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對話:港府擱置修例 反送中運動將如何發展?

港府的道歉,在外國看來是讓步,但在港人看來,在中文的語境中,其實她沒有道歉。她的道歉,是說推動修例的過程中,政府沒有做好,導致很多誤會,所以道歉,而不是因為修例本身。這個港人不接受。另一點,是有一個年輕人6月16日因為反送中這個事情感到絕望,從金鐘一個商業大樓墜樓身亡,這個事情也刺激了香港人的情緒。

2019年6月17日,香港市民示威遊行,要求鄭月娥下台並撤銷引渡法案

由於受到巨大的內外壓力,香港特區政府上周六宣布暫時擱置引渡條例修訂,但這並沒有給香港社會上的反送中運動降溫。星期天,有兩百萬香港市民上街遊行。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石山,邀請了香港教育大學講師黎明,和美國《北京之春》網刊名譽主編胡平,對香港反送中運動未來的發展進行了討論。

記者:先請黎明老師介紹一下,星期天又有很多市民上街遊行,現在還有很多示威者在街上,他們新的訴求是什麼?

黎明:因為林鄭月娥說的是暫緩,而不是撤銷。她不認為這個修例有什麼問題,只是暫時擱置,遲點再推出。這個大家不能接受。另外一個,6月9日和12日,有很多學生和市民受傷,所以大家認為他們應該獲得賠償,也要求釋放被捕的人。還有是港府宣布這個反送中的行動是一個暴動,現在市民要求推翻這個定性。

記者:胡平先生,這個情況對您來說是不是比較熟悉?以前在中國大陸很多事件中,也有類似的過程。

胡平:當然,市民有這種反應我非常理解。我相信中共當局和港府自身也會估計到,林鄭月娥這個表態之後,市民一定不會滿意。這也是中共過去不管犯了多大錯,都不會認錯,也不會讓步。因為他認為,一讓步就會鼓勵對手得寸進尺。

但這次為什麼還是認了錯、做了一些讓步?這是因為這次修訂條例引起了複雜的反應。除了香港市民激烈反對,內部建制派的人也不同意,還有國際社會的反對。像德國表示,如果香港通過引渡條例修訂,德國就要重新考慮德國和香港的引渡條例。美國的反應更為強烈,包括要重新定位香港和美國的關係等等。

當局暫停修例之後,至少這些因素得到緩解,壓力不那麼大了。

記者:來自外國的國際壓力減緩了。

胡平:對,國際壓力緩和了。但來自港人的壓力反而增強了。所以這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局面。

記者:很多香港人這次上街遊行,提出了林鄭月娥下台。黎明老師,是不是有這種呼聲。

黎明:是。其實6月9日就有這種呼聲,但這一次更加強烈。港府的道歉,在外國看來是讓步,但在港人看來,在中文的語境中,其實她沒有道歉。她的道歉,是說推動修例的過程中,政府沒有做好,導致很多誤會,所以道歉,而不是因為修例本身。這個港人不接受。另一點,是有一個年輕人6月16日因為反送中這個事情感到絕望,從金鐘一個商業大樓墜樓身亡,這個事情也刺激了香港人的情緒。

記者:對。但不管如何,香港政府還是做出了一點讓步。胡平先生,您認為這個讓步是北京的決定還是香港政府的決定。

胡平:當然是北京的決定,最起碼是北京認可的。香港政府在這個問題上不可能單獨做出任何決定。就這個讓步來說,其實它的約束力比字面上的要大。因為現在是因為各種壓力導致擱置,以後如果香港政府再推出,會面臨同樣的壓力,尤其是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

記者:2003年香港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導致五十萬人上街,後來政府也是說擱置,但後來就不了了之了。這一次,香港市民再次上街大規模遊行抗議,我相信不僅僅是針對修例,而是對港府過去一段時間的做法感到不滿,要求追究責任。黎明老師,你覺得市民的要求,哪些可能會得到滿足,哪些政府不會答應?

黎明:我覺得,比如對暴動的定性,港府可能會大幅度縮小這個定義的範圍,只說有極小數的人,而不針對廣大市民。賠償傷者不太可能,因為香港警方的態度十分強硬。

而林鄭月娥下台,這就要看她和中央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關係來決定了。

記者:非常感謝兩位。

您剛才聽到的,是本台記者石山,邀請香港教育大學講師黎明,和美國時政評論家胡平,對香港反送中運動未來發展所進行的討論。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自由亞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618/1303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