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彭捷:「蟑螂」標籤曾現盧安達大屠殺前

作者:
25年前的境況與現今香港是否有幾分相似?誠然,香港並沒有出現大屠殺,書生也不想危言聳聽;但當大量具影響力的藍絲媒體每天都樂此不疲稱呼示威者、黃絲、年青人為「曱甴」,更揚言「曱甴暴徒就係要打死」、「必須要為香港清理曱甴」;8月4日,警察隊員佐級協會公開信中亦形容示威者「與蟑螂無異」,在示威現場亦多次聽到有警員直呼示威者為「曱甴」;這些例子都表明香港響起極危險的警號。

科學研究:「非人化標籤」或可致人失去同理心引發極端暴力

書生今次想跟大家說,像「曱甴」、「黃屍」這類「非人化標籤」表面看來只是口頭上的惡意嘴炮,不會造成實質傷害;但在歷史和當代腦神經科學中都能找到佐證,這類標籤造成的後果遠比大家想像中嚴重,它或可致人失去同理心,也是廣泛仇恨和暴力攻擊出現前的先兆。今場運動裡,藍絲、警察及撐警人士廣泛使用這類標籤來稱呼示威者、年青人和黃絲,或許能部分解釋為什麼運動期間出現多宗毆打噼斬黑人衣事件,以及警察趨向極端橫蠻的暴力。

1994年4月盧安達大屠殺,胡圖族人殺死了近一百萬圖西族人。在大屠殺前,圖西族人和現在香港的黃絲及示威者一樣被附上相同的標籤:「曱甴」。大屠殺期間,一間由黨政軍要支持的廣播電台 RTLM幾乎每天都呼籲人們和民兵組織「進行清理工作」,尋找和殺死被稱為「曱甴」的圖西族人。國際法庭後來審訊該電台的成員,判決指他們散布仇恨,煽動屠殺,重判35年或無期徒刑[1]。

25年前的境況與現今香港是否有幾分相似?誠然,香港並沒有出現大屠殺,書生也不想危言聳聽;但當大量具影響力的藍絲媒體每天都樂此不疲稱呼示威者、黃絲、年青人為「曱甴」,更揚言「曱甴暴徒就係要打死」、「必須要為香港清理曱甴」;8月4日,警察隊員佐級協會公開信中亦形容示威者「與蟑螂無異」,在示威現場亦多次聽到有警員直呼示威者為「曱甴」;這些例子都表明香港響起極危險的警號。

在學術界,「非人化(dehumanized)」課題早已受到關注,它的研究更跨越人文和自然科學。研究人員對此感興趣,皆因「非人化標籤」在不同文化和語言的社會都有高度相似性[2]。昆蟲、黑猩猩、老鼠、豬、細菌、蟑螂、狗、垃圾,這些標籤都在許多社會發生極端暴力前出現,被用作標示社會上受到厭惡、排斥和仇恨的群體。納粹德軍便曾形容猶太人為曱甴和老鼠。

現代人類學和社會心理學皆表明,人們普遍傾向將其他社群的人理解為「非人類」或「不像人類」[3]。這種「非人化」態度並不一定有意識所為。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曾斷言納粹分子不把猶太人當成是人以及所犯下的「非人性」歷史罪行,有很大程度是不加思索,將自身行為自動交給權威或當時的法律秩序決定。漢娜·鄂蘭對於「不加思索」和「自動」的想法吸引了心理學家的興趣。心理學家認為非人化態度很可能是來自於大腦無意識的運作。

心理學家 Susan Fiske& Lasana Harris(2006;2007)使用 FMRI進行實驗[4],嘗試確認這點。他們讓受試者觀看不同人類及物體的照片,結果發現受試者觀看人時,內側前額葉皮層呈現活的;但當觀看其他物件時,該腦部區域就沒有活躍。有趣的是,當受試者觀看露宿者、成癮者這種高度邊緣化的社會成員,該腦部區域同樣沒有活躍,反而關於「厭惡」的區域被激活。這說明人們觀看社群外的人時,會傾向將其非人化,亦會產生厭惡感。

