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短短几十天 港人進入FULL GEAR時代

香港曠日持久的示威浪潮,最常見的其中一幕必定是催淚煙瀰漫鬧市的畫面。德國之聲記者走訪香港街頭發現,示威者的防護裝備隨著抗爭升級而進化,但中共當局也逐漸收緊相關貨品的運輸通路,意圖截斷示威物資的供應鏈。

面對警方越來越頻繁的催淚煙,示威者的防具也由醫療型口罩「升級」到專業面罩。(路透社

香港曠日持久的示威浪潮,最常見的其中一幕必定是催淚煙瀰漫鬧市的畫面。德國之聲記者走訪香港街頭發現,示威者的防護裝備隨著抗爭升級而進化,但中共當局也逐漸收緊相關貨品的運輸通路,意圖截斷示威物資的供應鏈。

「請問6200有貨嗎?60926現在價位多少?」走進陳先生店裡,顧客和店員嫻熟地討論著不同保護裝備的型號。陳先生的安全用品店經營了3年,以往,光顧的大多是從事裝修或建設地盤的工人,現在的顧客群卻變成很不一樣的面孔。德國之聲記者採訪當天是周間下午,但小小的店面擠滿客人,排隊的人一直延伸到街上,當中有年輕的,也有中年人。香港示威浪潮已經進入第三個月,此情此景成為街頭日常,人們爭取時間在相對平靜的日子裡「補給物資」。

然而,從8月開始,「物資」的貨源卻愈來愈緊張。陳先生的店售賣各種工業用保護裝備,包括眼罩、面罩和頭盔等。開張以來,他都有從中國大陸進貨,現在卻成了「敏感貨品」。陳先生說:「我們幾乎無法從大陸訂貨,如果講明要寄到香港,廠家一定不接訂單。運輸公司也不肯接,像順豐這些大公司都停收。」

陳先生向德國之聲表示:「行內說,中國海關和省公安廳也向廠家發通告,某些快遞不能寄去香港。牽涉的種類很廣,即使本身不是違禁品的貨物,例如手套和棍子等被認為有關聯的也會被攔住,總之『有殺錯不放過』,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標準。」他說有大約三成貨源受到影響,除了店家需要想辦法從其他國家補貨,保護裝備供不應求,也讓平均售價漲了兩成。

除了實體店鋪以外,網店也遇到一樣的難題。買家陳先生向德國之聲表示,本月在一家售賣保護裝備的香港網店訂購大品牌的防毒面罩和濾芯,但店家表示貨物遭到中國海關截查。網店負責人向德國之聲透露,早在7月已經遇到這個情況。目前他們有大批貨品遭到中國海關扣押,當局沒有明言具體原因,作為商戶也無可奈何。他形容中方的檢查非常嚴密:「大陸那邊現在很敏感,像是頭盔、眼罩、口罩,總之有個『罩』字都會查得很緊,馬上開箱檢查,也沒有講明會扣押多久。」

官方沒有明言,但是有集運公司卻頗為直白,甚至連衣服也成為「違禁品」。其中淘派集運在8月5月香港三罷當天發布通知,聲稱因為香港局勢影響、海關及香港政府對進口貨物管制以及交通癱瘓,可能延誤派件。公司更表示在海關嚴查之下,「決不可集運暴動用的物品」,並以黃色頭盔、黃色雨傘、旗幟、旗杆、宣傳橫幅、手套、口罩、鋼管、棍棒、大批量衣服、刀具為例子。他們警告,一旦發現以上物品會馬上報警處理。

德國之聲詢問香港海關有否扣查示威者使用的保護裝備,當局回復表示,所有受進出口管制的物品都載列在法例和公開資料中,強調他們按照相關法律執法,不會扣押法例上不屬違禁品的貨物。

全民FULL GEAR的時代

從6月到8月底兩個多月之間,警方在香港街頭巷尾發射了超過1800枚催淚彈——最初局限於商業區主要幹道,後來愈來愈頻密,擴展至多個民居林立的區域,甚至地鐵站內。當催淚彈成為「最低武力」,香港民眾漸漸學懂自保,裝備也不限於示威者所用。

經營安全用品店的陳先生見證著這幾十天的變遷:「現在普通市民用的口罩級別愈來愈專業,以往只占銷量的十分之一。以前不會有人問我防不防催淚煙,現在來買的人什麽年齡都有,有客人買給住在老人院的爸爸,他擔心那區會放催淚彈。大熱天誰想戴著它四處走?需求就有多大,反映局勢有多惡劣。」

6月12日,警方首次在這場運動使用催淚彈,當天記者與大部分示威者一樣措手不及,只有簡單的醫用口罩。時至今天走在抗爭現場,示威者最常用的是3M出產的半臉式呼吸器,坊間俗稱「豬咀」,配以不同濾芯使用。除此以外,游泳鏡也是許多人推薦的防煙裝備。隨著示威升級,受傷人數愈來愈多,不少前線記者則會購買最高級別的全臉式面罩。這些專業面罩售價由港幣一百多元到過千元不等,以陳先生的店為例,從前每天頂多賣出一、兩個「豬咀」,現在銷量激增過百倍,最多的一天售出300套。

為了應付四方八面的客人,開店時間長了,晚上來的不少人是上班族。有人一次買很多捐出去,也有人看到前面排隊的年輕人,會主動為他們付錢。店員原本負責介紹裝備的工業用途,變為忙於解說它們應對催淚煙的「功效」。

一場抗爭意外地帶來巨大商機,開心嗎?陳先生斷言地說:「一點也不覺得開心,這些生意是一邊擔憂一邊做的。」他解釋:「因為政局關係,本來不合理的事變成合理,整個需求根本是錯配的。師奶(家庭主婦)本應不需要面罩,你跟我原本都不需要用,但現在變成必需品。平常朋友見面應該問去哪裡玩,現在卻問對方去哪裡買面罩,這種情況一定不健康,代表社會運作已經是畸形的了。」

抗爭中的後勤站?

8月5日香港舉行三罷,警方在單日施放了多達800杖催淚彈,遍布全港多區。陳先生的店所在位置五金店林立,但他是當天少數堅持開門的商家,並一直儘量以成本價出售產品。「我覺得做生意是雙向的,要有一點良知。就像我有一瓶水,明明賣5元,不能因為有人躺在身邊口吐白沫就賣100元。這次我救了他,下次可能換你來救我。大家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有些人覺得這是賺大錢的時機,但我不這麽覺得。」

雖然在這場運動中,裝備店彷佛成為示威者的後勤補給基地,但陳先生不認為自己在協助抗爭。「我的出發點是想保護市民,我的角色純粹是提供大家需要的東西,賣給你不代表我贊同你的政治立場。我不會問客人是否抗爭者,然後給他打八折,否則就是慫恿他們。」有時候他也感到糾結:「我們賣的防具不能攻擊別人,不會令他們戰鬥力提升,只是保護自己。其實我也希望他們量力而為,只能叫他們小心一點,不要以為穿上裝備就是無敵。」

在肅殺的社會氣氛之下,不少顧客和店家都有默契不會明言購買裝備的用途。但在這短短几十天當中,陳先生的店已聚集了一批老客戶,他們經常回來補給和分享前線的實戰經驗。「香港人學習能力很強,很快就能悟出應對逆境的方法。」已為人父的陳先生坦言有計劃移民,對於未來,他與示威者一樣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你覺得香港人到了2047年會生存不下去嗎?我們會生存得到的。香港人最懂得變通、適應能力強,但我們只是不想把自己扭曲得太利害,所以要先在現在抗爭。」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 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824/133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