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民國戡亂時期 蘇聯向中共提供上百萬人武器裝備

作者:
因為前蘇聯公布的數字,即70萬步槍,12000挺機槍,4000餘門各種炮及600輛坦克等,按當年中共東北野戰軍的配備,已足夠裝備上百萬人的部隊了。

首先,我們應當了解,前蘇聯檔案所講當年蘇軍轉交的武器數,既包括給東北野戰軍的,也包括通過東北方面轉交給華北、乃至西北等關內部隊的,因此不能像劉文那樣,只拿東北野戰軍自身的武器增長情況來判斷蘇方資料的可信與否。關於此點,《恩怨》一書中其實已有所說明,在此僅具體補充三點資料以引起重視。一是1945年9月21日中央致重慶代表團電曾談到晉察冀軍區聶榮臻部來電,內稱:蘇蒙軍本月底將從察哈爾撤完,軍用品一部交我,並願今後助我。

[16]實際上,這時來自晉察冀和晉綏軍區的這種電報還有不少,大都談到與蘇軍合作及獲取武器幫助的問題。二是曾克林回憶提到,9月及10月,他所在部隊曾不止一次地將他們在瀋陽、錦州等地接收的大批武器彈藥,轉運給了關內的部隊和山東的部隊。

[17]三是1946年5月20日東北局曾致電中央,說明蘇軍堅決支持東北野戰軍死守四平,並已經指示駐朝蘇軍立即提供彈藥應急,並勸中共在關內另闢戰場以減輕東北壓力,為此希望中共能夠組織海上運輸,從東北向山東運送武器彈藥,說要多少給多少。隨後駐朝蘇軍即向中共東北野戰軍提供了第一批武器彈藥。5月28日,第一批82挺輕機槍,32挺重機槍,43萬發子彈和一萬箱炸藥及大量電器材料等即由海路運往山東。至6月下旬初即已運送三批。以後運送則更為頻繁,數量也更大。到8月間,步槍已達數萬支,機槍達上千挺,最多一次朝鮮蘇軍即提供了上百車皮武器彈藥。對此,劉統先生並非完全不了解,但卻斷言這些事情只發生在1946年底1947年初中共部隊最困難的一個短暫時期,並且堅持說蘇聯和朝鮮的態度大相逕庭,蘇聯不僅兩度拒絕幫助,後來同意也是要求以糧食作為交換,而朝鮮方面卻「無償贈與和無代價幫助我們裝運」。然而已有的資料卻顯示,至少在1946年,蘇方提出希望能夠得到糧食已經是10月下旬的事情了,此前除了中方發現蘇軍好飲酒故建議山東軍區找些白蘭地過來以聯絡感情之外,並未見任何以貨易貨的問題提出。

與此同時,除開始兩三個月以外,中方從朝鮮政府方面獲得的,也主要是其炸藥廠生產的炸藥,並且是用朝幣買的,雖然價格低廉,但說完全「無償」,似乎也不盡然。以上情況都表明,計算蘇方轉交武器數,不能只拿東北野戰軍武器裝備增長的數字來對照蘇方數字,必須考慮到這些武器裝備的相當部分已轉運到關內去了。

其次,計算蘇軍當年轉交中共武器數,不能只拿1945年底以前的個別數字做論據,也不能只計算1946年5月至1947年4月之間的差數,甚至不能簡單地拿不同時期東北野戰軍實有武器數相加減,還應考慮到因種種原因受到損失的數字。事實上,劉文提到李運昌部從葉柏壽及馬三家向錦州那次運送槍彈物資,路途上被截留、偷盜和私拿就相當多,「大部武器在運送過程中遺失」。我們不能因為黃克誠部僅得1200支槍,就無視蘇軍當時曾轉交12000支槍的事實。

[18]類似的情況在中共軍隊出關最初的一年裡發生得相當多。不考慮這些情況,僅以1945年底以前的兩個電報中的數字作為根據,斷言蘇軍轉給中共的武器「少得可憐」,顯然是過於輕率的。況且,只舉出9月21日和12月30日兩封電報中提到的武器數,也並不能據此就斷言說1945年底以前中共所得武器只有這麼多。注意一下劉文所引彭真12月30日的通報文字:「運赴錦州方面的各種彈藥物資(七九子彈40萬發在內),三八子彈達80萬發,手榴彈15萬個」,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所以把「七九子彈40萬發」括起來,顯然是因為在前面已有過通報。這至少說明,在1945年9月21日至12月30日之間,絕非只有這兩封電報談到過蘇方轉交武器彈藥問題。

