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看破不說破 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有人說,看破不說破是一個人難得的修養。因為生活中,看破往往不難,不說破則很難。

有些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一吐為快,卻完全忽略了對方的感受;殊不知,說得越多,矛盾越多,彼此間的距離越遠。

給自己一點沉默的時間,思考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這是尊重,是智慧,是善良,更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1

看破不說破,是尊重

王陽明曾說:「大凡朋友,須箴規指摘處少,誘掖獎勸意多,方是。」

與朋友相處,就算要勸誡,也要少一點指責,多一點開導鼓勵,如此才正確。

急於炫耀自己看穿的那一點小事,容易引起人的反感,用心良苦、循循善誘,才更容易讓人接受。

有一位青年,很喜歡炫耀顯擺。有一天,別人當面指責他說:「你不就是靠著親戚關係才當上主管的,有什麼好炫耀的?」

青年很生氣,跑去找朋友訴苦,抱怨自己被人輕視。

朋友沒有直接戳破,而是隱晦地勸解道:「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只要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足夠好,就不用管別人說三道四。」

青年聽後立即心領神會,欣然接受。

有些事看破,卻不必說破。在照顧別人臉面的情況下,委婉地說出自己的看法,既能給出建議,又顧全了對方的面子。

俗話說:「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

看破,但不必說破,給別人留有餘地,對方自然會感受到你的真誠和用意。

2

看破不說破,是智慧

說話要謹慎,什麼話對什麼人可以說,什麼話該說、不該說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正如海明威說的:「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一輩子才能學會閉嘴。」

宋太祖趙匡胤聽聽信奸臣石漢卿的讒言,將開國功臣張瓊賜死。從此,身居高位的大臣人人惶恐。

殿前都虞侯楊信上任後,便「突發啞巴,言不能語」,只能打「啞謎」表達,再由貼身家童「翻譯」他的啞語,這樣一來,也絲毫不影響他的工作。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楊信臨終前,竟開口感謝了皇上對他的知遇之恩。

原來,楊信一直都在裝啞,他深知禍從口出的道理,沉默可使自己少惹是非,少留把柄。他的睿智讓他得以善終。

說話,出自天性,不說,則出自智慧。為人處世,看破不說破,是一種洞察力,更是一種大智慧。

3

看破不說破,是善良

《荀子·非十二子》裡說道:「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言語得當,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不該說話的時候懂得沉默,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

有一位口吃的朋友,有一天在路上遇到有人問路,偏偏問路人竟也是個口吃,這個口吃的朋友在問路人面前,一語不發。

待問路人離開後,同行的人疑惑地問他,剛才為何沉默。

口吃的朋友說道:「人家也是口吃,我要是回答了,那人會以為我是在戲弄他。」

能說話是一種能力;靜觀不說卻是一份善良。

就算是再淺顯的事情,談及別人的短處,也需要巧妙地避開,看破不說破的背後,是設身處地,體諒對方的痛處。

體諒人心,善待他人,做到看破不說破,飽含了一個人高明遠識的善良。

生活中

很多人不懂得

「看破不說破」

只顧自己一時痛快

妄言妄語傷害對方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管好自己的嘴巴

不說無意義的話

有些事情,你我都懂

但不必說出來

真正的智者

適時緘口,知而不言

看破,往往需要智慧

不說破

則更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責任編輯: 寧成月  來源:弘德新國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815/1329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