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深度好文:一個人情緒到了盡頭 是沉默!

生氣是一種心病,心靈深處總是鬧哄哄的,坐臥不安,看什麼都不順眼。而那些不怎麼生氣的人,雖然不是很有錢,也有煩惱,但睡得踏實,吃得香,臉上也多一點笑容。

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少了情緒,變得沉默了。曾經也抱怨過社會,埋怨過老天爺,還生氣到「肺都氣炸」了,但一切都於事無補,生氣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是會讓自己越來越糟糕,於是開始保持沉默......

變得沉默,是因為看淡了,看透了,看習慣了。

曾經看不慣的事情很多,比方說,誰和誰戀愛了,然後閃婚了,後來閃離了,真的感覺很討厭;別人占有了自己的東西,還總是理直氣壯說是他自己的;有人向你乞討,給他錢,結果他纏著你不放......

世界總有齷齪的一面,也有美好的一面。而年輕的我們,都是「憤世嫉俗」,討厭的,喜歡的,令人生氣的,都寫在臉上,甚至要氣嘟嘟地說出來,才覺得解氣。

你一邊生氣,年紀一邊增加,突然發現自己有點「頹廢」了,心情也波瀾不驚了。那不是你沒有生氣的理由,而是把所有生氣的理由,都看淡了,看透了,學會自我安慰了。比方說,看到有人隨意踩踏草坪,你很氣憤,但你不會衝著別人吼叫了,而是輕輕提示一句「要愛護小草」。或者你根本就不想去理會這些,你已經「見怪不怪」了。

人生有起起落落,感情有冷暖,心有真假,話有虛偽的和真誠的,你越來越懂得如何辨別,對那些不舒心的事情,都一笑而過,看淡了,就好了;對那些令人愉悅的,懂得了保留。

變得沉默,是自己已經「精疲力盡」,不想再去掙扎了,不去爭什麼了。

有時候,真的感覺很累,最累的是心累。當一個人的心,累到什麼都不在乎了,嘴巴也不想說什麼了,就變得沉默了。

以前,逢人就傾訴,但別人不懂自己,你越傾訴,越感覺寒心。與其對別人喋喋不休抱怨人生,不如沉默,一個人發呆都好。

以前,情緒爆發的時候,撕心裂肺地怒吼,對自己討厭的人,傷害自己的人,損壞自己利益的事情,都要罵一頓,或者找到別人去「發牢騷」。也許,你還要「潑婦罵街」,發泄自己的情緒。但後來,你掙扎著,就疲憊不堪了,心情也糟糕透了。

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爭來爭去,爭個什麼?爭多了,就來了脾氣,不爭了,人就輕鬆了。其實,不爭,不是認輸了,而是懂得低調做人,學會了保護自己,起碼保證心情會好受一些。

變得沉默,是渴望得到一份安寧,學會了獨處,討厭世界的喧囂。

沉默,原來是一份修養,是褪去了脾氣之後,做人就回歸到了本真。一個人,坐著安靜的一隅,不說話,聽別人說什麼,是尊重別人;一個人待著,沉默著,是慢慢找回自己當初的心情,讓迷失已久的自己,重新「回來」。

一個人,用兩年時間就學會了說話;但學會沉默,卻要用很久很久的時間,甚至是一輩子那麼久。不說話,是在用心讀世界,是換一種方式認知世界,認識自己。

沉默不是一句話也不說,而是少說多做;少說多聽。讓自己不去參合那些紛紛擾擾的事情,從情緒爆發狀態,走進平和的狀態;遠離了是是非非,可以過上與世無爭的日子。

沉默,是一個人的度量,當你可以容下越來越多的事情,你的情緒就越來越少了,都可以被包容,你也在走進「宰相肚裡能撐船」的人生境界。

一個人情緒到了盡頭,是沉默!因為包容了世界的不完美,看淡了別人的是是非非,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內心。

一個人情緒到了盡頭,是沉默!是時光在生命力沉澱下來,過去的都不再重要,現在的順其自然,未來的都好好珍惜,也許,未來的日子依舊很苦,但不會感覺太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coco01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814/132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