事實上,劉文隨後所舉李運昌之報告也能夠說明,彭真12月30日電報所提到的李運昌部運送的那批武器彈藥,也並非就是當時蘇軍在東北轉交中共武器之全部,因為它不過只是總部離瀋陽後,將原存瀋陽總部的物資西運至「葉柏壽及馬三家」的那一部分而已。再仔細注意一下劉文所舉李運昌報告黃克誠師得到的武器當中,我們也能夠發現,有些武器就不是劉文所舉9月21日和12月30日那兩份電報中所列的東西。[19]很明顯,僅僅依據9月21日和12月30日兩封電報,要證明蘇軍轉交的武器「少得可憐」,是無法成立的。要說明1945年底以前到底有過多少蘇援,不說明1945年9月下旬以前中共出關部隊得到武器的情況,和1945年9月下旬至總部離沈,即至11月下旬之間所得武器的情況,是不行的。

1945年9月下旬以前出關部隊得到過多少武器呢?僅據曾克林回憶,當該部被蘇軍迎入瀋陽後,蘇軍就已將瀋陽兵工廠,及瀋陽、撫順、遼陽、本溪等地的軍火庫、軍需被服倉庫等交給了該部,甚至把日本關東軍最大的蘇家屯倉庫也交給了該部。當然,9月下旬蘇軍態度轉變,又將這些倉庫大部收回。但該部還是運出步槍20000支,輕重機槍1000挺,和156門各種炮,不僅裝備了出關部隊,「還將一部武器支援了後續部隊和原抗日聯軍以及關內其他解放區部隊」。

此後,該部仍陸續利用沒有交回的倉庫取運武器,包括拉出一批軍火於10月前後「發給三五九旅和山東魯中部隊、膠東部隊和延安來的教一旅等部隊」和「用船向山東龍口送去一批武器、彈藥,其中有500萬發子彈、炮彈」。[20]該部甚至還完整接收了一個日本航空大隊。[21]與此同時,進入承德、灤平、葉柏壽、朝陽和山海關、綏中、興城、錦西、錦州、錦縣、北鎮、黑山、新民等地的中共軍隊也得到了大量武器。僅進駐錦州擔任衛戍任務的周家美部500餘人,就在蘇軍的協助下,通過解除錦州偽滿軍隊一個旅5000餘人的武裝,獲得火炮28門,輕重機槍216挺,步槍3200餘支,手槍150餘支,炮彈100餘箱,子彈500多萬發,汽車20輛。另外,「蘇軍還從繳獲的日偽武器倉庫中,交給衛戍司令部大批武器彈藥,計有各種火炮50餘門,輕重機槍480餘挺,步槍1萬支,手槍200餘支,各種子彈500多萬發,以實際行動援助中共軍隊。」[22]曾克林一部原僅4000人,一舉發展到數萬人,並仍能以大量武器裝備運送給其他出關及關內部隊,可見中共這一時期所獲得的武器數量絕非「少得可憐」。

同樣,彭真等到瀋陽後,也仍舊陸續得到大批武器。除9月21日電所報告之數字外,其9月30日又告「用各種方法得槍萬餘支」,次日再告發現新的武器庫,「搜得山炮八十門,迫擊炮百餘門,子彈稍多」。特別是10月3日與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蘇共中央軍委委員會見後,整個情況更加樂觀。正如東北局4日致中共中央電稱:「蘇軍已下最後決心,大開前門,此間家務全部交我,因我力量微小,現只能接受一部分,允許在一月內替我保存。」[23]這裡的所謂「此間家務」,指的就是在東北的全部日軍武器。所謂現在只能接受一部分,是因為這個時候在東北的中共部隊還不夠多,幾十萬裝備拿不了。即便如此,也還是拿了一部分,這就是《恩怨》書中所講會談後一次得到的步槍30000支,機槍100挺,大炮15門。也正是基於這種情況,考慮到蘇軍即將撤退,只能代為保存一月,東北局因此明確電告中共中央,說這裡的武器數量極大,全部交給我們確係遠方(指蘇共中央)決定,要求中央下最大決心抽調30萬主力於一個月內趕到東北,以便接收「大批武器」。

