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 大陸娛樂 > 正文

張幼儀去世後 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 這大概是對徐志摩最好的報復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徐志摩作為那個時代的名人,在談論他的才華的同時,人們也不免會被他感情生活所吸引,聯想到圍繞在他身邊的三個女人:原配夫人張幼儀、夢中情人林徽因、情之所歸陸小曼。後兩者都是民國史上知名度極高的美女,唯獨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張幼儀大家知之甚少!

張幼儀出生於江蘇寶山縣(現屬上海)的名門世家,祖父曾出仕為官,父親是當地儒醫兼商人,二哥張嘉森和四哥張嘉璈則是近代傑出的人士。而正是在兩位兄長的努力下,12歲的張幼儀才得以在女子師範學校就讀,學習了一些先進的教育。但張幼儀學習生涯並沒有持續多久,三年之後,尚未結業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成親了。替她做媒的四哥張嘉璈當時在浙江都督朱瑞的手下任職,在巡視杭州一中時發現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人就是民國大才子徐志摩。

當時徐志摩家已經是江南富商,和有著龐大的政治經濟地位的張家聯姻,對徐家的發展來說是求之不得的,徐父對這門婚事相當滿意,當即定下了二人的婚約。在那個時代,張幼儀是標準的大家閨秀:「其人線條甚美,雅愛淡妝,沉默寡言,舉止端莊,秀外慧中。」一向循規蹈矩的張幼儀,聽從了四哥張嘉璈的選擇和安排,年僅15歲的她便中途輟學嫁到浙江徐家做了少奶奶。而徐志摩的反應則是:「媒妁之命,受之父母。」

但名門望族只贈予了張幼儀一個令人攀附的高枝,卻未帶給她關於愛情與幸福的蔭蔽。因為追求自由與浪漫的徐志摩對這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相當反感,他第一次看到張幼儀的照片,就譏其為「鄉下土包子」。婚後在徐志摩眼裡,不管張幼儀如何做,在他眼裡,張幼儀始終是一個沒有見識、沒有自我的傳統女性。可以說在張幼儀嫁到徐家以後,徐志摩都沒有拿正眼看過張幼儀,也幾乎不與她說話。即使張幼儀為他生下長子徐積鍇,喜得麟兒的徐志摩也沒有改變對張幼儀的態度。

徐志摩一直都很嫌棄張幼儀,但是張幼儀與徐志摩結婚之後卻盡到了自己作為妻子的責任。作為大家閨秀,張幼儀從骨子裡就散發著中國傳統女性的柔順之美,她在徐家任勞任怨,孝敬徐志摩的父母,在徐志摩外出留學的時候也盡心為他打理好家中的一切事務,但是徐志摩卻不滿足。而正是因為徐志摩的外出留學,徹底將兩人的婚姻生活走向了破裂的地步。原來此時的徐志摩與民國才女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他認為不應該繼續沒有愛情、沒有自由的結婚生活了。

1921年,徐志摩父母輾轉得知了兒子在國外出軌的消息,於是,他們便將張幼儀送達徐志摩身邊,試圖以此挽回婚姻。而此時的張幼儀,也依然對這段婚姻抱有希望,當時她已經懷上二胎數月。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她徹底失望了,面對張幼儀的到來徐志摩非常不高興,張幼儀雖懷有身孕,但徐志摩對此事卻置之不理,反倒要馬上離婚,見張幼儀不答應,便一走了之,將其一人撇在異國他鄉。徐志摩這一走就是數月杳無音訊。

1922年,眼見肚子越來越大的張幼儀,已無法單獨照顧自己,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得輾轉到柏林投靠二哥張君勱。當時徐志摩明知張幼儀的去向,卻不予理睬。直到張幼儀月子期間,他才趕到了柏林,此行目的不是探望妻兒,而是堅決要辦理離婚手續。最後傷心欲絕的張幼儀實在受不了了,撐著產後還未恢復的身體,毅然在《離婚協議》上簽了字。而張幼儀怎麼也沒想到,剛剛產下兒子的自己,就成了中國被西式離婚的第一人。

對於兩人的感情破裂,不管是張家還是徐家,都對徐志摩的選擇都非常生氣,張幼儀的二哥張君勱更是寫信譴責徐志摩,並且支持妹妹張幼儀的決定。徐志摩為追求才女林徽因離婚,但是林徽因卻是一個理性的人,她最後並沒有選擇徐志摩,而是選擇與徐志摩不辭而別。離婚後的張幼儀,覺得自己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接受最好的教育。張幼儀痛定思痛,決心從跌倒的地方爬起,隨後張幼儀便入裴斯塔洛齊學院,專攻幼兒教育。

回國後,張幼儀先是在東吳大學教德語,後來在張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此外,她還兼任雲裳時裝公司總經理。由張幼儀執掌的服裝公司,是中國第一家新式服裝公司,採用獨特的立體剪裁法,改良了中式服裝的樣式,在上海灘風靡一時。而難能可貴的是,她回國後仍照樣服侍徐志摩的雙親(認作義女),精心撫育她和徐志摩的兒子。後來就連前夫徐志摩死後的葬禮也是她操辦的。

可能是由於奔忙於事業和照顧家庭,也可能是對徐志摩余情未了,張幼儀自與徐志摩離婚後,並未過多關注自己的感情生活。但後來張幼儀年紀漸長,兒子又不在身邊,一位叫蘇紀之的醫生闖進了她的生活。蘇紀之曾經留學日本,也是離異有子,相似的感情經歷,讓兩人很快走在了一起。此時張幼儀最看重長子徐積鍇的想法,於是給他寫了封信:「兒在美國,我在香港,展昏誰奉,母擬出嫁,兒意如何?

徐積鍇接到母親來信後,當即回了一封簡訊,說:「母孀居守節,逾三十年,生我撫我,鞠我育我,劬勞之恩,昊天罔極。……綜母生平,殊少歡愉。母職已盡,母心宜慰,誰慰母氏?誰伴母氏?母如得人,兒請父事!」很顯然,徐積鍇這封信頗與其父自私風韻相反。徵得兒子意見後的1953年,53歲的張幼儀與蘇紀之在日本東京舉行婚禮。婚後兩個人在一起過著簡單而幸福地生活,直到1972年蘇紀之因腸癌去世,張幼儀才跟隨兒子前往美國定居。

1988年,張幼儀以88歲的高齡在美國安然離世。臨終前,張幼儀囑託兒子在其墓碑上僅留下4個字:「蘇張幼儀」。然而這四個字卻代表了張幼儀已經是蘇家的人,世人評價:對負心漢徐志摩而言,無疑是一種最好的「報復」了。最後我們要說,張幼儀於徐志摩多姿多彩的情感生活中,是最無存在感的一位,比起風華絕代的林徽因陸小曼,她一度是一個面目模糊的隱形人,但在婚變後毅然轉身,叱吒商界幾十載,並以中國首位女銀行家的身份永載史冊。可以說張幼儀在挫敗、磨難中,活出了一個女人的「最好姿態」,著實可敬!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讀史鑑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9/1004/1351272.html