生趣,簡牘帛書隨性率意。書寫鍥刻,應物賦形,姿態飄逸,不拘一格。觀其氣,恢宏若曙光之噴薄;品其韻,天成若嬰兒之初啼。

偉哉,篆書!妙哉,篆書!

唐代隸書《石台孝經》

隸書之詠

學隸通本,乃知其肇。書之有隸,始生於篆。「隸書者,篆之捷也」。古籍有載: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雲陽獄,增減大篆體,去其繁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名書曰隸書。星移斗轉,隸隨漢興。

學隸通變,乃知其貴。隸貴在變,變篆自變,為捷為用,古隸、秦隸、漢隸、清隸,衍生幾度,包孕自我,催生古字之立新,再生華夏文字法書之天地。「隸變」昭昭,彰顯其道,變則彌久,通則不乏。

學隸通規,乃知其朴。道曰:「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隸精樸厚,方正古拙,拙中見巧,大度雍容。橫畫蠶頭雁尾,撇捺波鱗如翼;豎則靈動,點則玲瓏,鉤則自然,折則方棱,體勢若繁星之燦耀,筆墨若錦繡之成章。壯哉,隸書!趣哉,隸書!!

柳公權楷書

楷書之詠

學楷通脈,乃知其初。楷萌於漢,興於魏晉,盛於大唐。鍾繇創楷,二王領軍,太宗弘文,書法取士,歐虞顏柳,唐楷聖傑,一代新風,萬世師表。後世書家,幾欲越唐,呈領風騷。

學楷通靜,乃知其功。楷乃靜為,致虛守靜,澹泊清心,紅塵滾滾,世事紛紛,作楷入靜,物我皆盡。靜乃歸根,知常如明。神似挾飛仙以遨遊,志若抱明月而長終。

學楷通法,乃知其勢。人之習楷,其難稱最。楷亦真正,其書如立,法為其規,勢為其形。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傍通點畫,窮變態於毫端;依法順勢,合情調於紙上。雄哉,楷書!巧哉,楷書!

米芾《淡墨秋山詩帖》紙本行書

行書之詠

學行通宗,乃知其聖。行書之體,始於後漢,書論有記,劉德升造。行隨楷起,代有聖跡。東晉羲之,書壇稱聖,《蘭亭集序》,書中冠首。盛唐魯公,別開天地,《祭侄文稿》,不分伯仲。北宋蘇軾,創法尚意,《黃州寒食帖》,世傳為佳。後世眾家,燦若星河。

學行通簡,乃知其活。行書如行,務簡務活,相間流行。簡則點畫連筆,如高峽飛瀑,形斷而意連;活則結體取勢,如行雲流水,揚波而礪藝。簡活趨時,藝乃更新。

學行通意,乃知其境。意先筆後,意境皆備。意乃運心悟道,境乃神采造化。手熟臻於心精,頓悟始於漸悟。通意達境,要在積學。蓋有學而未能,未有不學能成。神哉,行書!逸哉,行書!

張旭《肚痛帖》

草書之詠

學草通史,乃知源流。草書之先,稱之曰「藁」。屈原創藁,乃為草篆。草之流興,始於東漢,張芝崔瑗,草稱時最。魏晉章草,學者宗之;二王今草,歷代尊之。盛唐之音,狂草崛起,張旭懷素,激顛激狂,豪放縱逸,世稱草聖。清初草傑,青主斯覺,再展風姿。

學草通妙,乃知法度。書體之美,草至為奇。其形態異,如畫圖之燦爛;其氣韻美,有樂音之和諧;其意象新,若舞蹈之傳神。師自然之妙,運筆穩健疾風掠草;取自然之勢,節奏跌宕餘音繞樑。大巧若拙,拓魏晉法度;天趣自然,開時代新風。

學草通理,乃知品格。草乃發奮之作,形雖顛狂,理乃中和。喜則氣舒,怒則勢險,哀則氣斂,樂則逸麗。筆筆心表,字字情出,行行言立,草書者,寫人也。筆勢飛舞,皆有其人之情志;氣韻縱橫,盡現其人之品格。博謇好學,人品高焉;遵道得路,草品神焉。

奇哉,草書!善哉,草書!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書法欣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513/128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