類似的實驗近年都得出相似的結果。腦神經學指出,當我們痛苦時,某個神經區域會有反應;而當我們目睹他人受苦時,同樣的神經區域會被激活。目睹他人痛苦和自己受苦都有相同的神經反應,這或許就是構成我們能夠「同理」他人的基礎。然而,心理學家 Gail B. Murrow(2015)指有研究顯示,當我們把他人視為「外群」或「非人化」時,即使我們目賭他們受苦,同一神經區域並不會被激活,這代表我們對他們的痛苦缺乏同理心[5]。

Gail B. Murrow指出,這可能就是為什麼「非人化」容易趨生極端暴力或侵犯人權事件,因為我們無法同理那些被我們視為外群或「非人」的人;而基於語言心理學(Psycholinguistics),當這種非人化的心理通過象徵或言語等隱喻關聯,例如稱呼對方是「曱甴」,腦部便會對目標社群產生無意識的運作,繼而產生上述的神經反應[6],亦即是真的不把對方當人對待,對對方施予極端暴力也不感受到痛苦或同情。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小看現今社交媒體上廣泛的仇恨言論和「曱甴」的標籤。哲學家 Susan Hurley(2004)回顧了眾多科學文獻,指出媒體暴力(包括語言暴力)與隨後發生的攻擊行為有穩定的相關性[7]。哈佛大學研究危險言語項目的主任 Susan Benesch(2013)曾發表文章,指出以下五個元素中出現兩項,冒犯語言就可能變成實質的危險[8]:

(1)演講者具有魅力,對聽眾有很大影響力

(2)聽眾本身有演講者可以引發的不滿和恐懼

(3)言論內容本身被明確理解為號召暴力

(4)言論在某個社會或歷史背景(例如長期歧視、競爭)容易構成暴力

(5)言論獲得高度有效的傳播,例如它是是相關受眾唯一或主要的新聞來源

很顯然,以藍絲建制既有的世界觀和社交網絡,他們很容易受到「曱甴論」鼓動,甚至不自知。老實說,這幾個月不斷有黃絲、年青人被打被斬,部分襲撃者本身是普通市民,與受襲者根本毫不認識;襲撃者在攻擊前往往也沒有起衝突,為什麼兩者會有那麼大仇口?這種仇恨基於什麼?也許本文能提供一個可能答桉。

誠然,部分黃絲也有稱呼警察為「狗」。這種非人化態度同樣會擴大人們對警察的仇恨甚至暴力。然而,這些言論之中甚少夾雜像藍絲一樣明顯的暴力鼓吹(踩死曱甴,佢地抵死),其次是警察作為唯一合法擁有致命武器且使用武力的公權力機關,當他們有意無意受到「曱甴論」影響,更在現場向示威者叫囂「曱甴」,可以想像他們對示威者使用的暴力定必不手軟,毫不同情示威者的痛苦。

最後,我們當然不希望仇恨及危險言論在社會上蔓延。我們要竭止暴力及仇恨,必須找出問題根源;而這根源,其實就是林鄭政府。

#走啦曱甴#仇恨言論

#科普#人文#黑警

【註腳】

[1] https://bbc.in/2lLpbei

[2] Gail B. Murrow& Richard Murrow(2015). A hypothetical neur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dehuman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abuses

[3] Cottrell& Neuberg(2005). Different emotional reactions to different groups; Naomi Struch& Shalom H. Schwartz(1989). Intergroup Aggression: Its Predictors and Distinctness from In-Group Bias

[4] Lasana T. Harris& Susan T. Fiske(2006). FMRI Scan&(2007). Social groups that elicit disgust are differentially processed in mPFC

[5]同[2]

[6]誠然,上述的研究仍未能確切建立因果關係,但兩者確實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

[7] Susan Hurley(2014). Imitation, Media Violence, and Freedom of Speech

[8] Susan Benesch(2013). Dangerous Speech: A Proposal to Prevent Group Violence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立場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0917/1343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