到25日,東北局更進一步致電中共中央,說明蘇軍要求中共速派人接收東北工業中心城市及其各工廠,蘇軍除已搬走者外,都交中共,除已交中共的飛機和有一個日本航空大隊全部人員可以使用外,僅撫順一處便有300萬發炮彈可供使用。蘇方建議中共趕快接收,同時抓緊編練炮兵和生產大炮。而兵工廠及武器庫也最好保留一部分,分散一部分,以免遭到轟炸。在此期間,中共陸續運出了一些武器彈藥,但因各地出關部隊還在路上,大量的武器庫也只是派兵看管而已。隨後因11月17日國民政府撤退東北行營,蘇軍態度改變,致使許多已經接收到手的武器庫和兵工廠等,又重新被蘇軍收了回去。因此才會有黃克誠等部雖趕來東北,卻未能很快獲得想像中的大批武器的情況。

但此後自1946年3月初起,蘇軍態度再度轉變,並且十分強硬,堅持中共應該全力阻止國民党進入東北,為此特將瀋陽以北地區全部交給中共接收,不向國民政府辦交待。中共因此再度得到大量武器裝備。只要比較一下劉文所舉1945年底與1946年5月這兩個時期東北部隊的武器裝備增長情況,就不難了解在此期間中共得到了多少武器。據劉文稱,1945年底中共出關部隊的武器數為:步槍39641支,輕機槍1139挺,重機槍105支,擲彈筒59支,迫擊炮64門,其他「能夠用於戰鬥的重武器如榴彈炮、坦克、飛機,更是一無所有」。[24]幾個月後,部隊有長槍160881支,輕機槍4033挺,重機槍749挺,各種炮556門。[25]兩相對照,在此前後各部隊得步槍超過12萬支,得輕重機槍3500餘挺,得擲彈筒近千支,並得各種炮492門。而尤其需要了解的是,1946年5月底這一統計數字,是在東北部隊幾乎全部主力在四平及本溪作戰遭受嚴重失利之後的數字,必須把戰爭中損失的裝備數加上去。而此次作戰,僅人員損失就將近20000人[26],不少部隊甚至喪失了戰鬥力[27],再加上撤出戰鬥時極其艱難緊張,北撤時又遭受追擊,以致「散的散,叛變的叛變」,逃亡現象十分嚴重[28],武器裝備的損失自然很大。如果把戰爭損失的武器,和林彪等戰役發生前所報尚未裝備部隊的庫存武器數加上去[29],1946年初的幾個月里中共得到的武器數顯然是頗為可觀的。如果在此基礎上,把劉文所列1947年4月部隊裝備增長的各項數字加上去,再把1946年以後陸續運往關內的武器數,和1947年以後我們還不十分了解,但明顯存在的其他可能的武器數加上去[30],說蘇聯在解放戰爭期間為進入東北的和在華北的中共軍隊提供了足夠裝備幾十萬人的武器彈藥,似乎並不為過。

應該說明的是,筆者並不認為前蘇聯公布的數字一定就是中共接收到的數字。筆者之所以強調蘇方提供(不論有償還是無償)的武器足夠裝備幾十萬人,就是對前蘇聯的數字有所保留。因為前蘇聯公布的數字,即70萬步槍,12000挺機槍,4000餘門各種炮及600輛坦克等,按當年中共東北野戰軍的配備,已足夠裝備上百萬人的部隊了。[32]但這並不等於說蘇方的數字一定是編造的。在這裡,真實是相對的。因為在當年那種千變萬化的複雜情勢下,蘇軍一會兒把一些武器庫交給中共,一會兒又把一些武器庫收回來;今天將一批武器交給中共,明天又將一批武器搬往北方;在察哈爾、熱河這樣做,在東北諸省那樣做,在北韓又是另一種做法,如此等等。再加上初時蘇軍紀律鬆弛,實際負責看管或上報的單位五花八門,一些人責任心不強,甚或有心邀功,上報數字與實際有較多出入並不奇怪。對後來的俄國人來說,他們只知道當年已經把統計表上的這些日本軍火都交了出去,至於這個數字準確與否,每次交給了誰,何時何地怎麼交的,是不是確實交給了中共,移交或搬運中是不是有所損失,其中多少已是廢品,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真正有必要關心和弄清這個問題的,首先應當是中國人自己。

************************

圖片來源:《黃花崗》雜誌

1946年蘇軍因在東北支持中共叛亂而被國軍所俘

 

 

蘇軍將清點後的日軍武器全部交給中共發動內戰

中共逢會必掛蘇共黨旗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節選自《關於解放戰爭中的蘇聯軍事援助問題——兼談治學態度並答劉統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821/133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